墨尔本一夫

废话俺就不说了,全在小说里^_^
正文

《大明燕王野史》二十九,倒着演示的镜

(2024-05-21 04:16:31) 下一个

燕王的大发雷霆道衍倒也不怎么害怕,因为他心里有底,燕王被那顶大帽子笼罩着,不能把他怎么样;何况他道衍现在是神的化身,是智慧的象征,燕王不能不依重他;更何况还有心魔的“老虎狗”启示。

但令道衍不安的是,他和袁珙交往得有些过深,许多不该对袁珙讲的话在几十天耳鬓厮磨中一高兴也讲了出来,当时他还对心魔的告诫不以为然,甚至嫌他多事,现在想起来,不禁有些后怕,因为他毕竟跟袁珙交情尚浅,而交往过深就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首先,他其实还并不真正了解袁珙,尤其是通过这次事件,他开始认同了心魔关于袁珙心浮气躁的说法;其次,袁珙究竟想干什么,想取得什么样的结果,他其实一点也不清楚,只是一厢情愿地想把他拉到自己这边来;第三,这次事件发生后会不会真像燕王所说的造成严重后果,燕王对他的态度会不会有所改变,这是他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第四,也是最令道衍担心的问题,袁珙的态度会不会因此发生改变,尤其是在满腔热忱受到燕王冷遇后会不会反戈一击倒向别人。

道衍想着,开始冷汗淋漓了。

燕王见他沉默无语,而且两眼发直,满头大汗,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便缓和了语气说:“和尚,你平时夸夸其谈,遇事六神无主,这不像你的风格啊?我并没有责怪你的意思,请你来是想让你替本王参谋参谋,哪怕卜上一卦,告诉我未来吉凶如何也行呀!”

道衍此时方从思绪中清醒过来,忙说:“承蒙燕王抬爱,小僧举荐非人触怒我王,因此正在想一万全之策,以护佑我王平安无事。”

燕王气乐了,狞笑着说:“秃驴,还小僧小僧的自称,打我第一次见你,就是一个小老头,应该叫你小老僧才对!什么替我想一万全之策,哪儿呢?你倒是说说我听听啊!触怒本王?本王现在心里高兴得紧!这些都没什么大不了,本王要是连这点儿小事都应付不来,怎能有今日?我叫你来的意思是想告诉你,今后要多加谨慎,别动不动就向我举荐这种不靠谱的人!你我是生死至交,可以无话不谈,但你不能和谁都随随便便发展出这种交情,尤其是他这种人,一上来就同你交心说贴己话的,这种人不靠谱,太不靠谱!也太可怕!”

让燕王这一顿抢白,道衍此时在心里央告心魔:` 求求你,老兄,出来帮我说句话嘛!我的修为还没那么高,尽管心里有千言万语,却无从对付他!'

心魔回答:` 行,这次我帮你,但你以后不许再自以为是!你别看你也一大把岁数了,跟我比你还毛嫩懂吗?'

心魔清清嗓子,对燕王说:“朱公子,你别瞪眼,叫你朱公子那是好听的,其实咱俩的关系应该是大师父和小兔崽子的关系!我为什么在外面抛头露脸、冒风险结交名士?还不是为了你!这种人怎么啦?他率真直爽!直爽的人必忠心!他是有毛病,轻率,爱得瑟,但人无完人嘛,他的好处是不欺君。我跟他交往,那是我为了把他拉过来忠心耿耿为你效力!这种人,你跟他处好了,那都是死士,为你的大业不怕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我不深交他,他岂肯为你卖命?我也看岀来了,像他这号人暂时对你没用,可以先放一放甭去理会,我送你一样有用的小玩意儿吧。”

“哦?”朱棣睁大眼睛问:“你又捣鼓出什么新鲜的有用之物了?”

“瞧瞧!刚才来的时候,你派去的人跟催命似的紧催我,忘带了不是?叫三宝再辛苦一趟去取来吧!”

一会儿,三宝从庆寿寺取来一个木匣,朱棣亲手打开它,从里面拿出一个吹火筒般的大竹杠。他看了看,问:“这是何物?你叫我养蛐蛐儿还是蝈蝈?也用不了这么长啊?”

心魔接过竹筒说:“养蛇,怕你没兴趣!这叫千里眼!”

说着,他拿掉塞在竹筒两端的棉花,并将竹筒拉长至两节,双手捧着恭恭敬敬递给燕王说:“猜猜,这个姿势,打一称谓叫什么?”

朱棣摇摇头。

“这叫献眼!你从这竹筒的小头望去,从里面你看庆寿寺的双塔,连砖缝都看得一清二楚,而且不费吹灰之力!哦对了,这里是密室,咱们到外面去看,但可一定要保密哟!”

于是朱棣带着道衍和三宝登上燕王府的团城。这里是承光殿的后殿,是不准许一般人出入的极保密场所。朱棣举起望远镜,饶有兴致地看这看那。过后,他有些头晕,感觉手臂也有些酸疼,便将望远镜交给三宝放进木匣里。他兴奋地说:“太棒了!这千里眼让本王如生双翼,可以在千军万马中飞近敌军将帅,看看他们惨败后擦不擦涕泪!哎,不过这玩意儿怎么看人和物都是倒着的?看得本王头晕目眩啊!”

道衍以目示意燕王支走三宝,他倒不是担心三宝会泄露机密,只是因为有三宝在场,心魔不便尽情发挥他那口无遮拦的本事,生怕一旦心魔没大没小起来,燕王颜面上挂不住,而对于这种望远镜的肆意歪曲,非心魔不可,他道衍是没什么可说的。

还没等燕王发话,三宝早已心领神会地说:“我到下面去守着。”

说着,三宝转身离开了。

这时,心魔说话了:“燕王,这玩意儿还不错,两军阵前靠它你可以看清对方将帅的鼻涕,太平时期,你也可以用它体察民情,像哪儿有花姑娘什么的,一览无余!如果你嫌它看东西全是倒影,我可以为你做一把倒悬椅,你自己大头朝下,就看见正经人了。”

朱棣笑骂道:“秃驴,你想让本王受倒悬之苦吗?”

“唉,这千里眼又叫道衍镜,因为是我弄出来的玩意,就得以我的名字冠名,但其深意是倒着演示给你看,你要是不想受倒悬之苦,那平民百姓就得受大头朝下之罪,这就是历代君王要想统治人民,要么让百姓安居乐业而自己多受罪,像尧舜炎黄那样吃糠咽菜好德行好脾气,甘愿尝百草试百毒为民解忧;要么君王自己享乐,让黎民百姓受倒悬之苦。怎么做全凭你一个心念。”

 ==========

不过瘾的读者可以在喜马拉雅上搜一下《大明燕王野史》。墨尔本21:05pm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