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游 喜相逢

文学,小说,影评,游记,散文,
时评,生活……
个人资料
正文

为十三钗辩护——评电影《金陵十三钗》

(2013-04-12 18:58:13) 下一个

一部电影,有人喜欢有人弹,一位导演,有人欣赏有人烦,这都是很正常的事。但是把某个导演的名字当作假想敌符号,不分青红皂白拿来宣泄肝火,就透着那么一股子病态了。甚至于电影还没看,就一口一个扭曲,一口一个恶心,我建议科学的态度是上药房买根验孕棒,看是不是有别的原因,别耽误了。

张艺谋的《十三钗》,严格地说,在电影总体的班级里,是一位70分左右,中等略微偏上的学生。布马同学非要我给出一个参照的话,个人认为,强于冯小刚所有的作品,强于陈凯歌自《霸王别姬》后所有的作品,强于陆川那部风中凌乱的《南京南京》,不知道这些比较是否足够。请其他同学别跟我提什么《疯狂石头》《人在囧途》和贾樟柯系列,两者不在一个比赛范畴内,就象你不能说博尔特和菲利普斯谁更快一样。

很多人说这部电影不能背负《南京大屠杀》这一沉重的主题,包括北美媒体也反复谈论到这一点,我觉得这很滑稽。请注意电影的名字不是《南京大屠杀》,而是《金陵十三钗》,它讲述的就是在战争背景下,南京这么一座教堂里,这么两群人交错在一起发生的一段故事。它的起因没有打算,也没有必要去全面地描述那一场屠城血案的概貌。每个人对经历的一切有他自己的视角,本片不过跟随了一个教会学校小女孩的视野,不存在背负得起背负不起的问题。

顺便以冯小刚《唐山大地震》为例,这部电影的原作小说名叫《余震》,通篇讲述的是震后人们深受创伤,重建心灵的过程,跟大地震时空相去甚远,而冯小刚乘汶川地震之余波,断然改名,并在宣传阶段,以万人公祭,心经超渡等等手段借灾炒作,那才是真正的背负不起。张艺谋此片从头到尾的发行宣传,都比较低调,而且只限于作品本身,并故意避开了1213日南京大屠杀顺理成章的纪念性首映日,这些诚实的表现,是值得肯定的。

好了,很多人说几个妓女和一群女孩的故事怎么能刻画出南京事件的惨痛。奇怪了,哪次庞大的事件在变成电影的文艺表现形式时,不是以一两条单线故事为视点的,要百分之百全面,你看纪录片岂不更好?人物少是问题吗?《钢琴师》是最好的二战电影之一吧?你告诉我有几个主要角色?一个。战争片不应该有爱情,性爱的描写?《兵临城下》也是极好的战争题材电影吧?你告诉我瓦西里和雷切尔薇姿演的女兵裹在兵营的被窝里做什么?是做爱,是吧?这样的例子太多了。珍珠港,黑皮书……你帮我慢慢数下去吧…… 不知道这些莫名其妙的教条框框是哪里来的,很难想象贝尼尼要是个中国导演,用那样游戏的方式来描写南京的话,还不得被你们给活埋了?愚昧和粗暴真是一对孪生兄弟嘛。

说到里面充斥情色的描写,我是帮我家男人睁大了眼睛寻找,也没有什么收获呀。如果玉墨屁股那几个镜头都能干扰你两个半小时的情绪,我只能说那是你修为太低了,这简直跟静安寺打坐的和尚,跟答尔丢夫掩面的手帕一样脆弱和低级嘛。相反,我觉得玉墨那几个旗袍摇曳的背影镜头存在是有道理的。贝尔一开始对这群女人产生好感,有意想帮助她们逃脱的起因,还没有上升到人道主义觉醒的高度,他就是简单地被玉墨的美貌所迷,想小恩小惠点什么,来换取这个性感女人的身体。这在电影两人的对白中,交代得相当清楚了。

