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啊, 我的故乡!

老顽童。爱好文学,历史,地理,经济,哲理,时事,回忆,笑话,唱歌,电影,种菜,养鸡,游山,逛水,散步,打牌,胡侃
个人资料
老生常谈12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小白鸽”刘波老人讲述《林海雪原》故事

(2014-07-30 20:10:58) 下一个

作家曲波遗孀刘波老人讲述《林海雪原》故事
 

 

 


侦查排长杨子荣



二团副政委曲波

 

 

 


曲波和刘波

 


“我也不像小白鸽,没有那么漂亮,我是大块头、小眼睛。”

 

  说这话的是创作了经典名作《林海雪原》的作家曲波的遗孀刘波,这句话有着明显的澄清民间猜测的意味。

  几十年来,《林海雪原》塑造了一个时代的传奇,激励着新中国几代人,承载着几代人心中割舍不断的英雄情结,而这部书写的就是作者曲波上世纪40年代在东北剿匪的斗争经历。由于书中描写了“小白鸽”白茹和少剑波的恋情,而少剑波的生活原型又是曲波本人,曲波的夫人也曾是部队上的人,所以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小白鸽”的原型理所应当就是曲波的妻子刘波。

但此次面对记者采访,81岁的刘波老人在回忆丈夫创作《林海雪原》的背后故事的同时,笑着说自己不是“小白鸽”。

  少剑波的故事有80%是我丈夫的真事;“我不是白茹”,但我丈夫说过,“‘小白鸽’是参照我老伴塑造的。她活泼伶俐、聪明能干,14岁参加抗战,15岁就成了护士长,我就是以她的性格特征创作了白茹”

  曲波的遗孀刘波今年已经81岁,住在北京一座三层红色砖楼里,自1955年来京后,她和丈夫就生活在这里,至今已有半个世纪。现在,这里已经是危房,不久将被拆迁。两室一厅的房子里家具十分朴素简单,书架上摆满了书籍,曲波的照片挂在已经泛黄的墙上最显眼处,旁边挂着许多朋友赠的字画。刘老虽然已经年过八旬,身体仍然健康,思维非常清晰。

问起在《林海雪原》中的少剑波有多少曲波的影子,刘老想了想说大概占百分之八十,也就是说少剑波是以曲波本人为原型塑造的。联想到刘老曾经也是部队上的人,那么书中少剑波的恋人“小白鸽”是否就是她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刘老先说了一个故事:

  一次,曲波在北京一家医院看病,正检查时,来了几个人,他认出其中一位是贺龙元帅,便忙让座。贺龙关切地问他是啥毛病、在哪儿工作?当知道他是在铁路一机部工作后,贺龙突然问道:“你们一机部有一个人写了一本小说叫《林海雪原》,你认识吗?”当贺龙得知面前的这个人就是作者时,十分高兴,忽然又问,“你妻子白茹呢,她怎么没有陪你来?”曲波忙回答说:“我妻子叫刘波,不叫白茹。”贺龙听后也一愣,马上笑着说,“不行,改过来,叫白茹,就叫白茹。”

  刘老说,许多人,包括他们的战友都以为自己就是白茹。

  “我不是白茹”,她强调,在当时那种艰苦卓绝的情况下,剿匪小分队中根本不可能有一个女同志。她说曲波剿匪的时候,她正在军区医院当党委书记兼院长呢。“我也不像小白鸽,没有那么漂亮,我是大块头、小眼睛。我本人虽然微不足道,没什么成就,但是我比那个小说中的人物好多啦。要说我是二斤,她连半斤也没有。”老人笑着说。

  但是,老人没有否认白茹这个创造出来的人物有自己的影子。她介绍说,曲波生前曾经谈过“小白鸽”这个艺术形象的创造过程,他说在茫茫的林海中,面对的是极其凶残的敌人,恶劣的环境根本不允许带女兵作战。而他之所以要写一个女卫生员,是因为他觉得战争是为了和平,如果书中的森林里除了大雪就只有野兽和土匪的话,单纯的记叙这些就太冷酷、太单调了,所以,他有意识地创造了一个“小白鸽”。而“小白鸽”是参照何人塑造的呢?刘波老人回忆说,“曲波曾经对别人说过,‘小白鸽’是参照我的老伴塑造的。她活泼伶俐、聪明能干,14岁参加抗战,15岁就成了胶东军区后方医院的护士长,我就是以她的性格特征创作了白茹这位‘万马丛中一小丫’,以此烘托和平气氛。”

