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羅西尼和他的兩部歌劇序曲

(2014-04-15 07:33:09) 下一个

羅西尼和他的兩部歌劇序曲

喬奇諾 羅西尼(Gioacchino Rossini)十九世紀上半葉意大利著名歌劇作曲家,生於意大利貝薩洛。成長在一個音樂家庭,十歲從蒂塞學和聲,母親為歌劇演員,受其影響,十四歲起習作歌劇,一生創作了三十多部歌劇及其它作品。

老羅最著名的兩部歌劇為《賽維利亞理發師》和《威廉 泰爾》,這兩部歌劇,後者是他的封筆之作,上演後反應極好。充滿生活的生動性,人物性格的鮮明性,戲劇情節的緊張性,旋律豐富,節奏敏捷,使歌劇充斥活力。老羅的優秀創作使傳統的意大利正歌劇和喜歌劇重獲新生。他在喜歌劇中摻入了正歌劇的因素,又在正歌劇中加進喜歌劇的生活氣息。他的這些改革在當時令人耳目一新,對後世的歌劇創作產生了影響。

《塞維利亞理髮師》說的是十七世紀西班牙南部的塞維利亞城為背景,精力充沛、樂觀自信、足智多謀的費加羅是城裏的一位大忙人,他不僅能為人理發,還能幹各種同理發不相幹的事情。在此劇中,他從頭至尾樂此不疲的使命就是幫助年輕的伯爵阿爾瑪維瓦贏得美麗動人的羅西娜小姐的愛情。他跑前跑後,出謀劃策,巧言如簧,在他的一手導演下,羅西娜的監護人和覬覦者巴爾托洛醫生終因智謀不濟、寡不敵眾而敗下陣來,無可奈何地眼看著他愛慕已久的羅西娜同阿爾瑪維瓦伯爵喜結良緣。

《塞維利亞理髮師》序曲的樂觀、機智性格同這部歌劇的劇情和喜劇氛圍有著美妙的呼應。序曲處處體現了老羅歌劇序曲的典型特征。它以省去展開部的奏鳴曲式寫成,首先是一段標為莊嚴的行板的引子,兩聲響亮的強奏和弦後,弦樂和大管悄悄地以細碎的音型向上模進,引出木管樂器同弦樂器的簡短對話。這一切重復一遍後,響起了托維所說的那種為羅西尼本人所喜愛的“像踏步聲一樣單調的斷奏和弦伴奏”,在這一富有戲劇性效果的伴奏背景上,雙簧管吹出延綿不斷的長音,它持續向上攀升,直到仿佛進入陽光照耀的高空,而低音部分的伴奏恰如它下方翻滾的濃雲。

小提琴在明媚的高音區唱出優美如歌的旋律,像燦爛的晴空般明澈遼闊,沁人心脾。在樂曲進入快板部分時,再次聽到“像踏步聲壹樣單調的斷奏和弦伴奏”,由小提琴奏出的五個音的短促動機酷似生動的詢問,在這一音型基礎上建立起如急促對話般的第一主題。經過激烈的過渡後,雙簧管和單簧管上出現了從容優雅的第二主題,其間點綴著活潑可愛的快速經過句。一段羅西尼式漫長的、激動人心的漸強將音樂從低聲的絮語推向雄渾的高潮,當它平息之後,“踏步” 節奏以及兩個主題相繼再現,不同的是第二主題幾乎在第一主題後接踵而至,它由原來的G大調改為第一主題的同名大調即E大調,配器上也變為單簧管、大管與圓號,令人倍感溫暖。再次出現的漸強引出熱烈宏大的尾聲。

