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岁幼儿初入园

(2006-09-05 16:45:44) 下一个
作者: 文/张丹彤
对于刚入园的孩子来说,我常说的一句话是:“某某真乖,上幼儿园不哭。”可我发现这看似表扬的一句话,对于某些孩子却象一幅“催泪剂”。使得一些本来忍住眼泪的孩子哇哇大哭。 
情景一: 
今早,当杉杉来园时,我便竖起大拇指称赞道:“杉杉真棒,今天高高兴兴来上幼儿园。”我的话音刚落,她原本苦着的脸立刻变得灿烂起来,对我自豪地说:“我乖,我不哭。” 
幼儿园尤其是小班幼儿具有极强的受暗示性。如当成人问小班儿童:“好不好?”时,幼儿回答“好”。接着问:“坏不坏?”时,他们回答:“坏”。当幼儿讲述或回答问题后,如果成人提出疑问,儿童会立即改变原来的意思。这就表明儿童易受暗示。陈鹤琴指出,还有一种消极暗示,如孩子跌倒了,母亲说:“不要哭,”孩子会立即哭起来。情景一就属于这种现象,所以教师要多说正面的语言,也就是要正面陈述要求,正面表扬儿童具体行为,帮助他们及早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情景二: 
“老师,我不爱吃这个菜,不爱吃这个菜……”睿睿是一个比较挑食的孩子,每次吃饭的时候总是把爱吃的菜挑光,不爱吃的菜剩在碗里,然后紧紧地闭着小嘴。 
今天,我用小勺盛了一口菜,送到他的嘴边说:“咚咚咚,小勺子来敲门,快开门,青菜要来做客了。”睿睿高兴地说:“老师,再来敲门。”我马上说:“你欢迎青菜做客吗?”“欢迎”,他笑着说。就这样一口一口的菜在不断的“敲门”活动中吃进了睿睿的嘴里。 
3岁儿童的行为受情绪支配的作用很大,还不能用理智支配行动,所以,给3岁的孩子讲“多吃青菜有营养”或者简单批评都是无法让3岁儿童理解和接受的。我们要在教育行为上适应这一特点,用教师夸张进餐的表情,用蔬菜宝宝的对话、用儿童喜欢的游戏,帮助儿童快乐进餐。 
情景三: 
源源第一天入园,哭得很厉害,抱着妈妈的脖子不撒手,给他接过来的时候,哭得撕心裂肺,怎么哄都不成。 
今天的加餐是桃子,当我把桃子递给子源时,哭声一下停止了。只见他大口地吃起来。我说:“源源别着急,慢慢吃,不一会儿,他就把一个大桃子吃完了。桃子止住了源源的哭声。一天下来源源可乖了,再也没有哭。第二天,源源来园很高兴地进了教室,第一句话就问我:“张老师还有桃子吗?” 
3岁儿童有强烈的依恋情感,尤其对于经常和他生活在一起的亲人,依恋程度更高。一方面他们知道要上幼儿园了,一方面情感上舍不得离开他依恋的亲人,表现为大哭、拉着手不放等。我们认为依恋感的产生是自然的,是儿童情感发展在3岁阶段的一种正常表现,不要指责,也不要割断,可以通过家长和幼儿园双方的共同努力,从关心疼爱儿童出发,慢慢地度过与亲人分离的焦虑情绪。作为教师要细心观察儿童,敏感而及时的发现儿童的心理、生理需求,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用游戏、娱乐等活动转移儿童的注意力,变消极为积极情绪。 
情景四: 
子钰是新入园的孩子中说话最不清楚的一个,小嘴里不停地念叨:“找姐姐,找姐姐。”“睡醒觉姐姐就接你来了。”我话音刚落,只见子钰跑到睡眠室,脱下鞋子就躺在了床上。 
“宝贝,我们要吃完午饭才能睡午觉,睡醒后姐姐才能来接。”子钰听完我说的话立刻从床上下来了,“我要吃饭,我要吃饭。”“先和小朋友、老师一起玩,到了中午才可以吃饭睡午觉。”我的话音又刚落,子钰转身坐在了自己的小椅子上,然后又起身去这个活动区看看,去那个活动区看看。见此情景,我把他带到了建筑区和他一起搭起了高楼,不一会,他就进入了角色。 
孩子的想法很直观,对于刚刚入园的孩子我们要善于引导让他们循序渐进地去体验集体生活。 
总之,3岁的孩子从专门有人陪护到独自进入新的群体;从无所不知的家到一无所知的教室;从家庭生活的中心到围绕群体中去生活,必然感到缺乏依靠、感到不舒适、感到无奈,这都是非常正常的。作为教师首先要用平静的心态去接纳他们,根据幼儿不同的需求应有不同的满足,例如:语言上的鼓励,拟人话的口吻,游戏话的形式,循序渐进地与幼儿沟通转移他们的注意力等。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平等、和谐的生活氛围,消除忧虑、紧张和不安的情绪,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体验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快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