  刘波老人还介绍说,“小说初稿完成,到出版社送审时,出版社同志建议将少剑波与白茹的爱情故事增加篇幅,独立成章。曲波听了后,很短时间内就把少剑波和‘小白鸽’的爱情故事扩展了两章。所以,小说《林海雪原》中的人物有生活的真实也有艺术的创作。”

  在第一次因工作见面后,1942年,曲波被怀疑是13团的“托派总支书记”,而刘波是后方医院的“骨干分子”,俩人被关在一间房中审查,互相安慰、相互照应,越走越近;1946年组织安排他们结了婚
书中的白茹是位迎风傲雪、纵马驰骋的巾帼英雄,而问到刘波老人在战争中的经历时,老人却说自己只是一个平凡人,没有什么值得介绍的,但当问到她和曲波相知相爱相守的过去时,老人的眼中亮了一下。

  刘老说她和曲波都是1938年参加八路军的老革命,两个人同是山东烟台地区人,参军后又同在胶东军区。当时,曲波15岁,而她只有14岁。曲波在前方作战,她在后方做医务工作。参军第二年,曲波就在胶东军区5旅13团当上了文化干事,后来又当上了指导员。而刘波则凭借出色的组织宣传能力,当上了胶东军区后方医院的护士长,并任医院的党委委员。

  两人是在逆境中相识相知相恋的。1941年,曲波作为后勤工作检查团团长到后方医院检查工作,这是刘波与曲波的第一次见面,虽没什么特别的,但彼此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1942年,曲波被怀疑是13团的“托派总支书记”,而刘波是后方医院的“骨干分子”,巧合的是他们就被关在一间房中进行审查。因为室内有衣橱隔开,所以他们当时并不知道对方是谁。直到有一天,刘波听到看押的哨兵喊隔壁曲波的名字时,才知道原来是和那个后勤部政治部的检查团长关在一起了。于是,她就用报纸扉边写上几个字传了过去。从那天开始,他们就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互相安慰互相鼓励,咬紧牙关不说一句违心话,不诬陷任何人。由于日寇紧逼,部队不得不带着他们大范围转移。曲波与刘波带着伤痛相互照应着艰难随队行军,厄运使得两个年轻人越走越近了。

刘老说,那时他俩就很“有名”,因为当时从监狱出来的只剩下四人,其中就有他们俩。两人相爱后曾经发过誓,抗战不胜利不结婚。1946年,曲波住进了刘波所在的医院,这一年,在组织的安排下,两个人举办了简朴而热闹的婚礼。二人结婚时,和刘波年纪差不多的女同志都有一大堆孩子了。

  婚后第二天曲波就剿匪去了;转业后,曲波决心写一部“献给我英雄的战友杨子荣、高波”的书;由于怕人笑话只上过小学的自己自不量力,曲波的创作在“绝密”状态下开始了

  婚后第二天,曲波就奉命去剿匪,部队在五常重新编队,曲波被任命为二团政委,率领小分队深入林海雪原。正是曲波与战友们一起商讨剿匪方案,由杨子荣带5名侦察员装扮成上山入伙的土匪潜入匪巢活捉了座山雕。

  1948年11月,曲波在辽沈战役中负重伤,大腿骨折,股动脉断了。半年后出院的曲波,由于骨头接得不好,右腿短了4厘米。不久,两人相继转业到地方工作。离开了热爱的部队,离开了战友,曲波创作长篇小说的想法也就在此时萌生。“以最深的敬意,献给我英雄的战友杨子荣、高波等同志!”这就是曲波在《林海雪原》书中的献词。

  1954年,在齐齐哈尔车辆厂任职的曲波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创作这部长篇小说,当时曲波是偷偷地写作。他只上过小学,怕人家说他写小说是自不量力,就和刘波商定要绝对保密,连孩子也要瞒过。他白天也挂上门帘,书桌的抽屉一直开着缝,只要听到有外人来,他就会下意识地将书稿塞入抽屉,然后再若无其事地招呼来客。所以,直到小说完成,也没有第三个人知道这件事情。

