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落

I think, therefore I am. - René Descartes
个人资料
正文

梁实秋:《请 客》

(2008-12-06 09:49:42) 下一个

请客            
梁实秋 文

    常听人说:“若要一天不得安,请客;若要一年不得安,盖房;若要一辈子不得安,娶姨太太。” 请客只有一天不得安,为害不算太大,所以人人都觉得不妨偶一为之。

    所谓请客,是指自己家里邀集朋友便餐小酌,至于在酒楼饭店“铺宴席,陈尊俎”,呼朋引类,飞觞醉月,享用的是金樽清酒,玉盘珍羞,最后一哄而散,由经手人员造帐报销,那种宴会只能算是一种病狂或是罪孽,不提也罢。

    妇主中馈,所以要请客必须先归而谋诸妇。这一谋,有分教,非十天半月不能获致结论,因为问题牵涉太广,不能一言而决。

    首先要考虑的是请什么人。主客当然早已内定,陪客的甄选大费酌量。眼睛生在眉毛上边的宦场中人,吃不饱饿不死的教书匠,一身铜臭的大腹贾,小头锐面的浮华少年……若是聚在一个桌上吃饭,便有些像是鸡兔同笼,非常勉强。把素未谋面的人拘在一起,要他们有说有笑,同时食物都能顺利的从咽门下去,也未免强人所难。主人从中调处,殷勤了这一位,怠慢了那一位,想找一些大家都有兴趣的话题亦非易事。所以客人需要分类,不能鱼龙混杂。客的数目视设备而定,若是能把所有该请的客人一网打尽,自然是经济算盘,但是算盘亦不可打得太精。再大的圆桌面也不过能坐十三四个体态中型的人。说来奇怪,客人单身者少,大概都有宝眷,一请就是一对,一桌只好当半桌用。有人请客发宽笺帖,心想总有几位心领谢谢,万想不到人人惠然肯来,而且还有一位特别要好带来一个七八岁的小宝宝!主人慌忙添座,客人谦让“孩子坐我腿上!” 大家挤挤攘攘,其中还不乏中年发福之士,把圆桌围得密不透风,上菜需飞越人头,斟酒要从耳边下注,前排客满,主人在二排敬陪。

    拟菜单也不简单。任何家庭都有它的招牌菜,可惜很少人肯用其所长,大概是以平素见过的饭馆酒席的局面作为蓝图。家里有厨师厨娘,自然一声吩咐,不再劳心,否则主妇势必亲自下厨操动刀俎。主人多半是擅长理论,真让他切葱剥蒜都未必能够胜任。所以拟定菜单,需要自知之明,临时“钻锅”翻看食谱未必有济于事。四冷荤,四热炒,四压桌,外加两道点心,似乎是无可再减,大鱼大肉,水陆杂陈,若不能使客人连串的打饱嗝,不能算是尽兴。菜单拟定的原则是把客人一个个的填的嘴角冒油。而客人所希冀的也往往是一场牙祭。有人以水饺宴客,馅子是猪肉菠菜,客人咬了一口,大叫:“哟,里面怎么净是青菜!” 一般人还是欣赏肥肉厚酒,管它是不是烂肠之食!

    宴客的吉日近了,主妇忙着上菜市,挑挑捡捡,捡捡挑挑,又要物美又要价廉,装满两个篮子,半途休息好几次才能气喘汗流的回到家。泡的,洗的,剥的,切的,闹哄一两天,然后丑媳妇怕见公婆也不行,吉日到了。客人早已折简相邀,难道还会不肯枉驾?不,守时不是我们的传统。准时到达,岂不像是“头如穹庐咽细如针”的饿鬼?要让主人干着急,等他一催请再催请,然后徐徐命驾,跚跚来迟,这才像是大家风范。当然朋友也有特别性急而提早莅临的,那也使得主人措手不及慌成一团。客人的性格不一样,有人进门就选一个比较最好的座位,两脚高架案上,真是宾至如归;也有人寒喧两句就一头扎进厨房,声称要给主妇帮忙,系着围裙伸着两手的主妇连忙谦谢不迭。等到客人到齐,无不饥肠辘辘。

