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

博客博客博博客, 客博客博客客博
正文

古玩收藏领域的十大误区

(2015-06-05 14:45:02) 下一个



由于古玩收藏行业的特殊性,情趣与财富巨大的诱惑力,随之出现了许多从事这一行业的人误入岐途不能自拔的情形。笔者不揣冒昧,集己之经历,将市场之诸现象,归纳为八个方面。

误区一:唯金钱至上,梦想暴富,一举成功

相当多的人踏上古玩和收藏行业并不知道其真正的内涵是什么,只是想撞大运,发横财。以为遍地的古玩都可以卖高价。一年搞一张齐白石的虾或徐悲鸿的马或一件明清官窑瓷器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只要碰上,就可变成大富翁。这种投机心理不仅是初入此道人的心态,许多老玩家亦乐此不疲,每天寻觅于古玩市场和店铺,遇有带款的“官窑”、名人字画,如获至宝非买下不可,期望一转手就挣一大笔。
笔者有一老友, 近70岁,玩的面很广,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曾先后购进“大明宣德年制青花盘”一件,张大千泼彩山水画一幅。神秘地出示于我。“这件青花大盘,香港老板出两万 元我都没卖,非送嘉德弄个百八十万元不可,大千的这幅画也得值个几十万元。”这真使我不仅嫉妒且佩服老人家的眼力和福气。过了一段时间,我问老人家情况如 何,他沮丧地说了一句话:“咱没那发财的命,青花盘拿到嘉德一鉴定是高仿品,仿得很精。张大千那幅画我是拿到荣宝斋找人看的,也是仿品,水平还可以,够六 成。”
大凡在古玩收藏圈子里的许多人仅仅是为了片面追逐利润,他们对古玩收藏的精髓和真谛昏昏然,使高雅的历史和文化浸没了铜臭味。和其他行业一 样,要想有所回报,就要有付出和辛勤的劳动。那种天天想着发财靠“撞大运”“捞一把”的心态是不切合实际的。恰恰相反,并不想“捞一把”的真正玩家和收藏 家却还常常发现宝贝,他们从容寻觅,细细审鉴,不将赚多少钱作为先决条件,而是优先考虑其历史、文化载量的多少。

误区二:唯书本至上,照猫画虎,按图索骥

搞古玩收藏的人,一般不离开书本,特别是工具书,随时随地都要翻阅查考。历代年号,名人堂号室名,印章题铭等等,都需要资料的帮助。据说明清两代光瓷器的斋名、人名和吉语款达千种之多,古代钱币更是名目繁多。古代、近现代书画名家分门别类,都是一本厚厚的大典。人们渴求知识,“书到用时方恨少”,从读书中享受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情趣,从读书中学到了鉴别真赝的理论知识,抑或查到了自己所需资料,乐趣是无尽的。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古玩收藏行业近年来巨额利润的扶摇直上,在市场经济大 气候大环境下,大小艺术品拍卖公司、古玩城、早市、地摊等皆“拔地而起”。而出版界紧随其后。大量精美的拍卖图录、杂志、报纸、古玩类丛书“铺天盖地”。 一些地下出版社、印刷所应运而生,他们急功近利,粗制滥造。那些高仿之作和许多赝品也居然堂而皇之地上了图录。而那些使人心灵震颤、垂涎三尺的天文数字价 位足以使那些纸上谈兵的书痴们利令智昏,陷泥潭而不能自拔。
痴迷于书本知识的玩家也是一个相当大的群体。他们喜爱民族的传统文化,醉生梦死地搞收藏,见着和书本上或图录上一样的“玩物”便倾囊收购,期 望有一天升值回报,结果却大失所望。搞钱币的玩家都知道,声音、铜质、锈色、文字、形状大小等都是鉴定要领,缺一即要否定。而图录上只能看其大小和形状, 铜质和声音是看不到和听不到的。看书只能是参考,决不能按书上的“马样”到市场上去购“好马”。

误区三:唯专家至上,偏听偏信,不学无术

伴随着古玩收藏行业的兴起,一大批文物鉴定专家也先后“揭竿而起”,各种名目的“中心”“小组”也挂牌而出。具有多年经营古玩的老前辈见多识 广,自然成为中流砥柱、市场的宠儿。一些非此门的专家学者也都跃跃欲试。变成了无所不知的“专家”,在那里“传道、授业、解惑也”。“以其昏昏,使人昭 昭”。大有误人子弟之嫌!一些以盈利为己任的“专家”昧着良心,假的说成真的,真的变成假的。只要多给钱,什么招数都有。可怜我们的许多古玩收藏者投师无 门,只唯专家是从,所抱之物若说其真,则欣喜若狂;若假,则四目茫然,若不真不假,不知所云,奈何!

