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乐文摘

开篇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惘然.
个人资料
正文

再次为宝姐姐辩护

(2006-05-26 00:23:16) 下一个
白衣黑凤
zanshenshi@sohu.com



有人说宝姐姐对人的关心全部出自私心和功利,并不曾真正关心爱护过别人。

我的辩驳:
    她一个如花似玉的15岁少女,怎么会对人没有真心呢.即使她被封建文化熏陶得再厉害,也不是就说她是个不会爱的人啊.
    谁说封建文化就处处不如现在的社会主义了?怎么能说"封建主义"熏陶的人就好象她就是个无情的自私的不爱别人只爱自己的人了呢?我倒觉得现在的社会主义下女孩子就不如以前的女孩子爱的单纯.在封建时代,我们的中国出了多少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啊,难道那些不是封建时期的人?
    我们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都是封建文化,难道封建文化就都是糟粕?只有少数是糟粕罢了.古代女子在男尊女卑下,相夫教子,更有爱!!
    宝姐姐受封建文明的教育和熏陶,她并不是不爱别人.
    她深爱宝玉,只是没有黛玉爱的那么深.毕竟她是聪明人,看出宝黛的感情,她并不想介入,倒是宝玉常常被她的美丽所迷,使得黛玉拿她当作了第一大情敌,经常刺拨她.林姑娘的嘴角可是有名的尖刺的!!
    再说,作为一个花季的漂亮女孩子,遇到宝玉这样的多情公子,心里产生爱意是再正常不过了,爱一个人没错!!!园子里爱宝玉的多着呢,只是没有谁能和宝钗那样对林姑娘构成威胁罢了,否则,林姑娘早就忧心死了.凭什么宝姐姐不能爱宝玉?现在社会上这样的事多着呢,谁能说两个女孩子同时爱一个男孩子,就能说哪个女孩子爱的是假哪个是真呢?只能说爱的程度不同罢了.而男人也会因为自己爱女孩子的程度,选择爱人的.宝玉不就是选择了林姑娘吗.
    有人说宝姐姐讨好贾府上下,就为了二奶奶的位子,这简直是无稽之谈!!她是准备进宫的啊,要说争也是争皇后的位置,小小的二奶奶怎么能和皇上的妻子比呢,再说她何曾刻意表现出要做二奶奶呢?她对人好,只是从小受的教育罢了,难道宝姐姐为了衬托林姑娘,就非要表现得很差劲很粗俗很孤傲不成吗?凭什么迁就别人委屈自己啊.
    一直到最后,因为哥哥的不争气惹了大祸,连累她无法入宫待选,才被贾府看上的.
    也就是说,在薛潘杀人之前,宝钗一直是待选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宝玉的妻子人选的,她自己也明白这个.虽然对宝玉有好感,也没必要拿自己的大好前程做抵押而刻意去争取二奶奶的位置吧,要说贾府权利大,再大能大过皇帝吗?她这么聪明的人,明白事理,怎么会可以讨好别人去做什么二奶奶呢.
    你要说她对别人的爱是假的,这更可笑了.先不说真假,她对别人的爱的表达方式你能说不好吗?怎么对别人的爱才真?难道只有林姑娘那一种表达方式吗?
如果我是宝玉,看到宝姐姐因为我不爱仕途而诚心劝说,苦口婆心,我会感激的,那是作为姐姐的关爱!难道只有林姑娘那样,懂得我的心之所想,鼓励我追求自己的喜爱,才是唯一对我的爱吗?我问大家,如果宝玉林妹妹不是生活在富裕家庭,他们靠自己的那样的态度能生存吗?笑话!浪漫不能当饭吃!!
    宝姐姐其实很实在的人,她说的虽然宝玉不喜欢,却是人世的生存之道,即使在现代,她的观点你能说错吗?叫人上进难道就错了吗?如果不是爱,她凭什么不但受冷落受白眼,还要忍受羞辱地去劝说呢?即使宝于的是真理,那么在社会普遍认识上,还是要顺应社会的,社会不会迁就你个人的,所以宝姐姐是对的!
