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

博客博客博博客, 客博客博客客博
正文

有钱无钱都任性--- 收藏家是怎样炼成的?

(2015-02-24 12:43:21) 下一个

历史上的收藏家 

 在古代,皇帝是最大的收藏家,收藏曾是皇族的一种特权,也是他们所热衷的一种活动。 

 汉代建立 “ 天禄 ” 、 “ 石渠 ” 、 “ 兰台 ” ,实际是皇家的三大图书文物馆。古代的武库也是储藏文物的地方。宋代是我国文物收藏和 研究的一个高峰,宋皇室收藏的古器物达万件以上,并有专门的建筑存放收藏品。北宋宣宗之后,宫廷收藏由于帝王恩赐或群臣内侍营私偷窃,使不少藏品流散于士 大夫和商贾手中。在当时的士大夫中也出了不少著名的收藏家,如欧阳修、赵明诚、米芾等都是名重一时的收藏家。欧阳修收藏历代石刻拓本;赵明诚和著名女词人 李清照夫妇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和研究,其所藏商周彝器及汉唐石刻拓本等共 2000 多件;妙于翰墨的书法家米芾精于鉴裁,遇古器物书画,竭力求 取,并多蓄奇石,为中国藏石之鼻祖。 

 金、元、明时期,文物的收藏和研究没有间断,但文物收藏和研究的水平不及宋代。金章宗好藏 古物,他收藏的字画都有 “ 明昌御府中秘之珍 ” 的印章。收藏者中,元代大长公主收藏颇丰,其中不少是宋朝内府珍物。元代画家倪瓒所居 “ 清秘 阁 ” ,古鼎法书、名琴奇画罗列其中,并著有《清秘阁集》。 

 公元 1369 年,明太祖在南京鸡鸣山南建功臣庙,陈列文武功臣的画像或塑像。《太常寺志》称之为 “ 功臣庙画廊 ” 。

 明代的宣宗、神宗也都重视文物收藏。私人收藏则以严嵩、严世蕃这对奸臣父子最为著名。 

 清代,无论是收藏还是对藏品研究,均超过前代,成为中国收藏发展史中一个重要时期。 

 清初,文物多集于内府。清高宗搜求最力,历代珍品无不囊括,包括各种古代铜器、卷轴书画、宝石玉器、缂丝、拓本等,不胜枚举,成为帝王中古代文物的集大成者。 

乾隆帝也是一位收藏里手,他嗜玉成癖,尤其喜好 “ 三代 ” 玉。清宫遗存的古代玉器,多数是乾隆时期收集的。他还亲自进行古玉器的鉴别、定级。 

 不仅皇室收藏甚巨,民间收藏也很兴盛。从贵族官僚到殷实富户,都以收藏古物为时尚。 

 乾嘉朴学的发展推动了金石考据的研究,鉴赏文物之风更盛,出现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文物收藏家、研究者和一批学术价值很高的文物著述。 

 当时比较著名的收藏家有:周亮工、顾炎武、马思赞、张若筠、吴慰光、倪模、黄丕烈、张廷济、瞿中溶、学者叶志诜、刘喜海等等清代有关收藏的著述多有特 色。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指出: “ 初,此等古物,惟集于内府,则有《西清古鉴》、《宁寿鉴古》等官书,自阮元、吴荣光以封疆大吏,嗜古而力足以 副之,于是收藏浸富,遂有著录。阮有《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吴有《筠清馆金石文字》,研究金文之端开矣。道咸以后日益盛,名家有刘喜海、吴式芬、陈介 祺、王懿荣、潘祖荫、吴大澄、罗振玉。式芬有《 古录金文》,祖荫有《攀古楼彝器款识》,大澄有《 斋集古录》,皆称精博;其所考证,多一时师友互相赏析 所得,非必著者一人私言也 ” 。(《梁启超史学论著四种》,第 62 - 63 页,岳麓书社 1985 年版。) 

成功的背后没有潇洒 

 在历代收藏家耀眼的收藏成就背后,却隐藏着大量不为人知的艰难历程。 

 宋代收藏家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在南渡逃难时,携衣物及藏品装载同行。他们抱定宗旨,危急时宁可舍弃一切也要保住藏品: “ 宁自负抱,与自俱存亡。 ” 

