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故宫重游

(2006-03-13 14:44:40) 下一个
原打算去长城,因游字头车取消,要到前门坐车,临时决定,改变行程,逛故宫,早上8:00多到了故宫北门,计划是北门进,南门出,顺便去天安门,行程的终点,在前门的老舍茶馆。
早晨的北京,晨练的人很多,有老年人,也有中年人。 北面的景山公园的广场上,一些人做不知名的体育运动。金色阳光下的北京街道,温馨祥和,很久没有走在街道上的感觉了。
故宫门票是120元/2人,按目前的物价相比,好像不贵。多年前,陪老外去,票还是内外有别:中国人用人民币,港澳同胞和老外要外汇券。我当时不知道,临时跑去管老外要钱,进门验票好像还是分成两路,我进去的快,在里面等他们。售票处租解说机,问丈夫,要不要给他租个卦脖子上。他说,你给我当导游不就行了。到不错,又省了一笔。
故宫门口,几个不像游人的人到处转游,其中有个 老太太,她衣着整齐,面目红润,看不出一点营养不良,经济拮据的样子。只有鞋子很特色,左脚的鞋,大脚指头处开一窟窿,露出一脚指头 ,不停地追着中外游人说着什莫,边说边指着自己的左脚。我走近了才听见,她说的是hello a dollar。我明白,她是职业乞丐,中英双语乞讨。丈夫弄明白后开玩笑说,其实我不该这样说,但还是觉得可笑,我的脚趾头比她的大,我是不是也可以说 ,hello 2 dollars。 我倒有些吃惊,没想到北京的英语普及程度之高,连文化程度不高的老太太都能操之自如,只是英雄没用武之地,逛王府井时,遇一青年人闲谈,我的看法得到了验证。
印象里,过去参观故宫不需存包,不知何时改了规矩,要存包,可能出于安全的考虑吧。存包可异地取,如,在北门存包,出南门时取。如此规定,倒也不太麻烦。和丈夫到存包处,没想,他们看完我的包,简单翻了翻里面的东西,说我的包不用存,丈夫只背着摄像机,也不用存,我们皆大欢喜。
才进门,丈夫就被故宫的宏伟气势给征服了,叹为观止,一个劲大叫,太棒了,太棒了,举着摄像机拍个不停,甚至御花园里的假山,花草,鱼池也拍个不停。我倒没有太多的感觉,因去过多次。我们回来后,将录像放给邻居看,他也一个劲说,可能你不觉得怎样,可我觉得故宫的建筑是太辉煌,太伟大了,震撼人心。
故宫正赶上大修,估计是为迎08年的奥运会。许多地方,搭着脚手架,蒙着布,有些地方还不开放,拍的录像里看起来不那末漂亮,狠杀风景。即便如毕,丈夫的好奇劲头不减。我看着丈夫拍个不停,怕带子不够,说,这里没多少东西,你拍的放在哪里都一样,看不出是故宫。后门没太多的景观 ,精彩的建筑都在前面。他说,我带足了带子,有多少,拍多少,前面的好景丢不下。
我们便走边看,到了景点,我看着牌子,简单介绍一下,让他自己看。 他到处流连忘返,无论那些宏伟大殿,议政大堂,还是精巧秀阁,后妃寝宫,无论那些台阶上的巨幅石刻,日晷,排水的龙头, 存水的大缸,铜鹤铜狮,还是各类奇珍异宝,西洋钟表,都成了他拍摄的对象。我常是要走开好远,再翻过头来找他。有时等烦了,就找个台阶,坐在地上看他拍。
参观到中殿,我在前面,丈夫在后面。等了半天,他没跟上来。回头,见个年轻女孩,和丈夫说话,丈夫迟疑了一下,点头说了些什莫,就见呼的一下,七八个阳光女孩冲上来了,将丈夫团团围在中间。我心说不好,有情况,不知她们要干什莫,早听说北京诱惑太大,别是推销有情伴游吧。要说,和那些年轻貌美的女孩相比,我还真没经竞争力。回过头来又气,丈夫要有不法行为,回去后一定家法伺候----不做他的挚爱宫保鸡丁。后来,见那个搭话的女孩拿着相机,明白她们不过是要合影,才将悬着的心放下来。
我一看那架势,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返回身冲上去,夹在拍照的人中,恶作剧似的给丈夫和那群女孩照了相。万花丛中的丈夫,看着我,一脸的坦然。 拍完后,他对我解释,那个女孩拦着问他,可不可以和他合影,他说可以,没想一下子冒出来好几个,估计那些人先派一个探口风,怕人多了吓人。丈夫对我做着鬼脸说,幸亏有你的照片为证,不然,回去后,说好些女孩子争着和我合影,空口无凭没人信。
这次探亲,丈夫至少表面上,通过了各种诱惑的考验:商店门口,推销黄色录像的不法小贩,他一口回绝;大街上无数苗条靓丽的年轻少女,他没盯着人家上下看;商场里殷勤的推销美女,他婉言谢绝盛情美意;还好,宾馆的管理严,没有接到过女人的骚扰电话,无从证实是否通过此项考验。当然,也是我采取人盯人的战术,他没有一个人外出犯错误的机会。
我的计划是,故宫南门出去,2:30到前门的老舍茶馆听民乐。走到太和殿,一看表才1点多,时间还早。便对丈夫说,先不出去了,在这里再逛逛吧,要不然对不起门票钱。我指着城墙边上一条小道说,那里通向图书馆,我过去,去图书馆看书,中午休息时,曾从哪里溜进故宫玩,不知现在,这条小路封上没封上。
我们往回走,觉得不对劲,感觉人很挤。仔细看发现,太和殿前的广场上,来了许多武警人员,隔几米一个人,从故宫南门开始,以中轴线划界清场,将所有的游客,集中到故宫的东半边参观,西半边空出来。那时,正值游人参观的高峰,又是故宫的主要入口--故宫南门,其拥挤程度可想而知了。有几处过门坎,遭遇瓶颈,人贴人,我们几乎全靠前面的人,拼挤开路,才冲过去的。 一路上,游人们怨声载道。几个上海来的游人发牢骚说,我们花了全价,只能看半边故宫,真不象话。后来看见,十几个中外人士,在空荡的西半部故宫,优哉游哉地晃荡过去。才明白,原来是某不知名小国的要人,参观故宫,害的正统居民遭殃。好在他们闹腾得时间不长,40多分钟后,警械线取消 。
多年后,蜻蜓点水,重游故宫,人还是那样多,建筑还是那样辉煌,商业味道浓了,一些文不对题的各类展览太多了,目标不过是游人的钱包。当然,故宫的宏伟和深沉依然在,那不是我们几小时的狂奔能理解的,而是要花上几个月的时间,细细观看,慢慢品味,才能体会到的。以后有机会,一定要花些时间,在晨钟暮鼓中,悠闲地逛逛故宫,于金碧辉煌中,仔细体会故宫远久的历史内涵。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delilah 回复 悄悄话 山间百合,你好,才看见你的留言,欢迎来玩。
我不是地道的北京人,但在北京长大。幽默可以自己开心,别人也开心。
上海人很小资,也很淑女,秀气。
各地由各地的长处。
祝好。
山间百合 回复 悄悄话 喜欢你的幽默。北京人好象都挺幽默的,光听你们说话就能把人逗乐。-- 一个上海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