另一部歌劇《威廉 泰爾》是德國詩人戲劇作家席勒的最後一部重要劇作,作品以十三世紀瑞士農民團結起來反抗奧地利暴政的故事為題材,歌頌了瑞士人民反抗異族壓迫、爭取民族獨立的英勇鬥爭精神。老羅的歌劇《威廉 泰爾》即是根據這部作品而寫,為其代表作之一,體現了其藝術的最高峰。序曲比歌劇本身更為有名,是音樂會上經常單獨演出的節目之一。全曲描繪阿爾卑斯山下瑞士的自然環境,和瑞士革命誌士慷慨激昂視死如歸的進軍。曲中旋律優美、 節奏活潑宛如一首交響詩 。這首序曲共分四個樂章,連續演奏,因此也是較罕見的分樂章歌劇序曲。

序曲第一樂章,富有詩意,出色地描繪了深居的寧靜和大自然的美景; 第二樂章,暴風雨場面的描寫,天空烏雲密布,雷鳴電閃,體現了一場艱苦卓絕的鬥爭。 第三樂章,描寫暴風雨過後,一片清新的田園景色,阿爾卑斯山在暴風雨後又恢復了原來的恬靜,英國管奏出的是一 個美妙非凡的牧歌風旋律。 第四樂章,號角的合奏響起。

這兩部歌劇的具有 “羅西尼” 特色的序曲經常被拿出來單獨演奏,旋律別有風味,廣為流傳,亦是本叟最鍾情的歌劇序曲。

東雲子



喬奇諾 羅西尼(Gioacchino Rossini)

 

《塞維利亞的理髮師》序曲 The Barber Of Seville - Overtur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0kJ4H_Nquw

 

《威廉 泰爾》序曲 最經典的第四樂章 William Tell Overture: Fina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3T8-aeOrbg

 

這裡是《威廉 泰爾》序曲 全樂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oBE69wdSkQ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東雲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晨曦东微' 的评论 :
謝來訪。
晨曦东微 回复 悄悄话 sorry, 我贴的是针对《威廉 泰爾》序曲 全樂章

晨曦东微 回复 悄悄话 发现看一下乐器介绍,更能体会曲中旋律的优美、 节奏活泼宛如一首交响诗 。
这首序曲共分四个乐章,连续演奏,因此也是较罕见的分乐章歌剧序曲”。
转自百度知道网:
第一部分:行板—E大调—3/4拍
此乐章是富有诗意,出色地描绘了深居的宁静和大自然的美景。管弦乐伴奏部分,定音鼓以外的打击乐器都沉默不动。乐章首先由大提琴宁静优美的独奏开始,随后以大提琴五重奏为主题,描写了瑞士山间平静的黎明。低音区的长笛再轻轻的提示我们,一场风暴即将来临,定音鼓的演奏直接将乐曲送入第二乐章。
第二部分:甚快板—e小调—2/2拍
这个乐章则是暴风雨场面的描写,天空乌云密布,雷鸣电闪,体现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先由第一和第二小提琴预告从远方逼近的疾风密云,随着乐器的增加,音乐似大海的狂啸恕吼,又似天上的狂风暴雨一般。不久,雨过大晴只留下远处的雷声与闪电。这段猛烈的音乐象征着革命志士的自由呼声。
第三部分:行板—G大调—3/8拍
暴风雨过后,则出现一片清新的田园景色,唱出和平的牧歌,阿尔卑斯山又恢复了原来的恬静。牧人传遍田野的牧笛旋律是由英国管吹出的,长笛也悠闲地应和着,吹出装饰性的助奏。这是风暴过后,一片和平宁静的田园景色。
第四部分:终曲—快板—E大调—2/4拍
此处描写争取自由的瑞士革命军英勇快速的进攻,以及民众因革命军的胜利而高声欢呼的情景。这是充满光和热的快速进行曲,为听众所普遍钟爱。
这段终曲是由小号独奏引导,铜管奏完序奏后,在刻画华丽节奏上,开始了大家熟悉的进行曲。中段主要由木管演奏,用了较为阴暗的#c小调,体现了斗争的艰辛。回到进行曲后,跃入全曲的最高潮,最后在兴奋与快乐之情的尾奏上结束。这是革命成功后,庆祝胜利的欢呼。
谢谢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