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趁年华

点点滴滴,尽是生命的印记。
正文

寒冬里,你相信春天吗?

(2014-02-25 12:50:39) 下一个

今年這個冬天彷彿格外的寒冷,一月底二月初連續兩場寒流,把整個亞城癱瘓了接近一個星期,學校停課、公司停工、商店停業,我們困在屋裡哪兒都去不了,正好抓緊時間把家裡好好地整理一下,唯獨女兒的房間,我們還是沒有勇氣進去。
 
女兒離開已經快一年了,房間裡各式各樣的毛絨動物、洋娃娃、禮物、賀卡、和她學校的課本、用具、平時的衣服飾物、筆記本,等等,都還堆在她房間的床上、地上、桌子上;追悼禮拜上拿回來的照片和輓聯都還原封不動放在箱子裡。我們每次發起願心要去收拾,都在房門口站了半天,看著諸樣雜物發呆,直到提起勇氣走進去,卻又感到心裡空空的無從下手,終於還是不了了之。

去年一整年我們常常會感到心裡愧疚,那麼多人給我們捐獻和慰問,一百多張的聖誕卡和悼問卡,我們沒有一點回饋,甚至連個謝卡都沒有回,原因之一,就是根本不知道該怎麼措詞。唯我們內心卻無時無刻不在感謝神,求祂紀念每一位照顧我們的朋友,降福給他們、賜他們平安喜樂,因為是祂差派各位主內和主外的朋友們來安慰我們、關心我們,祂恍似要讓我們知道,雖然祂沒有順應我們的祈求挪走這杯苦酒,但是祂的愛一直與我們同在,祂是要藉着各位弟兄姐妹的愛心告訴我們:“要安靜,要知道我是神”。是的,祂要我們安靜等候,因為祂心裡有著更宏大的計劃,是我們暫時沒法明白的。我們相信等時候到了,一切都會洞明通達,宇宙的奧秘在我們面前就像小學生背的九九歌一樣的熟稔。我們也相信,女兒離開這個煩囂的塵俗,去到天上的樂園裡,實在是好得無比,有一天我們也要去到她那裡,和她融合在一起 ---- 就像當初她在我們身體裡和我們融合在一起一樣 ---- 永永遠遠不再分開。

這是愚昧迷信嗎?我們是在癡人說夢嗎?有人可能在嗤笑,就算是吧,其實人生在世,天天都要靠著信心過日子,明天的太陽是不是還會繼續升起,沒有人知道,唯有靠著一個信念而已。在寒冷的冬夜冰雪中盼望春天裡玫瑰的綻放,說到底也還是歸於一個“信”字。世界上有太多的聰明人,對一切懷疑、為每天綢繆,然而日子卻未必過得舒暢,如果“信”能讓每天過得喜樂,那又何必去追究根由?說到底,這個宇宙太大了,凭人類有限的智慧和有限的年日,是不可能通曉人生萬事一切玄機的,懂得接受現實適可而止,不再刨根問底地上窮碧落下黃泉,或許這就是長大成熟的表現吧,有人說這是“看開了”,或者說是“領悟了”。古人說“難得糊塗”,看來這古人一定也是整天鑽牛角尖,鑽得筋疲力竭之後頓悟了吧。
 
我不知道古人經歷過什麼樣刻骨銘心的深思熟慮,才終於放棄追究,甘於“糊塗”,如果他處在我們的境地,有可能沒有懷疑嗎?懷疑人真的有靈魂嗎?世界上真的有天堂嗎?每個人的一生真的有一個美好的計劃安排嗎?如果有,那我們為什麼到這個世界來遭罪?如果沒有,這一輩子就是盲目混亂的一錘子買賣,每天的日子營營役役、勞苦愁煩倒也罷了,結果每個人還都要經過生老病死、痛苦流離,一生中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最後,所有努力的成果在死後都化為烏有,這樣的人生不是很可悲嗎?可悲到讓人忍不住大笑。據說亞歷山大臨死之前吩咐說,要在棺材的兩邊各開一個洞,把他的雙手平伸出來,表示在他三十三歲光輝珣燦的人生裡,雖然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最後卻也和平常人一樣,兩手空空的離開。
 
