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厨余问题引发关注,背后离不开民间机构的不懈推动。环保组织「地球之友」近年来发起多项运动,宣传「惜食」,鼓励食物捐赠,面向政府做政策推动,颇显成效。

「地球之友」曾调查超市弃置食物状况,浪费之严重,触目惊心。(受访者供图)


 

厨余问题,近年在香港备受瞩目。港府环境局数据显示,香港每日弃置于垃圾堆填区的都市固体废物,总量达9000吨,佔其中四成的「易腐烂的废弃物」里,绝大多数都是厨余。以2011年为例,每日平均厨余弃置量高达3600吨,重量等于250辆双层巴士。对比其他亚洲城市,香港每年人均厨余弃置量为0.13吨,而台北、首尔只有0.07吨,少了将近一半,令香港相形见绌。

 

有鑑于此,香港政府2013年正式发起「惜食香港运动」,计划在2022年或以前,将堆填区的厨余弃置量减少四成。民间更是先行一步,独立记者记者陈晓蕾调查香港厨余问题,2011年出版《剩食》一书,剖析成因,讨论出路。环保组织中,「地球之友」自2010年底开始关注厨余议题,发起多项运动,号召港人「惜饮惜食」;另一组织「绿色力量」推动「中秋零厨余」,提倡轻量中秋宴,减少节后丢弃月饼,环保过节;「绿领行动」亦举办「厨余消灭活动」,呼吁餐馆、酒家的食客减少浪费。

 

究竟何为厨余?凡是食物製作、售卖到消耗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物,从屠宰场弃置的动物下水,到家中厨房垃圾桶里的果皮、茶渣、残羹冷炙,都在其列。

 

香港的厨余主要有两大来源,三分之二由家居产生,其余三分之一来自工商企业,如食物製造厂家、零售商、餐饮机构等。政府统计表明,近十年来,香港家居厨余的变化量不大,工商业厨余却从2003年的每日463吨变为2011年的1056吨,增长一倍有余。至2012年,这一数值终于回落至809吨。

 

「地球之友」组织环境事务主任冯诗丽认为,相较于家庭厨余,工商业厨余量的减少空间更大。地球之友自2010年底开始发起「惜饮惜食」春茗宴,呼吁举办春茗的企业、机构,将宴会上传统的八至十道主菜减少两道。据其估算,这样能令每桌宴席的厨余量减少3.8吨。同时,他们也鼓励餐饮业者向顾客提供小份食物、轻量宴席。推行三年多以来,已有逾百家企业、机构及食肆参与该计划。

「地球之友」环境事务主任冯诗丽。(陈玫)


食物回收 意义深远

 

源头号召惜食之外,地球之友亦推动食物回收捐赠。截至今年3月7日,由地球之友牵头搭建的「救食平台–食物回收捐助联盟」,已有43家机构参与。冯诗丽说,组织这一联盟的初衷,一是方便有意捐助食物的商家联络接收团体;二是构筑起团体之间的沟通渠道,譬如某几家规模大、知名度高的团体要是收到大量捐赠,无法尽数接收,也能与其他团体联繫调配,防止浪费。

 

有看法认为,捐赠食物不过是可以少点浪费,多给贫者一口饭,但冯诗丽指出,它的意义远不止如此。她举例说,本地一家知名西饼连锁店,一直与回收机构展开合作,捐赠每日剩余的面包糕点,捐出的总个数迄今已达百万计。后来有回收组织反映,称这家西饼连锁捐出的面包越来越少。与公司方面沟通后才发现,原来开展捐赠计划之后,公司高层见到数据,意识到每日面包剩余量如此之大,便据此减少了製作量。这样一来,商家的生产成本亦能降低,令经济、环保效益都最大化。

 

而社会效益方面,冯诗丽说,走进社区发放免费食物,可以令许多底层市民、老年人走出家门。不少团体藉此机会与他们交流,提供更多的社区关怀,像是告诉他们附近有哪些设施可以利用,或是帮助他们申请综援(政府补助金),从而建立更好的社区的关怀网络,拉近人际距离。

 

每天傍晚街市收摊时,回收机构的成员会推著小车,逐摊询问是否有剩余食物。收来之后,当晚就会分发给有需要的底层市民。冯诗丽坦言,回收捐赠的食物基本以蔬菜为主,鱼、肉比较鲜见,数量也毕竟有限,因而不是说受到捐助之后,市民就不用自己掏钱买菜了。但是省下的这点钱,有时也能派上大用场。有位老人说,自己的丈夫患有心脏病,须每天服药,原先用作菜钱的,如今能拿来多买些药,或者买更好的药。又如另一些家庭有孩子,这部分钱可以多买些书本、小玩具,丰富他们的生活。

 

