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术,地产投资,信仰家园,时尚生活
个人资料
正文

大生物学家林奈

(2015-05-10 00:23:28) 下一个

北国的春天

林奈1707年5月22日,生于有“北欧花园”之称的斯堪尼,这里是瑞典最美丽的地方,三面临海,草原上长满各种小花小草,农夫们在肥沃的土壤里,种着燕麦、小麦、大麦、马铃薯等,草原的北端是一座缓坡丘陵,长满着落叶的山毛榉,与常青松柏。波罗的海的海风,带来微雾的水气,滋润着这块大自然的谷仓,使它成为北欧最迷人的角落。


林奈从小就生长在这花园里,叫他怎能不沉醉于小花之美?


林奈来自一个牧师家庭,他的父亲、外祖父都是牧师。林奈的父亲本来是一个贫穷的农夫,只有名字,没有姓,因为天生喜欢树林花草,就用瑞典文的菩提树(Lind)定为姓氏的字源。


林奈小时候,父亲教他认识各种花草,林奈后来写道:


布谷鸟是夏日的先导,待放的花苞是春天的前奏……,我的出生地才是上苍最厚恩的角落。从我年幼时,大自然是刻在我心深处的一幅版画,也永远是我回忆里的天堂,此时,彷佛仍记得父母抱着我,在长满花草的摩克林湖边散步。一朵小野花的美,显出上苍的巧思与细腻。


如果我的一生,能像蝴蝶在小花丛中飞翔,认识每朵小花背后的故事,那该是多么神圣的职责啊!

做梦的学生

这位酷爱小花小草的学生,到中学的时候,却完全不适应学校的教育方式。爱花的学生不适合粗暴的老师,在粗制烂造的课本中,呼吸不到自然科学奔放的芬芳。林奈写道:


……处罚,不断地被处罚,教室是最令人坐立难安的地方……,如果能够有所教室,是在森林中漫步,是在小草中打滚,不知道有多好?


这样的教室,要等到林奈自己当老师时才建立起来;从此他的国家──瑞典,成为全世界研究森林、园艺、自然资源、植物最好的地方,直到今天。


林奈高中时生物成绩全班第一,语文、哲学课程则是最后一名,因此遭学校退学。


伤心的父亲来学校带林奈回家,看孩子已经那么自责,就没有再责备他什么。这位父亲相信:孩子是上帝赏赐的礼物;孩子是上帝给父母开的一扇窗,让为人父母者能够更多看到上帝的作为;上帝是孩子的荣耀,孩子的主;敬畏上帝的父母,在不了解上帝在孩子身上的作为时,不该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

爱──读书的秘诀

林奈这时17岁。父亲带他离城前,顺便去拜访罗斯曼博士。


罗斯曼是当地医学院的教授,同时是高中生物课的代课老师。罗斯曼非常讶异眼前这位“小植物学家”,竟是学校要放弃的学生。他立刻向学校申请,再给林奈一个机会。他同时告诉林奈:


读书像吃饭,什么都吃的孩子才长得壮,因此一个耐得住枯燥课程的人,才有获得更高教育的机会。


以后两年罗斯曼亲自在课后指导林奈没兴趣的学科。这位优秀的高中老师亦师亦友,林奈后来写道:


罗斯曼没有强迫我念书;他让我先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自然生发出对书本的饥渴,书本像食物,我越读就越想读。没有他的启发,我一生充其量是一个爱花的人,不会为所有的生物、矿物建立一个分类系统。

独眼怪人

1727年8月17日,林奈一生珍藏纪念的日子。


他一手提着大皮箱,一手拿着招租的广告,在一间巨大的古屋前停住脚步。踏遍兰勒大学郊区,这是他能找到最便宜的房子了。


敲敲门,门开处令他抽口冷气。开门的不但是个跛子,驼背、稀疏的短发,戴着独眼罩,一张脸还是扭曲的。


林奈吓得几乎转身逃走,但是同时他敏锐的眼睛也已经瞄到屋内,各式各样的书籍装满一屋子。随着房东手上颤动的烛光往小楼阁爬,只见一排一排的书,由地板直堆到天花板,都是植物学的书。哇,这里简直是间植物学专门图书馆!


彷佛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将这位热爱生物的学生,推到当时国际草本植物学的权威史多贝宜斯面前。


这位房东,史多贝宜斯先生是兰勒大学医学院教授,也是著名的医生。他从小罹患怪病,背后长了颗巨大肉瘤,又瞎了一眼,经常性的剧烈偏头痛,使他的脸孔扭曲。他没有结婚,长相令人害怕,脾气古怪,沉默孤独,却存着一颗天使般的心灵,热爱自然界的一草一木,收集研究各种草本植物的标本。


小阁楼上的书太吸引人了!以后几个星期,每晚看房东的灯光熄后,林奈独个儿爬上阁楼,一本一本地翻看。有一晚,他被发现了。史多贝宜斯教授点着蜡烛出现在小阁楼的楼梯上,全身愤怒得发抖,扭曲的脸更难看了:他的房客竟然偷看他珍藏的草木标本。林奈事后写道:


“我现在才体会到什么是好老师的特质,那是鼓励人向上的欲望,超越私藏被侵犯的激怒。史多贝宜斯先生很快地冷静下来,对我说以后可以自由地在这里看书本和标本,还有,从此我的房租与伙食费全免。以后他夜里出去看诊,会要我陪他去,他教我很多……我在他身边所学的,超过大学、研究所所能教我的。我的一生都要感谢这位爱我如同己出的老医生。”

生物学的发源地

林奈自兰勒大学毕业后,再到乌普萨拉大学深造,这所瑞典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学费非常昂贵。林奈的父亲与以前的师长所给的只能维持一个学期的支出。眼看一个学期慢慢地过去,林奈也有点着急。有一天林奈如同往常地在植物园内研究花草,没有注意到有一个老人已经站在他身后一阵子了。


“年轻人,你在研究什么呢?”