亞歷山大是亞里士多德的學生,有這樣浪漫的哲學情懷不足為奇。說不定他伸出手來,也是在表達一種遺憾,自己臨死才知道以前拼命所抓住的一切,最終卻也是歸於“虛空的虛空”。希臘哲學到了亞里士多德那一代,結合了蘇格拉底理智源於知識的構想,和柏拉圖的性靈觀念,再融合了亞氏自己創建的邏輯和科學思想,專事研究事物常理和人情秉性,然後從人的本性歸納出社會運行準則,這很類似中國儒家所倡導的“格物致知”、“明心見性”、然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然而,東西方哲學卻不約而同地,迴避了大自然力量和超自然力量,不但對這些人類所無能為力的力量“存而不論”,甚至“敬而遠之”。說他們“敬”,是因為這些偉大的哲學家都承認,人是渺小而有限的,只能“順服天道”,膺服於大自然神奇宏偉的力量之下,卻不要妄想去探究力所不及的事情,孔子巧妙地為自己的術業專精,畫了界限:“未知生,焉知死”?說白了就是讓人接地氣,不要高來高去討論看不見摸不著的事。亞歷山大死前的遺憾,大概就是在於他忽然覺悟,如果不知道死亡的意義而拼命研究生存,這樣的人生其實就是一個無奈的大笑話。他當然知道得很清楚,在他短短九年裡席捲了的半個世界,臨了卻享受不到他擁有的一切。
 
也難怪亞歷山大有這樣的嘆息,因為不論科學還是哲學,只能憑人類五官和有限的經驗,去研究事物和人性,所有超越人類認知的學問,需要用到不同的感官,這連他老師的老師都懵懵懂懂莫測高深。對此,神學家提出了另一個感官叫做“信心”,至於這個“信心”與其所能感應到的東西到底存不存在,至今依然莫衷一是,達人們只好抹稀泥地籠統道:“信則有不信則無”。其實,無論是信有,還是信沒有,終究也都是“信”,什麼是信呢?聖經說是“未見之事的實底”和“所盼之事的確據”。以信心做為事情的確據,這就有了先相信後成就的意思,也就隱含了不信就不會成就。至於選擇信什麼,大概就要看哪個“信”能帶來更大的安樂吧,不是嗎?人活著,滿足了基本的生理慾望之後,還有什麼比平安喜樂更值得追求的?
 
我們選擇了繼續信,因為這個“信”能讓我們每天更有盼望,對自己和對身邊的人更寬容,面對不可測的明天感到更有力量,自我感覺不再那麼無力、那麼渺小、那麼孤單,讓我們覺得似乎能銜接上一個超乎宇宙一切力量的能源,無比的龐大、寬廣、深遽。憑著信心“知道”了死亡,將會讓我們更加知道該怎麼生活。
 
只不過,知道归知道,那種瀟灑闊達的人生觀卻不是時時都能身體力行出來的。現今最讓我們情緒飽受煎熬的,就是曾經的父母,卻不能再享受做父母所獨有的那種快樂了,也沒有了那種生命得以延續的滿足感、充實感、擁有感和歸屬感。失去孩子喚醒了人類對自己生命中斷的絕望,歸根結底,是對不可知和不可測的一種恐懼。這個“不可知”既然是超乎人類所有功能感官的,所以這種恐懼,也只能靠著信心去克服,耶穌在安慰那個死了女兒的會堂管理員的時候,就說過“不要怕,只要信”(可5:36),可見這個“信心”,原來就是治療恐懼的偏門單方。
 
教會的弟兄姐妹們都希望我們能站起來,走出眼前的陰影,繼續每天我們該走的路,不要讓關心我們的朋友失望。但是我們的信心還是很有限,比一顆芥菜種子還小得多,要讓信心壯大是需要時間和操練的,這些都不能戲劇化地說變就變。每天,我們透過感恩和禱告來學習信靠,信靠我們的神和祂說過的一切話,積極盼望著跟女兒再見的那一天。是這個從信心所生出來的盼望,讓我們從容地面對每一天,儘管我們暫時還是沒有勇氣去收拾女兒的房間。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