说回到最关键的一点:以妓换处有悖众生平等的普世价值观,有尊卑阶级之嫌。看完电影我才发现,这根本不是哪一个粪青的小聪明发现,这根本就是张艺谋自己最先想到,而且已经随后做出解释了的一句台词而引发的。要说争议,搞不好还是张伟平发动的双手互搏之战。那些惊喜万状,辗转相传的伪先锋们,不过是嚼了张艺谋自己唾在路边的牙慧而已。在贝尔提出生命应该都是平等的啊这句疑问之后,紧跟着的一句台词是那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这就是答案。在日本人点清了十三个女孩数目之后,在女孩们看清被糟蹋的命运,在头两天教堂被血洗,很多女孩子貌似已经失去了童真以后,她们不愿意再一次让日本鬼子侮辱自己的身体,所以书娟决定带队自杀的那一场戏里,张艺谋在她的台词中不留痕迹,却含义深刻地用了一个字,原话大概是不能让他们再糟蹋我的身子了,也就是说,严格地讲,这个时候已经不存在护处的目的了,所要保护的,只是一群更加年轻,更加柔弱的生命。而除了以十三个女性的血肉之躯和她们卑贱的身体里蕴藏的巨大母爱去交换,已经别无他法。

那么《十三钗》究竟打动人心的是哪一点呢?我想,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精华一个字: 。人说一部三国八十万字,其实写来写去就是个字,这是中国人在道德上最高的审美,是人和人之间,得以共处的最基本的原则,是我们从小背诵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意义。

在中国人的文化里,这个字的份量甚至排在了爱和自由的前面。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人投了两颗原子弹,又在日本建了若干个美军基地后,开始反对中国的文艺作品妖魔化日本军队,为什么眼下所有主流媒体都大失偏颇地打压《十三钗》在全球的放映和入奖,为什么我们要旗帜鲜明地支持张艺谋用他的电影提醒我们记仇……等待……和复仇的原因:因为是这个民族最强大的东西,是中国遭受屠戮却没有屈服的原因,也是所有明的暗的对手最害怕的武器。

而《十三钗》通篇讲述的,也是这样一个关于的故事。

李教官从离出城就几步了到最后坠下危楼,用身体引爆所有的弹药,是男人危难之机,理应舍身庇护妇孺的,这在几个妓女对他的嘲讽中,反面地叙述过;贝尔从满教堂找酒翻cash到后来放弃跟别的美国人逃出南京,而自觉背负起营救的责任,是因为扶危救难,保护弱小这些普世标准的,也有和玉墨美女乱世相知,怜香惜玉的情义,至于编导觉得份量还不够,添加了幼吾幼以及其人之幼的关于贝尔女儿的一段追忆,感觉倒是大大不必;出身高贵的女孩子们从一开始鄙视冒牌神父和妓女打情骂俏,到危险时刻,放弃躲入地窖,小小年纪,既有一种清高傲骨(注意,这已经是片中书娟第二次放弃与他人同挤进避难之处,影片一开头,那个路边窝棚人满为患,她为了留生存的机会与旁人,放弃了硬行挤入,才因而逃过杀生之祸)也有一种舍生的大义,这一点让玉墨对她另眼相看,所以才第一个提出了,以自己换书娟一条命的建议。

而妓女对女孩子们的就来得复杂很多了。

第一层,母性。十三钗是妓女,是连女孩子们也不愿与之同室盥洗的低等人。很多妓女是终生不能为人母的,但这并不能泯灭她们身为女性,身体里面蕴藏的母爱。这一点通过描写豆蔻对垂死小男孩的护理得到点明。救孩子,这是大多数人群,甚至动物种群面对灾难时的本能选择,跟身份尊卑无关,跟矫情高尚无关,就是一种本能。只不过因为情况特殊,这种在那一刻只能以来实现而已。