    结果也证明了嘛.破家后,宝玉只有乞讨,最后出家,他但凡听宝姐姐的话,多在仕途知识上下工夫,考个功名,不是也可以光宗耀祖吗?这不是他个人的事,每个人都是要肩负家族的振兴责任的,怎么能沉浸在自己的小时界里呢.
    对于扑蝶事件,我要说,那见事真正的受害者是宝姐姐。为什么?本来高高兴兴得玩着,可以说是被迫听到了这么一件不堪之事。人们主要批判为什么陷害林姑娘,我在我其他的帖子里已经说了,不想再重复。因为林妹妹是唯一可以或者说唯一适合遮掩过去的人选了,其他人都无法在这时候拿出来为自己遮掩。而且那是情急之时,这样做是人之常情。要是换做你,难道要傻楞楞站那等着尴尬吗?具体的请看我的帖子“我看宝姐姐”吧。
    对于金钏事件,在当时的情景下,王夫人其实内心也很惶恐的,焦急不安,或者说是做了此事也良心难过。以宝姐姐的聪明难道看不出来吗?那我达要问问,要是换做你自己,你怎么做?难道要严厉地批评王夫人,痛斥王夫人吗?即便换做是林姑娘,林姑娘会怎么做?难保不会和宝钗一样,安慰安慰罢了。人之常情嘛!况且又是自己的长辈,你怎么好教训痛斥呢?再说当时宝钗只是猜到大概,却不敢肯定具体原因,在事情不明朗的情况下,她怎么知道金钏到底为什么死呢?所以只好安慰安慰伤心害怕难得王夫人罢了。况且,她说“可能是一时失足,不小心掉下去的”这本来是安慰之语,是王夫人在惊骇中自己拿来做救命草的,于宝钗何干?难道宝钗参与了调戏金钏?难道宝钗参与了赶金钏出去?为什么不批判宝玉的不才,不说金钏的大意,反专挑宝钗的不是呢?何其无奈啊。难道金钏自己没错吗?她明知道王夫人的好恶,为什么就那么大胆在老虎面前拔牙?她但凡注意一点,不在王夫人面前戏耍,能被赶出去吗?
    在宝玉挨打后,宝姐姐去送药,有人说那是在作秀,在表现.我就不忿了,难道人家送药就错了吗?因为自己心里真的关心,稍微表示自己的关心也错了吗?还是那药是假的,不起作用啊?我想即使是其他人挨了打,因为平时关系好,作为朋友或者姐姐送去药难道不可以吗?非要因为避某人的嫌,表现得莫不关心才成吗?那才是作秀虚伪呢.宝钗是真性情的人!!
    还有对湘云的帮助,那是在自己有能力的前提下,帮助好姐妹度过难关,为什么非要说这姐妹之爱也是假的呢?有必要吗是假的吗?
还有对油烟的关心,难道也是假的吗?那为什么除了宝钗,别人就没有第一个站出来帮助刑姑娘呢?这并不是在刑丫头做了她嫂子才关心起来的,是一贯就关心的,暗中帮助的,我想问,谁凭什么说这是假的关心呢?林妹妹这时候哪去了?在哪自己伤自己的心呢,哪里顾到别人了,光顾自己的心事去了!!!!
    我就想说,为什么一定要把人朝坏里想呢?设身处地地想想吧,你能做到她的那样吗?
    有不同观点尽管提,大家是在探讨!

听着大家的口气,好像宝姐姐在众人眼里是一个论才华“比黛玉差了那么一点点”,论性格“没点儿天真没点儿浪漫再加上理智的要命”,论气质“就象一杯白开水,淡而无味,”甚至论外貌也不过是“让人感到一张美丽的皮”的“太现实的那种俗人”。我FT!居然众口一词啊!
