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痛苦

(2015-02-22 14:40:47) 下一个

越来越痛苦。

这种尖锐的疼痛时时刻刻不在刺穿我。想起小美人鱼为爱情付出的代价:每一步都像走在刀尖上。

而我,思想的每一步,都像是被撕开。

这几天看孙歌的书,发现她有着和我一样的痛苦,但她的痛更有其实在性,她在中日的战争历史中找到了这分裂的基点。她为之命名:主体弥散的空间。

而我,却还未找到。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狂热的民族主义是我舍弃的,空洞的爱国主义是我不屑的,僵死的道德说教更是我要远离的,极端的个人主义是我正在反思的,看似豁达的没有主义也是我正在怀疑的。或许,只有无时无刻不处在矛盾中的痛苦才最有力量。因为,一旦找到了那以为正确的答案,思想就难免会停滞。

鲁迅痛苦怀疑了一辈子,直到现在,在他的作品前,我还会战栗。

萨特自以为是了一辈子,他的作品在他生前被过高褒扬,死后很快降温。现在在他的故乡法国,已经很少有人谈论他的作品价值了,谈得更多的是他的花边轶闻,情恋生活。再过个50年看吧。。。

我喜欢的作家,生前无一不痛苦,我说的不是生活上的,而是对自己思想的拷问。是一种自我怀疑的能力。

我不敢自比于他们,但这痛苦,真真切切降临,竟一点也不亚于当爱情降临时的煎熬。

我摊开双手,两手空空。

我看看自己,一无所有。

就在这样的赤裸裸中,我既然没有什么可失去的,还有什么可惧怕的?这来自内部的,嬗变的痛苦让我煎熬的原因何在?或许正是因为,我还没有找到来自外部的实实在在的因素。形而上的焦虑只有遇上实在的经验,才会有存在之真实感和可信性。否则难免流于无病呻吟。这内部的痛苦就让她这么放着吧,或许也是好事:我已经准备好了,只等待一个机会。从来就不喜欢太空太形而上的思想,我要那和生命有关的。也许就因为如此这样我才选择法国而不是德国。纯思辨远远不能满足我。但问题是,法国的也有其缺陷,而且这缝隙越来越大。

我继续寻找,不期望能得到答案,也不想要没有力量的和解,就如鲁迅《过客》里的小女孩给的布条。我知道现在我如果停住,就都完了。

可是怎样才能不流于形式,不空泛,我的实在性会落在什么点上?或许,根本就没有?这一点,我没法玩世不恭。我也不会玩世不恭。

写于20116月。快4年了,我还是一样痛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