第二层,报答。大小两拨女人在扭打中,小女孩无意挡住了一颗流弹,送了小命,妓女心有愧疚,不懂表达,只简单地嘟囔了一句算姐姐欠你一条命。后来,学生们更是以上楼躲进书房代替当着日本兵的面,挤入地窖,换得了妓女在全片最血腥的一幕强奸灾难中的逃生,在得到一群比自己小得多的孩子们舍生相救后,在地窖中听得女孩子们被禽兽蹂躏的惨叫悲鸣后,玉墨感激,羞愧,以命相抵成为自然的转换。

第三层,救赎。商女不知亡国恨,婊子无义是玉墨们头顶的草签。在平时里,对这些东西,风月场上观看春秋的妓女是不以为然的,然而血腥的杀戮和奸淫,俩个女孩和豆蔻姐妹的惨死,同类的鲜血刺激,萌发了她们尘封已久的尊严和反抗。战场的残酷可以使《拯救大兵》中胆怯的卫生兵最终面对敌人扣动扳机,怎么就不能使鲜廉寡耻的妓女重生关于生命价值的追求?目睹了李教官那样的同胞男子,血肉的护佑,经历了稚嫩的小孩勇敢的保卫,哭过弟弟一样的淮生悲惨的早丧,在贝尔的爱情中回顾了坎坷被侮辱的经历,玉墨终于决定做一件大事,成全女孩,也成全自己。她恍惚觉得这件事可以让她以置换的方式,重返十三岁的清纯,洗尽风尘之罪。她决然一试。

第四层,延续。中国人讲究传宗接代,烽火相传。妓女把生的机会留给更新的生命,嘱咐她们替姐姐们好好活着,其实也是替三十万南京亡魂,替整个国破山河在的民族好好活着…….. 这一层意义由一曲凄栽美哉的《秦淮景》表达得到位而含蓄。日本人可以打败我们的军队,杀戮我们的人民,但伟大民族的文化精神,心灵深处保守的美好家园是贼寇摧毁不了的,而那风景如画的心灵乡土中必将萌发出新的力量。一曲《秦淮景》,从女人们娇艳的唇中缱绻唱出,不甚凄凉又充满希望。女性如绵如水,生生不息的力量坚不可摧,岂知牙板浅吟的《秦淮景》,是与铁马金戈的一声中国不能亡!同样催尽心肝,让我流泪。

这也是我最喜欢《十三钗》的一处,它以一个奇特的故事讲述了战乱中女性的坚强,柔情和担当。但愿静心观影的人,能同领这一点。

好,说了对故事立意的赞同,再列举几条客观存在的优劣之处,仅供参考。

选角精准。这一条也是张艺谋胜过很多华裔导演的地方。真正的大导演,在声望和实力之下,不屑于象陈凯歌冯小刚之流,调教无方,只能以明星大卡士换取票房保证,张艺谋往往是以启用新人,制造明星而著称。仅这一点,就能体现他对华语影坛的贡献多于消费。倪妮和贝尔的选择,在形象气质和后来的表现上,都可以给高分。

以流氓堕落却不失真爱的过气拳击手形象手握金人的贝尔能演绎好一个从混混儿升华为平民英雄的角色并不奇怪。而倪妮一个毫无表演功底的女孩,能交出玉墨这样一份美艳,复杂,不温不火的合格答卷,张艺谋其中付出的耐心和调教,有目共睹。虽然剧本的限制,倪妮没能象《色戒》的汤唯一样留下异常耀眼的表演,但入骨的风尘,眼角眉梢带笑的幽怨,以及诀别时混合着惶恐和坚定,美绝凄绝的眼神却足够一声赞赏。

陈乔治的角色设置。在全片中,所有的角色都是人,他们有缺点,有软弱,有偏见,而陈乔治是代替神的形象出现的。说到迎合西方观众的审美,那些抬出贝尔的人显然都没有抓住要点,真正对南京大屠杀中西方教会发挥的正面作用做出答谢的,被试图赋予宗教美感的,只有这个不起眼的小男孩。这从他被教堂领养的身世,信仰者独有的执拗,和最后殉道时露出的自我圆满的微笑都表露无遗。在影片省略掉的,但可以想象的十三钗结局中,他的命运显然也是最最惨烈的。这个人物的想法是精彩的,如果刻画上功力再深些,他满可以是个抢尽光芒的角色。