    我是一个挚爱黛玉的人,是因为感到与她的心性暗合(有点自恋哦,呵呵)。但是,我对宝钗并没有什么反感,甚至觉得生活中有这样一个朋友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黛玉后来不也和宝钗结为挚友了吗),很多人因为宝钗取代黛玉作了宝二奶奶而把她作为摧毁宝黛幸福的罪魁祸首,从而对她或多或少存有偏见,评价难免有些偏激,大家对黛玉“爱之深”导致对宝钗“恨之切”的感情我可以理解,但是,这样对那个同样纯洁美丽才华横溢,又同样被现实吞噬了所有幸福快乐与梦想的女孩子实在太不公平了!宝钗与黛玉却有不同,且差别很大,但她们不过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本来就谈不上谁对谁错,就好像我们不能因为喜欢红色就诋毁绿色一样,你可以不爱宝钗(我就不爱),但绝不能把喜欢黛玉当作厌恶宝钗的理由。因为,她不是恶人,她自有她的善良,她的骄傲,她的不凡,在现实黑暗的泥淖中,她同样称得上是出淤泥而不染。
首先,我认为,宝钗与黛玉的分别不是“善”与“恶”的分别。宝钗在善恶这个原则问题上,最容易被人抓住的把柄就是对金钏之死的淡漠。但是,请我们仔细想一下,金钏死后,又有哪个姑娘为之悲伤落泪,为之打抱不平?大家多半当作饭后茶资,没多久恐怕就全忘记了(包括林妹妹也只是为事后宝玉挨打而哭,又何曾有一滴泪水赠与金钏?)。唯一有所动作的,只有宝钗,她好歹还送了两身装裹衣裳,略尽了主仆之情,虽说这个举动经常被后人指为有讨好王夫人之嫌,可对于金钏来说,这实在是她死后所得到的来源于主子们的唯一一点温暖(王夫人送的五十两银子不算,她根本就是要逼死金钏,这银子不过是装样子,充其量不过是买心安)。至于宝钗劝王夫人的那些话,经常被人认为冷漠无情,可是王夫人毕竟是她的亲姨妈,在那种情况下她除了宽慰长辈,还能说什么呢?毕竟她也是寄住在贾府,受人衣食之恩,生活起居还要仰仗姨妈照顾啊!而且,我们身上又何尝没有宝钗的影子,在现实中,我们真的敢说所作的一切都对得起自己的真心吗?我们往往以生存所迫为借口为自己的虚伪开脱,为什么就一定要苛求宝钗呢?就这样把她盖棺定论为一个城府极深的无情之人是不是太武断了?人常说“以宽己之心宽人”,为什么我们能宽恕自己的虚伪,就不能体谅宝钗的做人之难呢?况且,瑕不掩瑜,在书中,宝钗还是不乏善举的。对长辈,“自父亲死后,见哥哥不贴母怀,便不以书字为事,只留心针织家计等事。好为母亲分忧解劳。”想那宝钗也是酷爱读书之人,可为了母亲竟从此“不以字书为事”,这等孝心,难道不值得我们感动吗?对朋友,她好心劝慰黛玉谨言慎行,这正是在严格贯彻封建礼教的贾府生存下去的第一要诣,她等于是送了黛玉一把保护伞啊!在湘云结社又无钱还席时,仗义相助;在邢岫烟窘迫贫困去典当冬衣时,慷慨解囊(还不说破,顾全了邢的面子),这种发自内心的爱护之情,难道我们一定要理解为是在收买人心吗?试想她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焉有这等心机?就算她存心收买黛玉湘云,又犯得着收买人见人欺的贾环赵姨娘吗?为什么还要对贾环多加礼让,给赵姨娘送礼物呢?这一切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她的心,她和黛玉一样有一颗善心,且比黛玉更细心更体贴,难怪后来黛玉也把自己的一颗真心交付与她,这正是对她善良的感应啊!
