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琳的博客

探索真理,为民服务。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商鞅和薄熙来

(2016-02-23 21:50:00) 下一个

商鞅虽死,秦法犹存

张宏良 2016/2/22

06.jpg

看到中央关于把封闭型小区变成开放型街区的通知,不由得让人想起了薄公。这恰恰是薄公在大连率先开始的一项改革。九十年代大连成为中国街谈巷议的热点,不是因为大连海滨城市的风景优美,而是因为大连拆除围墙的城市改革。

中国千百年来的建筑习惯就是要有围墙,以至于现在家家有围墙,户户有围墙,每个单位都有围墙,这种围墙式住宅一是浪费土地资源,二是严重堵塞城市道路,使本来应该四通八达的城市,变成了到处碰壁的城市,人为加剧了城市的拥堵。拆除围墙的改革,使大连市成为中国第一个(是不是目前唯一一个不得而知)畅行无阻的城市。类似惠民的改革使薄公赢得了大连人民的爱戴,2001年薄公离开大连时,老百姓万人空巷前来送别,200米的路程走了半个小时。

薄公的改革承袭了中国历史上改革的本来含义——改良——推动社会向良好的方向发展。这就是中国历史上一直把改革称为改良的原因。改良与改革的本质区别,就在 于改良具有善恶的界定,只有向好的方向发展才叫改良,而向坏的方向发展,不叫改革而叫作恶;改革则没有善恶的界定,无论向好的方向发展还是向坏的方向发 展,只要是打破现状,就称为改革。西门庆打破了武大郎家庭的现状,就可以称为是“红颜资源配置的改革”,而武大郎则是反对改革的保守派。这就是当今中国老百姓一听改革就打哆嗦的根本原因。

大连老百姓万人空巷送薄公,商务部全体公务员倾巢出动送薄公,重庆老百姓至今思念薄公,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薄公恢复了中国历史上改革的改良性质。正式因为如此,所以重庆事件发生后我们当即指出,商鞅虽死,秦法犹存。重庆千日维新的成果绝不会就此消失。今天的实践证明了我们当初的判断。重庆一个城市唱红已经变成了全国唱红,共同富裕由重庆一个城市的口号已经变成了全国的口号……可见“商鞅虽死,秦法犹存”,仍然是中国维新变法的历史规律。

中国维新变法的改革之所以会形成“商鞅虽死,秦法犹存”的悲剧性规律,这是由新生事物发展的特点决定的。由于维新变法的改革具有锄强扶弱、劫富济贫的改良性质,它必然会触动占统治地位的强大利益集团的利益,这就注定了变法者的悲剧下场。但是,由于改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变法者已经把改良变成了既成事实,让老百姓尝到了甜头,再想把事物恢复到旧有状态已不可能,强行恢复只能引起社会的动荡,于是便只能接受变法的成果,继续推行 变法的内容。于是便形成了“商鞅虽死,变法犹存”的历史规律。

这次中央规定以后不准再建封闭型小区,现有封闭性小区要逐步改变成成开放型街区,就再次印证了这个历史规律。其实,重庆还有很多好的经验,值得全国推广,比如把群众上访变成干部下访,干部到贫困地区实行三同,廉租房建到市中心,动用特警为民工讨薪,采用土地置换方式保护农民利益,通过打造5个重庆的惠民工程而刺激国内需求,每年花掉80%以上的美元外汇,等等。所有这些改革措施所体现的为人民服务精神,一旦推向全国,推向各个领域,中国根本就不会出现经济下行问题,更不会发生经济危机。所以当时我们就强烈呼吁,无论薄公如何,都绝不能因人废言,更不能因人废事。重庆开辟的复兴道路绝不能丢!

中央这个关于变封闭型小区为开放型街区的规定,以及其它一系列类似政策,让人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中国改革在向改良转变的希望。希望这种转变能够继续下去,使中国能够避免危机,形成中国的全面改良。在此借用电影演员马伊俐的话来讲,就是改革容易,改良不容易,且行且珍惜。

薄熙来离职商务部特别纪念视频:https://youtu.be/LfSpIqOW6Rk

16.jpg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