  因气恼自己的文字表达不了自己的情感,15万字的手稿被他付之一炬;写到杨子荣牺牲的时候,曲波流着泪写不下去了,最后他舍弃了这段真实经历,让杨子荣“活了”下来

  当时刘波担当起了曲波的专职抄写员,她也成了这部小说的第一个读者。刘老回忆说,曲波每写一章总是待构思好了之后才动笔,一气呵成。其中有一章的底稿,是密密麻麻地写在一个巴掌大的小本子上的,那是曲波在一个无关紧要的会议上一口气写完的。那边不停地写,这边不停地抄。刘波的抄写刚开始也有些手忙脚乱,曲波写得快,很潦草,不会写的字还自己造,刘波查字典也查不着,只好边猜边抄。但是,当小说初稿完成了前三章大约15万字时,曲波感到自己的文字不能表达内心的情感,一气之下就将原稿付之一炬了。

  开始写作时,他们的4个子女都已出生,最小的才一两岁,4个孩子在一起,难免吵吵嚷嚷、打打闹闹。如果曲波在写作,他只要敲敲墙,外面的孩子们就会马上蹑手蹑脚、屏声静气起来。每誊写完一章,刘波就随手揪一段正给孩子织毛衣的毛线把文稿装订起来,所以装订文稿的线都是五颜六色的。

刘波老人记得很清楚,当写到杨子荣牺牲的时候,曲波流泪了。那天曲波第一次把自己的妻子叫醒,泪流满面地说写到杨子荣牺牲时他写不下去了。最后,曲波舍弃了这段真实的经历,他让杨子荣“活”了下来,又和少剑波一起投入到了新的斗争中去。

  小说写成之后,两个人不知道该怎么出版,正好街对面有一个出版社,他们就买了块布,裁成两个包袱皮,把书稿包上就送去了。进去一问才知道,这是个译文出版社,不出他这样的书。经这里的编辑指点,他们才找到了作家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又将小说推荐给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来,曲波正式给这部小说定名为《林海雪原》。

  1957年9月,此书问世,塑造了一个时代的传奇。

[ZT李振村]

 “小白鸽”刘波老人讲述《林海雪原》故事

 《林海雪原》作者的波澜人生


 《 山东胶东军区海军支队 》
 几曾回首:
“小白鸽”刘波老人讲述《林海雪原》故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gcdgmd 回复 悄悄话 我母亲和刘波一起在北医大同事过,当时刘波送了一本“林海雪原”精装本给我母亲,还提了字,署名就是刘波。 我母亲后来回上海工作,带回到上海,可惜文化大革命中丢了,实在很遗憾。 当时这本书可谓是家喻户晓,我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听弄堂里大一点的小朋友讲故事,那神气劲,什么杨子荣,小白鸽,郑三炮,蝴蝶咪,。。。, 后来母亲回上海,我才看到原作。 一晃都五十多年了。
老生常谈12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但样板戏里的杨子荣倒是很像真杨子荣。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电影里少剑波是张勇手扮演的,京剧智取威虎山的少剑波相比逊色多啦
老生常谈12 回复 悄悄话 万马军中一小丫,

  颜似露润月季花。

  体灵比鸟鸟亦笨,

  歌声赛琴琴声哑。

  双目神动似能语,

  垂髫散涌瀑布发。

  她是万绿丛中一点红,

  她是晨曦仙女散彩霞。

  谁信小丫能从戎?

  谁信小丫能飞马?

  谁信小丫能征战?

  谁信小丫能万里剿讨动杀伐?

  雪埋北国军令动,

  谁都嫌她太娇娜。

  小丫利词志不贬,

  随军步履不要马。

  小丫小力佩小枪,

  囊负灵丹雪原踏。

  山险涧恶人如堕,

  林恐雪怖胆如炸。

  野兽蜂蜂多赛蚁,

  恶匪凶凶毒似蛇。

  容颜仍赛月季花。

  奶头飞跃千尺狼牙涧,

  威虎飞滑万座奇山峡。

  蘑菇爷爷誉她是“灵芝”,

  夹皮叔叔誉她是“女侠”。

  冰天雪地大气凝,

  寒气刺骨如刀刮。

  勇士身僵神冻衰,

  足溃手裂难征杀。

  怎不使人双眉皱,

  怎不使人两手搓。

  小丫雪地觅妙药,

  彻夜不眠施医法。

  灵丹一敷溃痕愈,

  勇士体健心开花。

  她是雪原的白衣士,

  她是军中的一朵花。

  她是山峦丛丛的一只和平鸟,

  她是林海茫茫的一个“小美侠”(我也这样称呼她)。

  漫天风雪寻常事,

  奇荒闯阵荣春华。

  轻笔淡描小丫谱,

  雪乡我心……………………………………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