其实仔细想想,那些专家并非神仙,他们只是对文物的某一方面学有所长而已,我们不必苛刻他们,即便在鉴定方面偶尔走了眼,出了点问题也不必大惊小怪。

误区四:唯捡漏至上,心存侥幸,自以为是

“捡漏”这个词大概是古玩收藏界创造并专用的名词。笔者通过长期的市场观察和 自己的实战经验,觉得“漏”总是有的。因为古玩收藏本身并没有标准的或法定的价格,卖家赚取的多少和买家花费的多少有其多种因素,均属正常的交易,叫“捡 漏”或“卖漏”未尝不可。有些人不去下功夫学习和研究鉴定真伪的本领,更不愿白耗时间和精力学习历史文化知识,他们总是觉得那稀世珍宝的“大漏”“天漏” 摆地摊的商贩或农村山沟里的“乡下佬”们不知“宝”为何物,若以低价购入为我所得,岂不美哉!
笔者一朋友,玩了二十多年古钱币。记得前年夏季的一天,手舞足蹈地说他真走鸿运了,接连在某旧货市场捡了三十多枚大珍品的漏。他如数家珍地告 诉我有“大齐通宝”“福圣保钱”“贞观宝钱”等。笔者说:“‘大齐通宝’这枚钱币只有拓图,一枚是四眼,一枚是四眼,一枚是缺边。钱币学家在著录上说的十 分清楚,并无实物了。”他激动地说:“我的这枚就是孤品、绝品、大珍品,你说值多少钱吧?”他说过两天把实物带来让笔者也享受一下那“捡漏”的乐趣。这当 然是件值得庆幸的事儿。两年多了,也未曾见他的身影,听别人说他折了,折在这批钱币的“大漏”上。
那么多的古玩市场、店铺,成堆成片琳琅满目的东西,难道真的没有“大漏”“天漏”可捡吗?客观地说有,但其几率是微乎其微的,君若不信,非要 检“大漏”“天漏”,我告诉你秘诀:一是要做到自以为非,彻底忘记什么叫漏,随缘而定。二是苦练鉴定的基本功,学有所成,酝酿成一股彻悟的灵性,便能与那 “大漏”“天漏”沟通,那“宝物”说不定就在你身边呢!

误区五:唯价廉至上,只图便宜,不知是当

俗话说:“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此话很有道理。可大多数人还都贪图便宜。古玩收藏行业里的一些人尤为突出。真正出入大拍卖行一掷千金拍 高档真、稀、绝品的是一个极少数群体。而游走于地摊和出入店铺或小拍卖行的大部分是工薪阶层,花钱容易挣钱难。若闲置资金购买一些到代价位的好东西,既赏 心悦目又可增值,正所谓有识之士讲的“长线投资”将会获得更大利益。然而这种情况只占少数。
市场调查显示:购买古玩和收藏古玩的人绝大部分是利益的驱动。大致有以下四种:第一,一些古玩爱好者多年买便宜货、赝品堆积甚多,到头来不知 所措。有的摆起了地摊,有的求朋友带卖,多少任他,陪本也是无可奈何;第二,卖家也是买家,商贩从A地购货贩于B地,价格便宜才能挣到钱;第三,即买即 卖,快速周转,见利就走;第四,另有他图,各有所需。报载某贪官落马之后,从其家中查出大量古玩字画,真不亚于和。而后鉴定部门的结论是:95%都是赝 品。
笔者以为真正的玩家和收藏家不会因小便宜迷住眼睛。花钱买物有所值的东西。“便宜是当”这是先辈总结出的金玉良言,不可不知!

