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

博客博客博博客, 客博客博客客博
正文

五彩瓷器的由来与鉴赏

(2015-12-25 01:45:18) 下一个

 

五彩瓷器的由来与鉴赏

五 彩瓷器是汉族陶瓷艺术的珍品。成熟于明代, 据《陶雅》上说:"康熙硬彩,雍正软彩。" 又据《饮流斋说瓷》中解释:"硬彩者彩色甚浓,釉付其上,微微凸起。软彩者又名粉彩,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 五彩是黄、青、白、红和黑色,泛指各种颜色。这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时,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 神力。

瓷器釉上彩的一种。又称“古彩”、“硬彩”。五彩,含多彩之意。特点是颜色丰富繁多,五彩斑斓。基本色调以红、黄、绿、蓝、紫等为 主,主要着色剂为铜、铁、锰等金属盐类。系在已烧成的素器上以多种彩料绘画图案花纹,再于770℃—800℃彩炉中二次焙烧而成。因其线条明朗,烧成温度 稍高于粉彩,且不及粉彩柔和,故又称之为“硬彩”。五彩为明清时期景德镇窑的新品种,由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明代彩料中无蓝彩,需用蓝色表现之 处,皆以青花代之,称“青花五彩”,成为独特的时代特征,以嘉靖、万历五彩为代表。嘉靖、万历朝五彩施彩特点是:大量采用釉上矾红和釉下青花二彩,釉下青 花与釉上多种彩相结合,多用黑彩或赤褐色线勾描纹样轮廓,画面浓重艳丽。清代五彩以康熙朝最

负盛名,除常用的红、绿、黄、褐、紫彩外,

还 新配制了釉上蓝彩取代釉下青花,金彩和黑彩也广泛应用,使之色彩更为瑰丽多姿、浓艳夺目。康熙五彩除在白瓷地上彩绘外,还在各色颜色釉器及各种瓷地上施 彩,使得五彩瓷器别开生面,别具一格。雍正时期,粉彩盛行,五彩趋于衰落,所见多为小件器,画意较精细,不似康熙五彩粗犷豪放。乾隆以后则基本上不见单独 的五彩瓷器,而多与粉彩、珐琅彩等并用。

五彩瓷器的由来与鉴赏

五 彩瓷 五彩瓷可以分为青花五彩和纯釉上五彩两种。青花五彩瓷是先在釉下用青花描画出所绘图案的蓝彩部分,罩釉烧成,再在其余部分各按所需绘彩,复入彩炉二次烧 成。目前所见最早的青花五彩瓷是宜德时期的,但很少见,西藏萨迦寺有收藏。嘉靖、万历时期五彩器物比较多见,而且出现了大的罐、瓶类,胎骨变厚。与成化彩 瓷迎然不同的是,色彩除釉下蓝色外,还有釉上红、绿、黑孔雀蓝、紫、褐、赭等色和金彩。常见图案内容有莲池鸳鸯、凤穿花、花卉奇石、婴戏、云龙、云凤、云 鹤、天马、道教古祥图案等。

五彩瓷器的由来与鉴赏

嘉靖至明末清初,民窑也大量生产五彩瓷器。

它 们的特点是胎质较粗,釉层较厚,有时有失透现象。常见器型多为碗、盘、瓶、罐,图案内容比官窑丰富,有神兽、色藻纹、莲池水族纹、婴戏、小说故事、花木奇 石、人物山水等,回风粗放,生活气息浓郁。但色彩不如官窑齐全,主要是红、绿、蓝、黄 4种颜色,尤以红、绿色为多,有些器物还没有釉下青花。日本仿制了不少晚明五彩瓷器,有些在图案、画凤上很相似。但日本瓷胎釉过细,与明末胎釉,特别是民 窑瓷器胎釉显然有别。

五彩瓷器的由来与鉴赏

细说五彩瓷(之一)

有人说它是美在大红大紫,妙在古色古香;有人说它一红顶万红。

也有人说,它是中国古代陶瓷匠人有意识地把中国绘画¬搬上陶瓷器皿的过程。在当时的工艺条件的制约下,它仍显示出中国匠人对中国绘画¬风格的直接追求,其巧思妙心,深合东方文化的精神内核。

它就是五彩瓷。

公元1686年(康熙25年),泰国派遣使者到法国,送给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和他的臣僚们无数珍贵的礼物。其中大受欢迎¬的,就有中国的五彩瓷。

2000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引得世界各地藏家竞相争夺,最终以高达4404.475万港元成交。成为当时成交价格最高的中国瓷器。

一个时代过去,一个时代又来,五彩瓷似乎是永远的礼物和珍品。

环环相连讲究多多

五彩瓷器的由来与鉴赏

什 么是五彩?它又称“古彩”、“硬彩”。五彩,含多彩之意。特点是颜色丰富繁多,五彩斑斓。五彩所用的颜色,一般来说有红、黄、翠、紫、绿这五种基本色。用 色虽然不多,但是花饰们却能巧妙地运用发色效果,尤其是红绿两色的搭配,构成对比强烈、鲜艳明快、古朴大方、协¬调统一的色彩特征。

