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顽童。爱好文学,历史,地理,经济,哲理,时事,回忆,笑话,唱歌,电影,种菜,养鸡,游山,逛水,散步,打牌,胡侃
     
   
  
 
       
       
          
            
                 
            
  
          将我的博客复制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于数据量较大,请您耐心等待复制完成
          复制 
        
          
    
    
    
    
      
      
        
   
  
    正文 
      
  
    
      
                  
        
          共军兵工生产解放战争时期概述 
          (2014-11-08 12:37:54) 
          下一个  
      
      
      
                  共军兵工生产解放战争时期概述 
共军兵工生产从红军时期的官田兵工厂开创以来,经过近20年的发展,从军械维修发展为能生产制造轻武器。特别解放战争时期,是我军兵工生产的承前启后时期,无论从厂的数量和规模,还是从生产制造兵工产品种类和质量以及人员素质都较解放战争时期以前的兵工生产有一个较大发展;同时,它又为我军建国后的兵工生产奠定了基础。   手榴弹厂              6            1          5                           2         14    华东区兵工厂主要集中在胶东、鲁中南、渤海地区。它们是华东区兵工厂的老基地。1948年9月,济南解放后,渤海地区的兵工厂迁入博山、济南两地。因渤海地区既无煤,无交通便利。所以将该地区兵工厂迁至有利兵工生产发展的济南。同时,胶东地区的乓工厂也开始向煤铁原料丰富的淄博地区迁移。    2、兵工厂的经营方式、管理制度 1、由军队领导、管理兵工厂。东北和华东区在军区机关里都设了军工部,以领导、管理所属兵工厂。    在职工状况方面,我们以华北、东北、华东三个解放区的兵工厂职工情况为范例,对兵工厂的工人、职员、技术人员进行比较,使之对我军兵工厂的人力资源状况有一个概貌了解。     表二:各区兵工厂职工统计表 2、兵工厂的设备状况    表三:各区兵工厂设备统计表 (2)从技术人员与工人比例数分析。三区(华北、东北、华东三区)兵工厂技术人员总数为351人,三区的工人数为71058人,技术人员占工人人数的0.49%。三区中技术人员与工人之比以华东区为最高,达0.9%,若从技术人员绝对数和总体实力看,东北区为最强,它有技术人员186人,技术人员涉及专业学科面较广;华东区次之,华北区虽然技术人员力量不及前两区,但由于其兵工厂的工人生产经验和干部管理经验都较丰富,从而弥补了它技术人员之短缺。    综上所述,东北区和华北区的兵工厂在解放战争时期是我军最佳的兵工厂,华东区的兵工厂次之,最次之为晋绥、中原两区兵工厂。兵工厂人力资源状况最好的为华北区,机器设备状况最好的为东北区。    90 -- 120 迫弹    57930 发    各区兵工产品成本以华北区为佳,东北区次之,其它各区再次之。以华北、东北两区兵工产品成本分析为例。    我军兵工厂长期处在战争和山区环境中,条件十分艰苦,厂房、设备都很简陋。但广大兵工战线的干部、职工克服重重困难、艰苦奋斗,为我军部队生产了大量的弹药和一定数量的轻武器、通信设备等,修理了大批军械装备,对革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解放战争胜利的临近,我党对军工生产认识又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1949年5月15日,朱德在第二次全国军工会议上作总结报告,强调指出:今后一年,由于战争胜利向南发展,南方气候地形和北方不同,要特别注意军工产品的质量、防湘和运输等问 题。他还要求各军工厂努力提高生产效率,完成生产计划,保证质量,降低成本,建立厂长负责制,实行企业化、专业化。解放战争时期的军工战线在作出历史贡献的同时,还为新中国国防工业奠定了基础。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