全片节奏把握很好,两个半小时,险象环生,惊心动魄,基本没有让观众起身出恭的机会,这一点是国产电影的进步,比近来很多好莱坞大片惯用的两快一慢的泵恰恰节奏更适合于南京题材。从头至尾,观众头顶的阴云都在密布结聚,层层加重,不得喘息。这样揪心的气氛营造是成功到位的。

摄影在张艺谋努力克制了对视觉铺张的惯性追求后,可称平实到位。但地窖里妓女迭次匍匐在台阶上,惊恐万状地聆听女孩们惨叫的那一幕,显然借鉴了西方油画群像的意境,想在悲剧的背景下,营造出巴洛克式的质感。画面虽美,但在那样险恶的剧情中,却显得比较突兀,有错位之感。

音乐出自大师级人物陈其钢手笔,凄凉委婉的中西弦乐的交汇,刻画出殇城之痛和人物命运的凄凉,制作精良,语音绕梁,是全片又一显著亮点,值得欣赏。

影片亦有几处明显的缺陷,大致都和剧本不足有关,这也体现了当今华语电影共通的弱点:剧本!剧本!还是剧本!!

一,豆蔻寻琴弦送命的情节,编造痕迹太重,既没交代她们是怎样突破日本兵把守,还有把握再度潜回(试想如果有这样一条快捷安全的通道存在,十三钗还换个啥劲啊?!)也不能说服观众相信这俩个理智健全的大人冒着奸杀的危险,潜回妓院,仅仅是为了琴弦和耳环。明摆着更好的选择,就是让小蚊子代替豆蔻为寻猫走出教堂,遭此厄运,起码一只相依为命,寄托了亲情的猫要比前者可信很多。

二,太多不自信的补丁,伤害了故事的自然流畅。诸如玉墨幼年遭强奸的身世,贝尔女儿的早夭,都完全没有必要交代。想到说出更好这一点,中国导演始终薄于领悟。

三,英语的滥用。为了配合贝尔的角色,电影造出教会学英语的女孩,有教会学校背景英文流利的玉墨,通三国语言的交通部,甚至爱弹钢琴能说英文的日本军官……其实这些完全可以用一个在中国捞偏门,混了几年江湖,略通中文的贝尔来代替。英文的大量运用反而大大折扣了对白的精彩准确,加重了编造痕迹,不知是不是张艺谋本人对英语的缺憾,才使他不由自主地把讲英语当成一种标志文明的暗示符号,这很不好。

四,日本军官弹《思乡曲》一幕。这一幕设置之眼熟,先不说了。强令这种桥段来中和仇恨情绪,点染人性化的一面,想借此达到某种平衡和中立,是完全多余的。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队制造的,彻头彻尾,违反国际法律,人道惯例和基本人性的人类历史丑恶事件。是日本民族在人类进化上的一次疯狂后退,是暴虐兽性的公然坦露,对此不用给予任何怀柔方式的处理。既然控诉,就是要仇恨,带血,因为这是历史真相,容不得日本涂改抹灭,也容不得西方说三道四拉偏架,假中立。

……

在商业泡沫电影横行的今天,张艺谋团队以正确的历史观,认认真真地拍摄出《十三钗》这样一部虽不完美,但依然能震撼人心的严肃题材影片,是对南京大屠杀很好的纪念,也是一部让张艺谋三个字再次赢得我尊敬的作品。

再一次提议,等北美影院公映时,能去的就去看看吧。就算向世人表示:我们永远记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littlefishjjgg 回复 悄悄话 Thank you! 冯小刚《唐山大地震》跟大地震时空相去甚远, couldn't stand for 这一沉重的主题. I was so disappointing with 冯小刚《唐山大地震》. That's the reason I didn't watch 《金陵十三钗》. This movie was promoted as 《南京大屠杀》. I was very angry when I watched the promotion clip. That might be the reason 张 and his producer broke up.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