五彩系在已烧成的素器上以多种彩

料绘画¬图案花纹,再于770℃—800℃炉中二次焙烧而成。因其线条明朗,烧成温度稍高于粉彩,但又不及粉彩柔和,故又称为“硬彩”。

五彩起源于明代,成熟于清代,是景德镇首创的釉上彩绘的一种传统瓷。康熙五彩曾成为陶瓷装饰的主流形式盛行一时。但到了雍正时期,由于粉彩瓷更符合中国画¬的表现意蕴,五彩于是退隐江¬湖,出于对前朝视为“古”的传统观点,所以,五彩又称“古彩”。

做 一件五彩瓷很难,因为它怎么搭配色彩,用哪些色料,都有讲究。清《南窑笔记》云:“彩色有矾红,用皂矾炼者,以陈为佳;黄色用石末铅粉,入矾红少许配成; 用铅粉、石末入铜¬花为绿色;铅粉石末入青料则成紫色;翠色则以京翠为上,广翠次之。”这些颜料是含有铁、钻、铜¬、锰、锑等矿物元素着色剂的低温色料。 五彩是将这些颜色巧妙搭配在一起,构成丰富多彩的装饰效果。

五彩瓷的精美还依赖于整个制瓷过程。从制坯、烧成、彩绘、二次烧成,环环相连,马虎不得。明清时景德镇制瓷分工很细,仅彩绘一项,《景德镇陶录》记载,就有“乳颜料工、画¬样工、绘事工、配色工、填色工、烧炉工”。

五彩在画¬彩时也有严格的工艺规

定。“至画瓷所需之料,经¬月之后始堪应用。”画¬彩时“须将各种颜料研细调合,必熟谙颜色火候之性,以眼明、心细、手准为佳。其用颜料法有三,一用芸香油,一用胶水,一用清水。盖油便于渲染,胶便于榻抹,而清水调色则便于堆填”。

在 制瓷工艺中,烧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景德镇陶录》云:“白瓷加彩后,复须烧炼,以固颜色。爰有明暗炉之制。小器则用明炉,口门向外,周围炭火,置铁 轮其下,托以铁叉,以钩拨轮使转,以匀火气。大件则用暗炉,高三尺余,周围夹层贮炭火,下留风眼,将瓷器贮于炉,人执圆板以避火气,炉顶泥封,烧一昼夜为 度。”烧彩,火度最重要,火度高了,有些颜料就出现流动;火度不够,颜色不发亮,釉面灰暗。因此,烧成工艺是决定五彩成败的关键。做一件精美的五彩,可谓 难也。

五彩瓷器的由来与鉴赏

细说五彩瓷(之二)

“三彩”开启“五彩”

故 宫瓷器专家耿宝昌认为,元代已有五彩瓷器的出现。文中说:“关于中国陶瓷史上增补此一新品,时见粗器,而典型的元代五彩精品莫过于此,据此为史罕见的‘五 色花戗金’即是元代景德镇供皇家之用的御窑五彩珍品¡¬¡¬。”但直到现在也未发现实物,因此上述看法只能停留在估计的基础上。

五彩是古代陶瓷艺人有意识地把中国绘画¬搬上陶瓷器皿的强烈愿望实现的过程。在当时的工艺条件的制约下,五彩仍显示出中国匠人对中国绘画¬风格的直接追求,其巧思妙心,深含东方文化的精神内º¬。

五彩瓷器的由来与鉴赏

这 要从唐三彩说起。唐代的三彩陶使用的都是翠、绿、黄、白、赭、褐等多种低温釉。这些釉色在未烧前都是粉末状,用点画¬的方法将几种色釉混合在一起进行装饰 的。在烧炼时,釉色会自由流动,不受控制。所以唐三彩的陶俑就有釉面渗透自然,形成富有天趣、瑰丽的色彩肌理。因此也激发了人们用三彩釉进行彩绘的创作欲 望。

唐三彩这种自由流动而不受控制的颜料,给平面作画¬会带来很大难度。直到宋代,河南磁州窑用矾红调铅粉用于釉面上,产生了红绿两色的釉上彩绘,这种装饰解决了唐三彩釉色流动的问题,从料色上奠定了古彩瓷工艺基础。

红 绿彩首开了采取用毛笔蘸料进行釉上彩绘的先河,把笔绘赋彩的形象思维,第一次付诸了实践。这候鸟时花,这高土名姬、这鱼藻草虫,虽是恬简略貌,红绿相间, 却也赏心悦目,意气飞扬,这对于当时见惯于单色釉陶瓷装饰的人们来说,不啻于一种清新的色彩视觉,一种可品可读的形象地画¬图展示。

到了南 宋时,宋室南迁,北方名窑的一大批工匠也随之南下,磁州窑的釉上彩绘技术也传到了江¬西,自然也就影响到了景德镇。元代的青花瓷就比较成熟了。景德镇御器 厂的工匠们为了解决青花画¬面单一色彩的视觉形象问题,就把釉下青花和釉上彩料进行综合装饰,这釉上彩料就包括了红绿彩。

元代统治者对制瓷业的高度重让景德镇逐渐成为全国制瓷中心。这里不仅汇集了南北两方的能工巧匠,而且还以“有命则供,否则止”的方式为皇家和官府烧造瓷器,这对五彩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zt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lianliu 回复 悄悄话 学习了。
惜福666 回复 悄悄话 真好看,耐看!
雪中梅 回复 悄悄话 圣诞节快乐,平安是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