把藏品看得比命还重的收藏家不只李清照夫妇;另一清代收藏家吴珍鲁家中藏有许多古画名迹及鼎彝圭璧。顺治时,当地发生寇乱,村民都逃走了,他兄弟劝他一 起逃走,但珍鲁迷恋其藏品,不忍逃走,决定一人留下守护藏品,最后被强寇杀死,以身殉藏;近现代的钱镜塘先生也是一位爱藏品胜于自己的生命的收款 家。 30 年代,日本人的炸弹扔到了海宁。危难中,钱先生丢下所有家产,将一些重要画品卷在身上,走上了逃难之路。海宁明末清初女画家李因的一些作品, 在战火中被日本人掳走。先生闻知后,四上沈阳、哈尔滨,出重金从日本人手中买了回来。上海解放前夕,镜塘先生和大千先生有过一次重要会晤。大千先生劝镜塘 和他一起去台湾,但是遭到了回绝。镜塘先生丢不下的便是身边所藏的这些数以万计的名人真迹。

同样是近现代的大收藏家张伯驹 在 1941 年被黑帮绑架,黑帮提出要以 300 万元赎人,否则即 “ 撕票 ” 。在此生死关头,他嘱咐夫人潘素:宁死魔窟,却不许变卖所藏书画。 

 以上几个悲壮的故事足以体现其藏品在收藏家心中的份量,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收藏史,正是无数个收藏家们用其心血乃至生命写就的。 

历史使命 VS 个人财富 

 在历史史命与个人财富之间,视藏品为生命的收藏家是如何选择的呢? 

 1948 年,大收藏家张伯驹先为了避免国宝《游春图》流向海外,卖掉了心爱宅邸园林 —— 似园,最终以 220 两黄金的高价,买下《游春图》, 并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将其捐献给国家。当时,文化部副部长郑振铎准备给一些报酬,张伯驹坚定地回绝了,他说: “ 东西在我的手里,就是在国家的手里,我 怎么能和国家分你我,一定上交国家,无偿捐献! ” 

 张伯驹先生为保护文物,防止珍贵的文物外流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使一大批珍贵的书画幸免于难。 

张伯驹先生所收藏的珍贵书画,最后全部归于国家。 1956 年,他将所藏的 8 件国宝级的书画,捐给了文化部。这 8 件珍宝是:晋陆机《平复 帖》、唐杜牧《张好好诗》、宋范仲淹《道服赞》、宋蔡襄《自书诗册》、宋黄庭坚《诸上座帖》、宋吴琚《杂书诗帖》、元赵孟頫《章草千字文》以及元俞和楷书 帖;在这之后不久,张伯驹先生又将宋杨婕妤《篆书千字文》、唐人写经《大般若波罗密多经》等一大批书画,捐献给吉林省博物馆。张伯驹夫妇捐献给国家的书画 多达 27 种,均是罕见的稀世之宝。 

 另一位大收藏家钱镜塘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 30 余年中,先后 10 多次将所藏物品 捐赠给国家,数量达 3900 余件之多。徐熙、董源、范宽、唐寅、沈石田、王石谷、赵之谦、金圣叹、任伯年、虚谷、吴昌硕 …… 中国书画史上众多名家 的名品,都在其列。已被上海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所藏的五代徐熙的《雪竹图》、五代董源的《山水图》、宋代范宽的《晚景图》、清代王石谷的《陈元龙竹屿垂 钓图》等,都是稀世之宝,撼世之作。 

 将心爱的藏品捐献给国家的的收藏家不止上述两位,朱文钧,也是我国著名的收藏 家。 1953 年,朱文钧夫妇嘱咐其子朱家溍,将其毕生心血 706 种碑拓全数捐献给国家。这些碑拓从东周的石鼓文以下,包括了以后历代的法帖在内, 多是宋、元、明、清的拓本,字迹清晰,均是碑拓中的上品。在此以后,又将 2 万多册善本图书捐献给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将全部书画捐献给浙江省博 物馆,将全部明清家具捐献给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 