    落座之前还少不了你推我让的一幕。主人指定坐位,时常无效,除非事先摆好名牌,而且写上官衔,分层排列,秩序井然。敬酒按说是主人的责任,但是也时常有热心人士代为执壶,而且见杯即斟,每斟必满。不知是什么时候什么人兴出来的陋习,几乎每个客人都会双手举杯齐眉,对着在座的每一位客人敬酒,一瞬间敬完一圈,但见杯起杯落,如“兔爷儿捣碓”。不喝酒的也要把汽水杯子高高举起,虚应故事,喝酒的也多半是狞眉皱眼的抿那么一小口。一大盘热糊糊的东西端上来了,像翅羹,又像浆糊,一人一勺子,盘底花纹隐约可见,上面撒着的一层芫荽不知被哪一位像芟除毒草似的拨到了盘下,又不知被哪一位从盘下夹到嘴里吃了。还有人坚持海味非蘸醋不可,高呼要醋,等到一碟“忌讳”送上台面,海味早已不见了。菜是一道道的上,上一道客人喊一次“太丰富,太丰富”,然后埋头大嚼,不敢后人。主人照例谦称:“不成敬意,家常便饭。” 心直口快的客人就许提出疑问:“这样的家常便饭,怕不要吃穷了?” 主人也只好卟哧一笑而罢。将近尾声的时候,大概总有一位要先走一步,因为还有好几处应酬。这时主妇踱了进来,红头涨脸,额角上还有几颗没揩干净的汗珠,客人举起空杯向她表示慰劳之意,她坐下胡乱吃一些残羹剩灸。

    席终,香茗水果伺候,客人靠在椅子上剔牙,这时节应该是客去主人安了。但是不,大家雅兴不浅,谈锋尚健,饭后磕牙,海阔天空,谁也不愿首先言辞,致败人意。最后大概是主人打了一个哈欠而忘了掩口,这才有人提议散会。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奈何奈何?不要以为席终人散,立即功德园满,地上有无数的瓜子皮,纸烟灰,桌上杯盘狼籍,厨房里有堆成山的盘杯锅勺,等着你办理善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0)
评论
edrifter 回复 悄悄话 回复一星星的评论:

“急死煮妇.后来我改了,把开吃时间提前两小时,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磨蹭,然后正好。” :-)

写的有趣,谢谢分享!这种情况可能许多人都有过。
一星星 回复 悄悄话 这正是我家每次请客的写照.最恨的是客人装大爷,三催四请紧不来,烧好的菜凉了,现炒的热菜又不能开炒,急死煮妇.后来我改了,把开吃时间提前两小时,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磨蹭,然后正好.
edrifter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科夫的评论:

据说国内有些地方盛行“千人宴”,如果画下来的话,其气势排场应该不在《清明上河图》之下。:-))
科夫 回复 悄悄话
好一幅“请客上桌图”

虽不像那“清明上河图”宏观

却着实刻画得细腻
edrifter 回复 悄悄话 回复苏乡门地的评论:

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蒙的东西我还真没看过多少,你如果有他的杂文出处,可以贴出来看一看。对了,梁实秋的语言是比较文诌诌的,距离我们远了一些。但我喜欢他文字的准确,精炼,老道。

周末愉快!
苏乡门地 回复 悄悄话
文字生命力不息的文字万岁! :))

感觉王蒙的文化牢骚也有滋有味的,文字更普通老百姓化了.

周末愉快!
edrifter 回复 悄悄话 回复苏乡门地的评论:

梁实秋的确是在发牢骚,不过他发的是“文化牢骚”。:-)) 虽然语多尖刻,但他对种种社会现象所做的文化批判和分析(不仅仅是这两篇,还有其他许多)不温不火,恰到好处,让人在嬉笑中悟出些许道理。虽然是上一世纪写的文字,但他所涉及的许多东西到今天依然比比皆是。人们跨越了世纪,但人性中的许多东西并没有根本的改变。这应该是他的文字在今天依然有生命力的原因。
edrifter 回复 悄悄话 回复melly的评论:

说对了一半!:-) 只是读好的中文才爽快。味同嚼蜡的文字,不如不读。可惜像梁实秋这样精到的文字,嘻笑怒骂,皆成文章,如今很少能看到了。

Have a great trip back to China!

苏乡门地 回复 悄悄话
这位大老爷在一边观察得着实细致,尽管袖手旁观,可估计他
对女主人的劳顿操持是略带怜惜的,于是老夫子似的,在纸上,
发点小牢骚,而已. :))



melly 回复 悄悄话 have to say 还是读中文爽快 LOL

Now you have learned every step in detail of 请客, I am afraid I would be wait patiently for your serve. LOL

BTW, thanks for letting me know the English version of 狼图腾,I am holding one for my trip back to China next week.

Wish you happiness and good luck.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