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的故事

一群天真,善良,正义,朴实,博学,性格各异,梦想不同的大学生考入了国内第一流的法学院,面对友谊,竞争,爱情,机遇,内心,学业,择业,他们的选择和收获,如童话一般美好,作者用优美的文字,浪漫的风格,传奇的故事,讲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正文

亲爱的老师(四)教学心得--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2015-12-30 08:04:37) 下一个

亲爱的老师(四) 学会学习

  • 教科文组织对青少年提出的要求之一就是:“学会学习”。
  • 做教师,我从孩子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汲取,鼓励我多读书,读好书。
  • 年龄低的孩子本身是向往光明和善良的。这就是中文学校可以吸引他们的地方,这里面有鸟语花香,这里面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可是,怎样才能领略这里的美好的风景呢?有的同学从别的学校转过来,中文基础比我们本校的学生要差,认字能力,拼音能力,甚至入学测试都不会名列前茅。但是家长愿意按我说的去做,愿意配合老师,相信教师,支持教师,遵守规章制度。他们在我的班级翻开人生新的一页,不仅是学习成绩大踏步进步,而且学会了克制自己,不做坏事,成为了最优秀的学生。 这说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关键在于,这是可能实现的。当孩子看到自己的教师出口成章的时候,看到老师耐心聆听倾诉并能耐心引导的时候,他们就相信老师愿意付出百分之一百一十的努力教导他们。 我在每节课都会表扬学生,这是最传统的方法。我发现老师表扬固然有效,但是在其他同学面前相互表扬也是一个班级体有凝聚力的表现,而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孩子上进的方法。 我教的一个孩子考试不及格,上课也不好好听讲,经常开小差。尽管她有潜力,但是因为厌学情绪非常严重,课前听写经常教白卷。她喜欢表演,春节联欢会的时候,她在表演,我鼓掌欢迎,并且热情赞扬她。她发现老师这样关注她,人变得非常上进,她不再是班级里最后一名学生了,而且成绩大踏步进步。这种进步的产生只是由于我关心他,而这正是激励他不断进步的原因。 另外一个孩子非常内向,坐在那里就神马了。无论我提问问题,还是让他读书,他总是无动于衷。我感到非常灰心,这个孩子滴水不进,怎么才能进步呢?我强忍住自己内心的失望和焦虑。把自己订的《小枇杷》杂志中的故事念给大家听,中间有个哪吒学艺,师傅对弟子们说,如果学艺就不要半途而废,如果半途而废,就不要再回来了,坚持到底就是成功。中文学习也是要坚持到底。每次这个孩子有一点进步,我都鼓励他。他开始的时候,让他写字,他难过地要掉下眼泪,但是我想:“男儿有泪不轻弹。”更何况是因为写字流眼泪呢?我装作没有看见的样子,他立刻转移了注意力,认认真真写起字来。他的基础很差,我就用查字典的方法培养他的自学能力,因为生字的拼音,部首,笔画,词组都在字典里。作为一个不会说话的老师,字典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他就可以写字,查字典,“学而时习之”因此也可以高高兴兴地体会学习的乐趣。后来,全班的同学都学会了按笔顺写汉字,查字典。我大加赞扬,为他们大声歌唱。 另外的老师也试着用这个方法来教学生,但是效果不怎么理想,他们就认为是字典不好。我让孩子对自己和他人负起责任,让他们知道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切实可行的,他们知道我一切努力的结果都是为了找到行之有效的学习成果。如果,我没有相信经过老师的引导,孩子可以上进的话,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 这一切看起来似乎都是那么简单,学生在不经意间就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个时候,我就会做个展板把学生的教学成果展出给大家看。家长本来是认为自己的孩子字写地不好,学习也没有什么用。但是看到展板上孩子刚开学和学期结束时的长足进步时,他们往往就会改变对教师的看法。 在展板上我会贴上各种各样的图片,有花鸟虫鱼,有小朋友在读书,有小朋友在画画,有小朋友在听老师读书,有小朋友拿着笔在思考。 这实际上是中文课的一个个动人的画面,他们已经深入到了老师的心灵,当学生看到一个老师总是处处留意他们,在纯洁的心灵中有一席之地。他们愿意付出努力,达到老师的要求。一旦这样做了,与孩子相处便是一种更容易更愉快,更有意义的经历。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