    其次,宝钗与黛玉的分别不是“雅”与“俗”的分别。宝钗俗吗?看看她所做得诗赋,画评,无论文采与意境均不输于黛玉,“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的含蓄浑厚,“空篱旧圃秋无迹,冷月清霜梦有知”的沉着深切,“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的严肃深刻,“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激扬大气,较之黛玉的风雅清奇是别样的风流。人常说“文由心生”,如果硬要说写出此等佳句的宝钗是个太现实的俗人,是杯淡而无味的白开水,那我不知道这究竟是宝钗的悲哀还是中国古诗词的悲哀!况且撇开这些诗句,单看她拟的菊花题,别致新颖意蕴悠长,而她对于好诗不在险巧而在“立意清新,自然措辞”的主张,更是一语道破写诗的真谛,对此等才女,我们原只有仰慕敬重的份,哪里有资格对她指手画脚贬斥诋毁呢?爱黛玉的人往往会说宝钗俗,可是恐怕林妹妹本人都不会这么认为吧?《红楼梦》最令我感动落泪的章节,不是宝黛的真情互诉,不是林妹妹的含恨而逝,而是黛玉悲秋抚琴时,宝钗以书相赠,吐露心曲,“夜深辗侧,愁绪何堪。属在同心,能不为之愍恻乎?”“高天厚地兮,谁知余之永伤?”“忧心炳炳兮发我哀吟,吟复吟兮寄我知音”这样发自肺腑的感情连黛玉都感念为“惺惺惜惺惺”,钗黛之谊和宝黛之情同样圣洁美丽,深挚感人,我若是黛玉对宝钗这样的朋友也是可遇不可求,既幸而得之,则斯世必以同怀相视。若对这样的人我们都冠之曰“俗”,敢问世上谁还敢自称为“雅”呢?!而且,我深信,曹公本人对宝钗的爱丝毫不逊于对黛玉,水石兄说“务实的人或者过于现实的人是不会不喜欢宝钗的。”,难道曹雪芹本人也是世俗之人吗?如果这样,我宁愿被人称为俗人,因为能与宝钗曹公这样的人中上品获得同一称号,那是我的骄傲!
    最后,我认为,宝钗与黛玉的分别归根到底是“好人”与“真人”的分别。宝钗是一个属于现实社会的人,她能把自己的感情尽量克制在封建礼教的范围之内,还能以一颗善良的心去规劝别人,因而可敬;而黛玉是一个属于自然的人,她放纵自己真实的情感,追求自己梦想中飞翔的快意,执著热烈,因而可爱。作真人难,因此黛玉以生命的抗争书写了一段感泣天地的悲剧;做好人同样也难,因此宝钗在默默的忍耐中作了宝黛爱情的陪葬,终归也以悲剧收场。平心而论,她甚至比黛玉更惨,黛玉毕竟死了,一切痛苦哀怨愤恨遗憾都随着一缕香魂的散去而飘逝。而宝钗还活着,她要生受着没有爱情的婚姻的煎熬,生受着封建礼教的重重束缚,黛玉已经解脱了,可她还要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在现实的凄风苦雨中慢慢的衰老枯萎,更惨的是,还要忍受着后人无端的诟病!写到这里,我都不禁要为宝姐姐悲歌——“高天厚地兮,谁知余之永伤!”
真的恳请各位,给宝钗留下一点宽容与谅解,并不要求大家一定要爱她,只是希望大家能以稍微公正平和一点的心态,给宝姐姐的美丽与才情留下一点生存之地。否则,如果林妹妹再世,看到各位的评说,只怕也会站出来为宝姐姐辩护的。

我并不是非常非常……喜欢宝钗,可以说12个钗里谁都不是我最喜欢的,但是谁又都喜欢。
我只是不想看到美丽的小姑娘被人非议太重,况且也只是写了我所想的,是我认为可以理性考虑的,不能有失公正,不能带着偏见去看待美丽的小女孩。
12个女孩子,你能说哪个绝对好,哪个绝对不好?只能说是12种不同的美丽。我只是看到了别人在宝钗身上说的这些事情,发表我自己的看法罢了。
至于砖头,我甚少用,毕竟我已经25岁了,已经年龄大了,过了冲动的年龄了,呵呵。
恩,至于楼上的楼上的楼上说的“我很喜欢被拉去垫背……”我想没人喜欢被垫背的,特别在情急之下,不论拉人垫背的人还是被拉去垫背的人,我想,都是无奈的吧,只是不同的无奈罢了。情急之下嘛。