冯诗丽说,食物回收过程中,常有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她曾遇到深水埗街市的一名菜贩,不修边幅,一眼看去非常市井,说的话却深刻:「都是卖不掉的菜,扔了也是浪费,为什麽不尽一点力量,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呢?」这与部分大企业不愿合作的傲慢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又如去年5月22日,香港发佈黑色暴雨警告,所有学校停课一天。有一家供应学校盒饭的公司,凌晨时已煮好原本当天送往学校的四吨米饭。为免白白倒掉造成浪费,他们联繫地球之友,由食物回收机构将米饭拿到几个社区免费派发。地球之友还通过社交媒体Facebook(脸书)发佈这一消息,获大量网民支持转发。

「宣战」超市 呼吁捐赠

 

2012年,冯诗丽与其他地球之友成员一起做了回「拾荒者」,检视超市垃圾桶里弃置的食物。据她们计算,香港本地四大连锁超市,即百佳、惠康、华润、吉之岛,每日的厨余总量达87吨,而其中三分之一仍可以食用,包括未过期的面包、蔬菜、肉类等。而为防被人捡走食用,有的超市还会拆开食物包装袋,在里面淋水甚至漂白水。

 

地球之友揭发「超级市场,超级浪费」之后,各大超市一开始均无回应。进一步施压之下,其中一家却在报纸上刊登整版广告予以反驳,称其所弃置的食物全部已「过期、损毁或腐烂」。于是冯诗丽等又以两晚时间,收集到港岛区一家分店弃置的200多个面包,以此证明浪费严重、超市所言不实。舆论压力之下,该超市三个月后终于作出回应,承诺参与食物捐赠。

 

冯诗丽说,去年地球之友又对超市食物回收情况作跟踪调查,并致信四大超市询问现状,均得到了回覆。虽然各家超市参与回收的分店数量有多有少,至少都已在行动。而更重要的是,经此一「役」,广大市民通过媒体报导,直观地看到了香港厨余问题之严重,其成效比一般的宣传方式强得多。

机构回收食物之后,派发给有需要的市民。(受访者供图)


面向政府 政策推动

 

除向财团、民众多作宣传以外,地球之友亦面向政府做政策推动,他们建议政府研究引入「好撒玛利亚人法」(Good Samaritan Law),鼓励食物捐赠。冯诗丽说,许多商家对于捐赠食物的最大担忧,是假如食物不新鲜,或存在其他安全问题,导致受捐者生病,就会引火烧身,惹上官司。而「好撒玛利亚人法」旨在保护善意助人者,即使他们好心办了坏事,带来不良后果,也可以免于追究法律责任。这一法例若能推行,自然能够打消商家的顾虑。

 

另一项诉求是呼吁垃圾收费。台北、首尔在废物处理上成效卓著,领先其他亚洲城市,就与垃圾收费不无关联。台北自2000年起实行垃圾随袋徵费,南韩更是早在1995年1月即举国推行。其后,两地的废物弃置量都大幅降低,回收率连年提高。香港立法会的一份资料显示,2011年,台北、首尔的废物回收率都在60%以上,而香港仅有38%。

 

冯诗丽更指出,香港所谓的废物回收其实「水分」不小,多数都只是打包出口,运往他处,真正在本地做的回收利用少之又少,相关产业光景惨澹。她认为,香港应落实「废物生产者责任制」,在厨余问题上,从生产商、零售商到消费者,每一环节都应分担处理费用。垃圾收费所得可以用来建立基金,政府也可提供政策、经济支持,帮助回收产业成长。

 

近期港府发佈2014至2015财年财政预算案,提出投放三百亿港元,用于废物回收和处理的基建设施,推动本地回收业发展。但冯诗丽分析说,这三百亿中,约276亿都将用于堆填区、焚化炉发展,余下不到十分之一才用于回收减废措施,投入力度或许不见得很大。目前,港府正在小蚝湾、沙岭两地兴建有机资源回收中心,意图将厨余转化为堆肥及用于发电。据估算,两处回收中心每天共能处理大约500吨有机废物。未来,港府则计划在2024年前共设立6处回收中心,预计每日总处理量可达1500吨。但以目前每日3000吨以上的厨余量而言,也只及其中一半。因此冯诗丽强调源头控制的重要性:只要将每日厨余量减少一成,已意味著可以少建一座回收厂。

 

好消息是如今厨余处理思路日益多样,除用作发电、堆肥之外,也有企业拿来製作鱼粮、猪粮;或是经过发酵,製成清洁剂。另一方面,民间组织重视学校宣传,唤起年轻一代的环保意识;部分学校亦有先见之明,採购厨余堆肥机,将校内厨余转化为堆肥。技术进步、观念转变之下,香港厨余问题虽严峻,也并非破局无望。

标签: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