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百越的形成

(2007-03-01 22:30:05) 下一个
百越的形成

仲  明
   
       人们通常认为:越王勾践的后代散居各地割据称王,均冠以越名,遂称为百越。今人对古史更仔细的探究,才知这种说法并不准确。百越的形成远早于越国之前,而勾践的那一支,只是百越之中很小的一部分。古吴地区也曾有相当数量的越人居住,但和钱塘江畔的于越人,是不同的族属。百越是什么族属,怎样形成,须追溯到夏史。

一、夏王朝建立,为百越形成埋下伏笔

       大禹三十岁时,在治水途中遇上了实力强大的东夷涂山氏之女,出于连盟的考虑,才迁就着按母权制的习俗、方式成婚,使炎黄和东夷两大集团由此结成了婚媾同盟。大禹和涂山氏开始虽有过一段动人恋情故事,但却因大禹治水时,在排水问题上损害了下游地区的东夷集团一些部落的利益,而引起涂山氏集团的不满,家庭面临破裂,集团濒于兵戎。在禹强大的军事压力和高明的政治手腕下,涂山氏被迫就范,但以后仍然矛盾迭起,始终不得平静。禹年老时,为了顺利传位给儿子启,精心安排在涂山召开方国诸侯计功行赏大会,会后,将涂山也更名为会稽山。这实质是一个向东夷各族属、特别是向涂山氏显示实力的大会。会上东夷的防风氏来得晚了,禹当即诛杀了傲慢不羁的防风氏。这事在历史上引起巨大反响。历代许多学者认为:这是禹年老了,骄横了。其实这是东西矛盾的剧烈反映,防风氏只是一只替罪羊,而禹是杀鸡警猴。至于禹把禹陵建在涂山,这一方面是向代表母权势力的涂山氏作出重大让步,希望以此来换取他们对长子继承权的支持。另一方面则表示死后也要镇守住涂山。禹死后,长子启继承父位。东夷伯益曾辅佐大禹治水,此时出来争位,被启杀掉,引起涂山氏的狂怒,震惊历史的屠母战争、即对母系各氏族的战争爆发了。失败后的涂人不得不迁出涂山。在现今山东滕县南,与亲族奄人为邻。启在打败了涂人后,又迎战维护母权势力的有扈氏。启最终战胜了一切竞争者和挑战者,坐稳了天子位置,从而结束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原始公社制度,开创了“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奴隶制社会,完成了自黄帝以来多少代人努力的漫长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大飞跃。

二、夏道中衰,为百越形成准备条件

       王朝、国家的形成,本是为镇压被打败后的族属建立的,是阶级压迫的工具。它一旦建立起来,就日益成为高踞于社会之上的异己力量,不受任何制约和管束。启的晚年,日益贪图享乐,放纵自己,故历史上对第一个王朝的开国元勋,贬少褒多,评价很低。启死后,传位给花花公子太康,太康放纵情欲,不谋后世,在位二十九年,终于被东夷强大族属的有穷氏首领后羿废掉,世称“太康失国”。太康弟仲康为王,实际是一个傀儡,大权掌握在羿手中。仲康死后,羿索性赶走了仲康之子相,自立为王,号“有穷氏”,这便是史称的“夷羿代夏”。后羿也是个只知穷兵黩武、淫游佚畋的人物,他不修民事,不理国政,把国事交给寒浞去管,寒浞拍马屁,说假话,施贿赂,培植自己的势力,内外勾结,杀掉了羿及羿的儿子,占有了羿的王位、财产和妻子,并沿用“有穷氏”的名号。寒浞对避居在外的相,始终不放心,派儿子浇和豷去灭掉收留相的斟罐氏,斟罐氏杀死相。相的妻子后缗,已经怀孕,急忙从小洞里钻出,逃回娘家,生子少康。少康成长的消息传到浇耳里,浇又想杀少康,少康逃往有虞氏。有虞氏首领虞思给少康一块地盘五百兵众,又把两个女儿嫁给他。少康在夏旧臣靡的帮助下,收集夏人旧部,聚集力量,长期准备,在寒浞死后,少康终于讨灭了浇,少康之子杼率兵讨灭了豷,夏室由此得以恢复。

三、帝杼东征,夏贵族集团百越形成

        少康的儿子杼,幼年时跟着少康东躲西藏,过着流亡生活。少年时,即英雄盖世,率兵讨灭豷时,杼尚是少年。夏室匡复后,少康把涂山封给了杼,让他去镇守禹陵。

       夏室虽已匡复,但仍十分孱弱。不肯服输的东夷各族,对夏政权构成了巨大威胁。少康死后,杼接任帝位,立即带领大军扫荡山东,他以当年讨伐三苗为榜样,振臂一呼,得到了华夏各族属的响应。各族属都派遣兵众,肩负斧、钺,跟着杼去打山东。斧、钺,是古代近战的锐利武器。负钺者,即称为越。杼的大军一进山东,就碰上了手持弓矢的东夷各族属的顽强抵抗。夷,大弓,荷弓者,即称为夷人。从此,人们把华夏各族属中,跟随杼来打山东的人称越人、或百越。而把反抗的各东方族属称夷人、东夷或九夷。越人或百越的称呼,以此为始。九夷、东夷的说法后来逐渐演变对山东、河北、苏北、皖北等东方族属的泛称。

       杼的部队,被东夷的长距离武器弓矢抵挡住,遭受损失,无法前进。杼为此发明了甲,发明了矛,来对付夷人锐利的弓矢。新武器确保了杼的部队顺利前进。他打败了防风氏,把他们逼到海边。防风氏的一支沿陆路南迁至安徽的安凤(今霍丘县西南)。另一支沿着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就已经通畅的古海道,来到了江南。《越绝书》载:“娄东十里坑者,古名长人坑。从海上来,去县十里。”(昆山古称娄邑,秦改为娄县)。防风氏以长闻名,长人即指防风氏。

       自良诸人首领欢兜率领氏族集团离开江南,躲避海侵以来,海水早已退去,春风又吹绿大地。被杼打败后溃逃而来的防风氏是第一批踏上这块土地的族属,是退洪后第一批拓荒者。他们不仅要对付杂草向新开垦土地的疯狂侵袭,而且要对付由于杂草茂盛而迅速繁殖的庞大的啮齿动物的凶猛进攻。在长期的斗争中,他们终于找到了自然界的天敌,利用野猫来对付猖獗的鼠类,故防风氏又以厘作姓氏。厘,狸也,善伏之兽,俗称野猫子。

       杼还消灭了海边三寿,打败了以狐为图腾的九支胞族,擒获了首领。《竹书纪年》载:“帝杼……八年征于东海,及三寿,得一狐九尾。”随着东征节节胜利,夏人大规模涌入山东,建立起以夏王族亲族为主体的封国。密集林立的封国,与东夷各方国犬牙交错。东西矛盾暂趋缓和。东夷各族也进一步融入华夏各族,渐渐成为华夏的重要组成部分。

       百越最初是夏王朝危难之际,由四面八方从各族属中聚拢来跟随杼出征的“志愿军”,得胜归来后,成了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时期的贵族集团。他们一个个都似乎有着帝杼颁发给他们的“铁卷”,享受着各种特权。古文献告诉我们,周有贵族集团。而殷商有贵族集团则是通过对甲骨文的探究知道的。百越便是夏王朝的贵族,他们遍布于夏人活动的范围内,而以河南中部为最多,留在山东的也不少。春秋时在杭洲湾建国,自称为越国的“越”,当是百越中的一支。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