我这人心软,见不得别人受窘迫,很容易为别人开脱。现实里我被人拉去垫背的时候也有,我想,可能每个人都有被拉垫背的经历吧,只不过后果或严重或不严重之分罢了。后果不严重的时候,或者说是善意的垫背,或者说其他无意伤害的垫背,我不会计较的。甚至有少许恶意的,我也习惯于为她着想,想人家可能也是无奈的吧。这样我也好受点。
因为如果我知道有人恶意陷害我,拉我去垫背,这种故意而为的事,我只能很伤心。毕竟我是诚心待人的。
美女,特别是才情高的美女,再特别是年轻的,我总是偏让的,即便她害我,我也不忍心去责备她,除非伤我实在严重……就像张无忌对周芷若,心里总是存着对美的爱意的,只是不想让美丽蒙上阴影。
我心之语:愿天下所有的美丽,或美丽的人,或美丽的物,或美丽的事,艘永远是纯净的美丽吧,不要辜负上天给予的美的恩赐,不要糟蹋了这份美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大风起兮尘沙扬 回复 悄悄话 有人说宝姐姐对人的关心全部出自私心和功利,并不曾真正关心爱护过别人。这个不对。
她还没有这样坏。我总不惮以最些微的善,来度量每一个人。
可是我不喜欢宝钗。
不喜欢。
很佩服她,有时候也可怜她。可是不喜欢她。
她端庄,美丽,聪慧,博学,体贴,孝顺,识时务,通人情,知书达礼,上上下下,无论尊卑贤愚,“脏的臭的”,她都可以委屈周全。
有时候,她是真的委屈。
她真的在用心去体谅别人。很用心。比别人自己,还来得用心。
她周全那些需要周全的。她总是知道谁需要。
也知道谁是不需要的。
对这宝姑娘,曹老笔下无一字贬抑,尽是溢美之词。
读到那些夸赞她的话,每一个字都会带着丝丝阴寒的风森森爬上我的心头背后。
那个美丽,聪慧,博学,体贴,孝顺,识时务,通人情,知书达礼,事事委屈周全的女孩子,总是让我害怕。
每每让我想起那张精致的画皮。
偶尔露峥嵘。
大风起兮尘沙扬 回复 悄悄话 有人说宝姐姐对人的关心全部出自私心和功利,并不曾真正关心爱护过别人。这个不对。
她还没有这样坏。我总不惮以最些微的善,来度量每一个人。
可是我不喜欢宝钗。
不喜欢。
很佩服她,有时候也可怜她。可是不喜欢她。
她端庄,美丽,聪慧,博学,体贴,孝顺,识时务,通人情,知书达礼,上上下下,无论尊卑贤愚,“脏的臭的”,她都可以委屈周全。
有时候,她是真的委屈。
她真的在用心去体谅别人。很用心。比别人自己,还来得用心。
她周全那些需要周全的。她总是知道谁需要。
也知道谁是不需要的。
对这宝姑娘,曹老笔下无一字贬抑,尽是溢美之词。
读到那些夸赞她的话,每一个字都会带着丝丝阴寒的风森森爬上我的心头背后。
那个美丽,聪慧,博学,体贴,孝顺,识时务,通人情,知书达礼,事事委屈周全的女孩子,总是让我害怕。
每每让我想起那张精致的画皮。
偶尔露峥嵘。
Daiyu All you said just shows one thing: you are just like Baicai. Whenever you are in trouble, you want to get out without thinking others, no matter how the person is good or bad, strong or weak.
注册麻烦死了 回复 悄悄话 说的是了,很多人看红楼梦总是忽略宝钗待选这件事的时间问题,总拿现代人的价值观去评判宝钗,上纲上线。到最后宝钗嫁给宝玉也是因为薛潘杀人误事,而贾府老人看黛玉身体积弱,恐怕活不长久才请元春圣谕定了宝钗了。老人家希望娶个健康的媳妇这本无可厚非。宝钗寡言少语,遵从礼教,不愿惹事是那个时代大家姑娘的立身之本,况且她有寡母依靠与她,薛潘又不争气,所以她的一言一行都在情理之中。对宝钗的评价要客观,她虽然不相黛玉那样真性情,但绝对是各有才华的好姑娘。对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温善待人就说她钻营算计,偏颇。
ebunny 回复 悄悄话 “她并不想介入” 不是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