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芳草的博客

  分享经历  抒发见解
个人资料
正文

干校杂记(二) 整装待发

(2013-11-16 06:33:25) 下一个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简称学部,下面有十三个研究所,外加一个情报研究室。母亲张纯音是经济研究所的研究人员。1969年,文革到了第三个年头,各个所的人都集中住在单位参加政治学习、搞运动。一天,母亲突然回家,说经济所已正式通知,1116日下干校,地点在河南息县。
下放动员提出的口号是“连锅端”,鼓励人们退掉房子,带上家属一起走。当时学部光职工就有两千多人,再加上家属,不能一下子都开下去,得派个“先遣队”打前站。那个时候全国学习解放军,各研究所都按军队编制,文学所是五连,经济所是七连。也不知是谁的点子,说:“既然是五七干校,就让五连和七连先去吧。”于是我们就先行了一步。
  下干校的过程很仓促,从正式动员到出发,只有短短10天。在此之前,父亲已带着哥哥去了位于黑龙江北安的水电部五七干校,家里只剩下母亲带着我和弟弟。弟弟是弱智儿,不适合一起去,于是母亲赶紧找了一家帮忙照看。那我十五岁,已经懂事,知道要为母亲分忧。
经济所只为下放人员提供两项帮助:一是免费发放麻袋;二是提供存放东西的场所。对于我家来说,房子和家具都是从父亲单位租的,只要退掉就行。父母最看重的,还是那些书。我和妈妈手忙脚乱地把家里的书装进麻袋,然后用麻绳把口缝上,再用毛笔写上名字。一共装了十几袋,这就是当年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最重要的家当了。
  经过三年困难时期,母亲深知在艰苦环境下营养有多重要,而所谓营养主要还是蛋白质。她决定多带一些高蛋白、易存放的食品,差我上街买三样东西:奶粉、肉松、午餐肉罐头。事后证明这一决策英明无比,帮我们度过了难关。
  我们的行李倒也简单,只有两只大箱子。每个箱子先以两层罐头铺底,然后再摆一层奶粉、肉松。最上面放衣服、杂物等。外人除非翻箱倒柜,否则不会发现这个秘密。

注:本文原创,谢绝转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雪中梅 回复 悄悄话 讲的真实故事,很感人。
loonlinda 回复 悄悄话 我父亲去年过世了,我后悔一直没有问过他,当年他的那些书是存在了哪里呢?他没有带到干校去,但去年我回国处理他的遗物时,那些书都在。
SUNNE 回复 悄悄话 当年近八十岁的老海归,化工博士,化工部副部长侯德榜是化工部第一批去河南干校的学员。当问他有什么要求时,老头只要求带着五十多岁的儿子上干校。后来周恩来知道了此事才制止了这种冠冕堂皇的迫害。
hihierarchy 回复 悄悄话 喜欢读这一类的文章,最开始是因了杨绛先生的【干校六记】,发现沉重的生活用陈述的笔调讲的故事,在看过后虽然不是马上泪沾前襟,却引起好多的思考。我是六十年代末出生,父母也下放,祖父母也被打成“右派”,但我可是没有什么深刻印象。可是读过您的回忆,和【干校六记】杨绛先生的“平铺直叙”,让我深思:那时候发生的事,有多少在今天的年轻人心中会激起感触。回忆过去,我不知您怎么看,除了怀念过去的人和事,对于未来,是什么样的学习课呢?未来的中国,希望再也不是“最后悔的事就是选择了回国”。可惜这样的文章在国内不易读到。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