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飘零的记忆

我今写博存记忆,自娱娱人两相宜。白屏黑字叙旧事,跨越时空结友谊
正文

陶大妈

(2014-10-21 04:11:56) 下一个

初次见到陶大妈时是上世纪90年代末,继母正在病中。她原先是舅舅家的保姆,因为觉得她人不错,舅舅舅妈就把她推荐给我家来照顾继母。她那时五十岁不到,梳根黑黑油油粗粗的长辫子,胖胖的,大脸盘,长得不是很好看。她来自芜湖的乡下,丈夫遭遇车祸去世,有四个孩子,丈夫死时她最小的儿子才十二岁。过了几年她出来帮佣打工。

她人憨憨的,做事也不紧不慢,常哼着小曲,唱得挺好听的。她不识字。做得一手好针线,看见她做绣花鞋垫,针脚工整,煞是好看。她菜也做得不错,在农村时常常在村里的酒席宴上帮厨。她与病中的继母相处不错,继母叫她陶子。

2000年继母去世后她仍然在我家做活。次年父亲到上海看我时饮酒引发胰腺炎,后因手术不当演变为凶险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合并十二指肠高位肠瘘。陶大妈遂随妹妹一起到上海照顾父亲。她晚上陪夜,白天也与妹妹间隔着照顾病重的父亲。刚来上海时她甚至不会乘公共汽车,但是很快她就乘车往返于我在裕德路的家和中山医院之间。我们在医院也请过护工,但是护工很不上心,只要有空就偷懒。陶大妈却是一心一意照顾父亲。有次她突然腹痛,检查发现她有胆结石,胆囊炎发作,打完点滴以后她仍然一如既往地照顾父亲。四个月后,父亲经过一番周折转到南京军区总医院,她也跟着去照顾父亲。那里的一个男护工比较得力,陶大妈轻松了些。

陶大妈大概是喜欢父亲的。后来父亲好些后说要另外找老伴,陶大妈受刺激了,于是离开我家去南京的医院打工。妹妹生了孩子三、四个月以后陶大妈又回来帮忙,照顾父亲和妹妹的女儿。在妹妹家直到2007年我带着然儿回国。陶大妈就来到上海帮我带然儿和后来出生的祥儿直到2010年我们回美国。

我与陶大妈朝夕相处了3年多。对她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她是个有爱心的人。她的大女儿是抱来的孩子。陶大妈自己生的头两个孩子在婴儿期都夭折了。按照乡下的风俗她抱养了她的大女儿。后来她又生了两男一女三个亲生的孩子。但是她对抱养来的大女儿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女一样。大女儿大了与她的关系也最好。她虽然没有文化,又年轻守寡,却让几个孩子都学了门手艺,过上了自足的生活。她的小儿子成了名不错的厨师,在芜湖的大饭馆里掌勺,收入颇丰。

她称呼我为“大小姐”,我心里感觉她于我家有恩。她对我的两个孩子疼爱有加。她其实就像我的大姐姐。她对自幼丧母的我很是同情。我们挺谈得来的,虽然我不像妹妹那样在细节上对她体贴入微。父亲后来找了个老伴。我为陶大妈感到不平。她为父亲,为我们家付出甚多,父亲的康复有她很大的功劳。她甚至不要名分,只想在父亲身边照顾他。而父亲终究抹不开面子,跨不过城里人和乡下人之间的鸿沟。当然感情的事很复杂,旁人很难参透。

送别了我们一家以后,陶大妈结束了她的帮佣生涯。她的小儿子夫妇给她生了个孙女,要她照顾。虽然不情愿,但拗不过亲情,她上小儿子媳妇的家带孙女去了。她的小儿子在芜湖城里买了房。也开过饭店,因不善经营管理又盘了出去,仍然做着厨师。听说起初她的小媳妇对她挺苛刻。最近听说他们全家都皈依了基督教,受其影响她的小媳妇对她也好多了。中国政府也开始对农民改善待遇了,陶大妈现在也能拿到一些养老金了。她的家乡也被并入芜湖市区了。现在陶大妈有时还到妹妹家走动走动,帮妹妹打扫卫生。希望陶大妈的生活越来越好,有个幸福的晚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北美君子 回复 悄悄话 觉着在生活中总能看到好人陶大妈的身影。
现时这世界虽然到处都得提放着点,但好人也不缺。
问好晓岚!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