雄蕊与雌蕊的结构。林奈回头答道。


“为什么呢?”


有些植物看起来外形差异不少,但是花朵的雄、雌蕊的结构,却是一致的,这应是属于同一品种的植物。


“研究植物的品种、分类有什么目的?”


分类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上帝要人管理大自然之钥。在圣经里上帝要亚当管理地球上的各种生物,第一步就是让亚当给生物取名字(《创世记》2章19节),这是最早的分类学。我们今天已经不知亚当的命名法了,但是生物界的确存着分类的逻辑。


“是吗?这分类的逻辑在哪里?”


圣经里提到上帝创造各种生物是“各从其类”(《创世记》1章12节)。因此生物有其基本区分的单位,就称为“物种”。


老人的眼神发亮了:“你怎么界定一个‘物种’呢?”


林奈答道:


当上帝造一个物种时,是造公、造母,造人时是造男、造女(《创世记》2章18节)。因此同一物种就能交配繁殖,生物在受造之后,受环境的影响,外形产生了许多差异,但是回到繁殖的组织,甚至是繁殖的胚胎,在那里仍然存留属于物种的一致性。


林奈的这一段话,是分类学的基础。


“年轻人,你知道我是谁吗?”林奈摇摇头。老人微笑道:“我是西勒西耳斯,瑞典神学院教授,圣经植物学家。”


这位老人,决定支持林奈以后的学费与生活费。林奈经过这些巧遇,他知道天上有个看不见的钱包,默默地在支持他,使他的信仰与科学知识一齐增长。


1730年林奈发表第一篇研究报告“《植物支配的前奏曲》,整篇文章是用诗的体裁写成的。1731年出版《植物辞典》、《植物的属》。同年林奈成为乌普萨拉大学花圃管理的助教。他在花园中教植物,深受学生的热爱,成为点燃学生兴趣的火种。不久他升任讲师,他的教学风格逐渐引来同僚的反对。


在林奈以前,植物学、动物学是属于医学的范畴,念植物学是想知道什么植物可以治病,念动物学则是想用什么动物来补身。林奈却认为,动、植物不完全是为人类而存在,本身有其存在的价值。1734年底,他被学校解聘。
Image result for carl linnaeus classification

祷告是插下不动摇的柱子

林奈决定出国,再寻找及辨识各地的奇花异草,但是他没有旅费,航海三年的预算是九百银币。他决定不告诉别人这个需要,只将需要放在祷告中。这在林奈的一生中,是信心成长的关键期,他从1734年12月到1735年4月间,每天的日记都是欢呼!


他口袋里只有六十银币,就出去订船和补给品时,但是每一天都有人从各处寄钱给他,这边一银币、那边一银币,到出航以前,九百银币收全而,奉献就停了。科学知识不一定会坚定人的信仰,但是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点点滴滴,往往使许多大科学家坚信上帝。林奈写道:


“从此我坚信,耶稣基督是我一生的主,他不会弃绝信靠他的人。我虽经忧患,但不会被忧患吞噬的。”林奈在航海时写下名著《自然系统》,在书中说:“科学的工作对别人也许只是一种知识的传承,一种高尚的职业。对我而言,科学是我到耶稣那里,所承受背负的轭,值得我一生的投入。


1739年他回航,与等待他多年的未婚妻撒拉小姐结婚。1741年,瑞典国王亲自下令,使林奈成为全世界第一位专教植物学的教授,林奈在日记上写道:


喔!这是上帝的恩典,使我脱离单调的医生生活,而回到我长期渴慕的工作岗位上。

名字有那么重要吗?

1753年林奈发表“种源论”,订定了双名法,以植物的属名与种名来命名。后来他又用一样的分类系统,给动物与矿物取名字。这双名法分类系统一直沿用至今。


给动、植物命名有那么重要吗?


是的,整个自然科学的精确就维系在命名的精确上。如果没有共享的名字,科学家会这样说:“我今天在路边看到一棵树,高高的、绿绿的。”没有人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树。或讲:“我在森林中遇到一只熊,又黑又大。”没有人知道他看到的是什么熊。要给树精确命名,必须先仔细地观察树的每一个特征,分类学家必须跨越一般人说“树好高、花好美”的表面之词,深入看一般人所不看、所不夸的各部位。


那是长期细心、耐心,与对自然科学爱心的工作。林奈就是建立这样的工作。


迄今,分类学是自然科学最冷门的一支,只有极低比率的人从事这工作,只有极少数的学生会修习这种课程,而有趣的是,自然科学的精确度仍维系于这些少数能分辨名字的人。

呼唤自然科学的挚爱

林奈越到晚年,知识越丰富,个性越幽默,他仍不忘他的花园:只要有几朵小花,我就感到置身天堂。他死于1778年1月10日。


后人在他的日记本中发现一封他珍藏的短箴,是荷兰“临床医学之父”柏罕夫医生在1738年写给他的:


我已经度尽了我一生的日子,我已经完成了我该做的,但是在你面前仍有许多未知,世界对我的要求很多,世界对你的要求会更多,不用害怕,在这永远分别的一刻,我只有一个祷告:愿上帝的祝福,常与你同在。再见了!我所亲爱的林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