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术,地产投资,信仰家园,时尚生活
个人资料
正文

我们该如何行善?

(2014-10-23 04:07:27) 下一个

2014-10-22 西风 爱筵

在小说《行善的诱惑》中,管理大师德鲁克,把我们带到思考中:如果行善是种诱惑或试探,我们还要不要行善,如何去行善?如何警惕那些披着行善外衣的罪恶?德鲁克让我们经历一个痛苦的纠结,要外在的绩效,还是守住善的因?

最近,网上关于乞讨有两条最冲击人的微信。一条是东莞有黑社会故意残害流浪少年,故意把他们弄成残疾,逼着他们去乞讨;另一条是很多乞丐带着残疾骆驼乞讨,网友怀疑是人为砍断骆驼腿的惊天阴谋。

网络传言的真实性有待执法部门去澄清,既然有人乞讨,就说明有人行善。

网上有段文字如此描述行善:“人类的潜意识里都有行善的倾向。比如,看到路旁躺着的缺腿乞丐,见到不慎跌倒的小孩,通过电视画面目睹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灾难,读到有关几天没吃饭饿昏的非洲孤儿的报道,等等,我们都会有一股怜悯和关怀的情愫涌上心头或一掬同情的泪水夺眶而出”。

但是,当你把钱捐给某慈善机构后,被告知该善款被挪用了,或当你把钱给了某乞丐后,后来发现对方居然是假的,或当你把善款捐给某寺庙或某教会,有人告诉你善款被滥用和浪费,那时,取而代之的是极大地愤怒、被欺骗被伤害的感觉。我们的善如此脆弱不堪,以至于小心翼翼。

行善有风险

没错,在我们这个世界,行善是有风险的,不难理解为什么老人跌倒无人敢扶起来,因为担心被讹诈。行善的二难境地在于,不恰当的行善有可能会帮倒忙,会害了别人,行善有可能会被骗子利用,甚至会让自己受害。

而德鲁克的小说,描述了一位敬虔的领袖,如何被自己没忍住的“善行”拖入一个巨大的危机。

主人公海因茨·齐默曼神父是一位卓越的领导者。二十年间,他将圣杰罗姆大学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教区学校打造成为一所声誉斐然的全美国知名学府,与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全球领先的研究性大学并驾齐驱。

齐默曼神父发挥基督徒的恻隐之心,想帮一名不称职被辞退的初等教员找工作。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件事在圣杰罗姆大学掀起了轩然大波。二十年学校迅速发展过程中埋下的许多隐患都浮出水面,各种冲突和摩擦将学校上下搅得人心涣散,分崩离析。第一位受害人是齐默曼本人。第二位受害人是他忠实的助手兼合作伙伴爱格妮丝·穆勒。一封诽谤信指责他们有不正当关系,无中生有的绯闻传得沸沸扬扬。

随着这场席卷全校的风暴愈演愈烈,主要的教职员都深受影响,学校所属的教会组织也被波及。最后,齐默曼神父不得不辞职,离开他心爱的岗位,去做一个并没有使命感的职业。

小说中,那些本来可以帮助主人公走出危机的人,明知主人公是清白的,却没有竭力帮助他。因为个人的私利和动机,或打着为了某个教区某个大学或某个机构利益的名义,动机看上去也是善的,却牺牲了一个个体的清白。特别是以集体的善的名义,来牺牲个体的名誉,不能不说是另一种恶。

小说留给了我们一个纠结:既然行善有风险,那我们还该不该行善?

尴尬的善行

很多时候我们的行善,是满足一种我们自己内在行善的情怀,我们享受那个“行善的过程”,行善的动机值得推敲。有的人行善恨不得让全世界知道,有的人能做到“左手不让右手知道”。

而更多的时候,我们行善缺乏界限和智慧,甚至会害了别人。不是所有的善都是可以帮助人的。

举个例子,某个爱心人士在西藏遇到了一个孤儿,他大发善心,资助这个藏区的孩子上了一个北京的贵族学校,而这个学校也愿意免费接收这个孤儿,但是三年过后。大家发现,这个和很多北京有钱人子弟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沉迷电脑游戏,喜欢攀比消费,学会了很多不良习惯,不愿意回到他的贫困的家乡。最让大家痛悔的是,这个孩子非常痛恨把他带到北京的人,因为他们让他见识了一个本不属于他的物欲世界,而他再也回不到家乡的纯净世界了。这样粗陋的行善,就是活生生地毁了一个孩子。

要“绩效”还是要“善”?

对这本小说要表达的思想,读者见仁见智,很多人认为是在讲一个关于管理和领袖的故事,一个领袖应该如何“自我管理”好,如何来避免潜在的危机。还有人认为,这本书讲一个领袖应该守住自己的界限,坚持原则,不要越界去“行善”。

所有这些看似智慧的总结,其实都极大地误解了大师的初衷,作为一个以前瞻洞察力著称的大师,德鲁克在小说中并没有暗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也没有倾向性地褒贬某个人,而是冷峻客观地陈述了事实,每个人都可以在小说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让人们自己思考,自己做出判断抉择。


德鲁克很多著作和思想,都在鼓励机构或个人追求绩效,以及如何追求卓有成效的管理,也极大地祝福了这个世界。但是,当人们高歌猛进地追求绩效很久后,却发现丢失了很多宝贵的东西。


晚年的德鲁克在这个小说里试图告诉我们:200年来,我们这个信奉科学、信奉实效、凡事唯物的时代,并未解决人类寻求内心平静、获得终极安宁的症结----我们始终徘徊在功利的现实与理想主义之间。

这是一个讲究回报,讲求绩效的世界,西方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依然无法阻挡人们贪婪和无度地犯罪,近年来的金融危机暴露了华尔街那些光鲜的投资者们的贪婪和不负责任,背后的隐患在于,人们冲破了底线,抛弃了善的本源,背离善背后的信仰。

越来越追求绩效,越来越远离善,恐怕是我们这个世界最大的悲哀。我们是否还要继续无度地追求绩效和发展,而偏离了最初的爱心?我们是活在绩效前,活在人前,还是活在那位造物主面前?

晚年的德鲁克,内心恐怕被这份纠结和挣扎一直磨砺着,否则他不会写出《行善的诱惑》,如同警世寓言,真实地写照了我们这个世界,充满矛盾,善恶难辨。众生活在追求善的美好愿望中,却被恶包围着。

没有一位是良善的

越来越多的人寻求善,却不寻求善背后的源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善行可以得到好报,企图通过行善能上天堂。《圣经》上曾经有一个年轻富有的官问耶稣说,良善的夫子,我该作什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稣对他说,你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之外,再没有良善的。(路18:18-19)

这个少年的官认为道德高尚有良善行为的人可能获得承受永生,在他眼里主耶稣就是一个道德操守高尚,言语行动善良的夫子,为此来请教耶稣,却未把耶稣看作是那唯一良善的源头。所以耶稣的回答很直接,除神之外没有良善。神是真正的良善,人类能够想象道德一切良善美好属性都是从神那里发源,别无他出。

善行并不能换来永生的门票,而行善是我们本来应该去做的本份。

感谢上帝,德鲁克留下了《行善的诱惑》这样一本发人深省的小说,在这样一个无序的世界,他让我们思考,什么是真正的良善。尽管小说的结局看上去是悲剧,主人公以失败黯然离开。但德鲁克似乎依然鼓励我们,去行善吧,去坚持你的信念,即便被骗,即便被害。如果上帝还在的话,那你还怕什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