 华侨收藏家周锐在庆祝他旅居美国旧金山 60 周年之际,把他珍藏 的 10 件古瓷器捐献给上海博物馆。以制作和收藏紫砂壶而闻名海内外的许四海,其收藏品中有一把清代制壶名师邵大亨的杰作 “ 大亨壶 ” 。一位外国 人欲出 7 万美元购买。许四海却婉言笑道: “ 这是中国人的宝贝,我收藏它并不是为了出售,你就是出 100 万美元我也不会动心。 ” 

也许在在惟利是图的人看来,这几位大收藏家都是一些不识财务的大傻子,哪有手握价值连城的珍宝,不待价而沽、转手谋利却无偿地捐出去的道理。这恰恰说明 了收藏家与大多数普通收藏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 “ 藏物 ” ,后者是 “ 藏钱 ” 。对于以上几位收藏家来说钱并不重要,个人的得益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如何对藏品有利,怎样才能让那些珍贵的文化化遗产发扬光大,正如张伯驹曾在《丛碧书画录序》中所写的: 

“ 予生逢离乱,恨少读书。三十以后,嗜书画成癖,见名迹巨制,虽节用举债,犹事收蓄。人或有訾笑焉,不悔。 ” 

“ 予之烟云过眼,所获已多。故予所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上,世传有绪,则是予所愿也! ” 

 在这短短数语之中,张伯驹先生明确地表示,他收藏书画的目的,是使这些珍品永远保存在国内,防止流失到海外,世世代代传流下去,供后人鉴赏。至于他个人,只不过是烟云过眼而已。 

痛并快乐着的收藏家 

 俗话说 “ 不痴不迷难以收藏 ” 。事实上,每一个卓有成效的收藏家,对心爱的藏品都有着我们常人无法理解的深厚感情 —— 为其痛,为其苦,为其乐乃至为其生为其死,收藏家的这种情感并非所有的人都能理解,但却不能不能所有的人感动。 

 收藏家为收藏呕心沥血,有的四处寻觅,百计求索;有的神魂颠倒,自拔不能;也有的耗费巨资,甚至倾家荡产用于收藏。如明代藏书家胡应鳞,嗜书成癖,所 得月俸全部用于买书,不够时,把妻子的发簪耳环抵充,再不够,当场把穿的衣服脱下来换钱。王世贞说其爱书 “ 饥以当食,渴以当饮 ” , “ 尽毁其家 以为书 ” ;清人王筠圃,某日在京师琉璃厂见到一部心爱的书,欲以常值购买,不成,加倍付值,仍不成,再加值,还是不成。只得怅然离去。当晚,他夜不能 寐,思来想去还是割舍不下。次日一大早,便遣人骑马去厂市以三倍价购回此书,活脱显现出收藏家的痴迷神态。 

 除了不计代价 外 , 收藏家为寻访藏品不辞劳苦 , 跋山涉水,苦苦求索的例子也多不胜数。清代收藏家张则之,自称 “ 画痴 ” 。只要听说哪有古人真迹。不管在百 里,千里之外,必欲亲自去见,访得真品,辄留连忘返。明代董其昌想买一幅董兆苑的《溪山行旅图》,遍访江南不得。后从友人顾仲方处听说长安有,便不远千里 赴陕西购画。他收藏的《唐拓怀仁集宋本兰亭袖珍册》名帖,得之更远,是请人从高丽国购得;清人孙月泉好收藏古砖,他在台湾任官时,收入都用于购砖。其收藏 砖放置在行箧中,随身携带,每到一地,购砖、赏砖成了必备的功课;清朝人李南涧好金石文字,所过学宫、寺观、岩洞、崖壁,必周览一遍,见有好的碑刻当场拓 下。他当恩平县令时,乘船去迎接总督。因在南海庙见到一块好碑,命仆人点起蜡烛,连夜推拓,竟把迎总督的事也给忘了,次日早晨才发现总督的船已经驶过。 

这些收藏家痴迷古物的事例或悲壮,或虔诚,或诙谐,或迂腐,都显示了其对藏品的无比痴爱。收藏家们就是这样把痴迷的种子一代又一代传播着,演绎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