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oc. Prof. Dr. John Even

知华友华的《中国报》专栏文章
个人资料
正文

谁该接种“加强针”,见刊《中国报》2022年1月6日C11版

(2022-11-12 20:56:41) 下一个

  告别苦情年,迎来新岁月,这是每一个国民的内心期盼。不过,卫生部长凯里警告,我国很大可能会面对新一波Omicron变种病毒疫情,需要国人大规模接种加强针,做好各种预防工作。看来,全民接种“加强针”已是不二选择。
  防控疫情固然需要接种“加强针”,国家建设同样需要注射“加强针”,对该加强的地方进行强化,从而克服薄弱环节,让全体国人分享到国家转型的红利。
  首先,要给政治系统的稳定性,打一剂“加强针”。正如首相在元旦献词中表达的那样,过去的一年国家遭遇政治不稳定的挑战,威胁到整个国家的复苏议程和团结。希望这样的被动局面在2022年有所好转。
  今年是大选年,也有人认为是重建民主之年。希望去年9月13日签署的朝野谅解备忘录,不应该形同废纸。相反,朝野各方要言必信、行必果,加强遵守力度,致力于为人民服务。政府虽未完全遵守当中协议,并不意味着这份备忘录完全失败。首相无争议选出,政权平稳过渡,国家有序发展,人民安居乐业,这是民主国家的应有之义,大马当然不能例外。
  其次,要对包括防洪抗涝设施等民生工程的建设,打一剂“加强针”。去年岁末,水灾让饱经疫情困扰的国人雪上加霜。安华等77名国会议员,要求政府立即设立特别委员会,调查西马八州12月17日突遭水患的问题,这固然也有必要。更重要的是,各级政府要把加强防洪抗涝设施建设,提到议事日程。修缮排涝沟渠,搞好生态平衡,打造海绵城市,才是既治标又治本的当务之急。
  中国一度也是水患大国。老天一下雨,中国的淮河就涨大水,河堤经常被冲垮,居住在淮河两岸的老百姓,来不及逃生,往往被淹死。1950年10月,全国执政才满一年的共产党政务院,发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治理淮河第一期工程于1950年11月底开工。数十万民工和工程技术人员,克服种种困难,奋战在治淮工程的工地上,义务劳动。从那以后,淮河流域的洪灾逐年减少。去年,中国中央电视台还拍摄了五集纪录片《国家记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对那段防洪抗涝历史,进行了回顾与总结。中国的经验,或许值得我们借鉴。
  此外,要对“大马一家”理念的贯彻执行,打一剂“加强针”。陈玉顺认为,全民首相,无西东之分。慕尤丁也表示,只要保持团结,相信大马2022年会更好。这都可以说是对“大马一家”理念较好的阐释。吉隆坡高庭裁决母语教育符合宪法,则是高悬法律之剑,捍卫“大马一家”理念,避免国民团结再遭破坏。这些言行,无论其本意如何,客观上都为“大马一家”加了分,值得各行各业效仿。
  “大马一家”理念要加强,应该从娃娃抓起。建议我国中小学教材编撰部门,审时度势,顺应时代潮流,加强对中小学语文、历史教材的修订,在课本中丰富种族团结、公民平等、大马一家等内容,让中小学生从小就获得“文明、平等、公正、友善”等认知。毕竟,国家的希望,寄托在年轻人身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