误区六:唯多杂至上,以量取胜、杂而不精

由单一向多元、低级向高级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知识是玩家和藏家的普遍规律。但有相当多的人兴趣广泛,见什么爱什么,觉得玩单项乏味,杂项有意 思。况且,可以针对不同的买家,辐射的面大,获取利润的机会也多,于是“钱币论斤称,瓷器整车拉,书画成捆买,玉件满地扔”。粗劣杂陈,多多益善。日久天 长堆积的“古玩杂项”非但生不出多少利润来,可能本钱都回不来。处理舍不得,放那又是一块病,难道给儿孙留下一堆破烂?

实践证明:成功的玩家很少有搞“四面出击”的。他们只是选择一两个艺术品门类投资,掌握鉴定知识和市场行情,失败的可能性要小得多,而且古玩精品的含金量和增值率显然要胜过多而杂的一般藏品。所以我们必须把握:量中求质,求精不求多的原则。

误区七:唯奇异至上,弄巧成拙,误入歧途

近日作伪造假者远非昔日可比。不但继承传统,而且使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并且出现专业分工的流水线。有人说达到了“登峰造极”,让人“叹为观止”的地步,此话言之有据。
善良的人们总认为不会有那么多假的东西。更不相信那些精湛的工艺有人能造得出。笔者曾多次被这种表面现象所迷惑。先后购进“永乐年制”款的薄 胎白釉高足杯、“大明洪武年制”款的云龙纹大瓶,直径30公分的特大战国铜镜等。当时买这些东西的时候,觉得样子奇特,市场未见过,就狠心买了下来。那件 高足杯轻得像一张纸,釉色晶莹剔透,玉质感极强,灯光下隐见器腹一圈暗花纹,底部款识暗刻篆书“永乐年制”。多少人上手把玩都赞不绝口。那件釉里红大瓶气 势雄浑、端庄大方。颈部的两个兽耳是仿汉代的器型,足可使好奇的玩家坠入云里雾里。那面硕大的铜镜锈色斑斓,纹饰精美。光那30公分的器型就把许多人给震 住了。其实造假者正是迎合了市场的需求,抓住了买家猎奇的心态,用各种手段生产加工高低不同档次的古玩和收藏品。这就叫投其所好,对号入座。应该承认,几 千年的文明沉淀,古代艺术品一定有迄今尚未与我们谋面的古代稀世珍品,却有幸存绝无仅有的孤品。但它们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甚至千载难逢。

误区八:唯情感至上,头脑犯热,追悔莫及

古玩收藏领域经常发生一些人被骗的事例。有的甚至使人“触目惊心”。笔者以为虽然案例不同,但都有其共性:忘记了自己身处市场交易的环境,而把情感作为获取利益的筹码,其愿望是好的,但其结果往往使人痛心。
有一拍卖公司的老总,其父亲开了一个古玩店。专营瓷器,颇有起色。一个客户经常买他的东西。两人感情也越来越深,一天那客户向其父提出以自己市内一套四合院换取他的数百件瓷器。其父信以为真,乐不可支。既然是信得过的老朋友,自己正需要给孩子添 置一套房子,岂不两全其美!随即当场拍板。那客户带其父看了那宅院,果然中意。随后打条签字快速成交。那人先拉走了店里的瓷器。谁知那四合院是别人的。老 人从此大病不起。不久就含泪过世了。据这位老总讲,那骗子当时字据和名字都是假的。事情已经过去近十年了,骗子杳无踪迹。
今年9月份,丰台警方破获最大街头诈骗案的事许多人大概记忆犹新。“几个初小文化的农民”利用“同乡会通讯录”物色被骗对象,专门诈骗有一定 地位、收入高的中青年白领。骗子购买的假金元宝、假金佛像,用“同乡感情”攻势插圈弄套。“成功人士”被骗走140万元。这些被骗的人群包括中央大报记 者、公司老板和机关干部。
相知相遇,不忘旧情。对于买家和卖家来说是很难得的思想境界。搞古玩收藏的朋友是必不可少的。朋友之间需要互相学习、互相研究和提高,更需要 真诚的友谊和帮助。那种“见利忘义”,利用对方感情上的弱点为突破口而实现一己之利的人是可鄙的,我们的感情不仅要丰富,还需要多一点慎重理智为好。
我们带着美好的憧憬踏进了这个充满神奇色彩的世界,也一定能够走出那些迷人的误区,到达你所追求的艺术殿堂。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