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曲径金秋时

当旅行成为一种信仰,生命永远年轻!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朝鲜归来面面观 (六) 零距离接触

(2014-10-05 05:13:17) 下一个
零距离接触
 
   前边提到过,朝鲜旅游必须跟团。想要零距离接触朝鲜人民,只有找机会脱团。脱团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短期的。就是在吃饭或购物时快点吃或不花时间去购物,抽出时间在附近转转。不过这种脱团时间比较短。前面的凯旋门夜景,就是其他人购物的时候我溜出去拍的。否则根本没机会跑去拍平壤夜景。另一种时间长一点的是利用早餐后到出发前的一两个小时。第一天早上我利用出发前的半小时跑到大同江桥上转了一圈,探探路,回去的时候在酒店门口碰到了中方导演,被数落了一番。小不忍则乱大谋。我装傻糊弄过去了。但在心里已开始琢磨离开朝鲜当天早上的行动计划了。
 
   为了减少个人风险,我鼓动另外两个同团的年轻人一起走。三人约好五点半起床,不吃饭趁天还没亮摸黑进城。这样可以多挤出点时间在城里转转。可不成想出师不利。赶去坐电梯下楼的时候才发现夜间电梯是关闭的。没办法,只好从楼梯走下三十多层楼。可到一楼后又发现,通往大堂的门是锁着的。这时候其中一个年轻人已经走不动了。脸变得煞白,喘着粗气。照他自己说是昨晚喝多了,酒劲上来了。这时再返回我们住的三十七层的房间显然不大可能了。于是我们只好下到地下一层。在那里发现有储藏室、洗衣房、厨房以及工作人员通道。就在我们即将跨出工作人员通道大门的时候被拦了下来。于是双方开始了手舞足蹈的肢体语言交流。我们做出想出去走走和吃饭的姿势。那人往上指,意思是说从上边走。我们就指指门又摇摇头,意思是说上边门没开。后来那人用对讲机和上边通了一番话。然后带我们回到一楼,找来人放我们进了大堂。可到大堂一看,又傻眼了。门是锁着的,要到七点才开门。我们还是出不了宾馆。经过这么一折腾,另一个年轻人也开始打退堂鼓了。餐厅也是七点开门,花十分钟时间吃过早饭,我一个人溜出了酒店。
 
   虽然两个同伴都“牺牲”在了前进的路上,但他们为我分担了不少风险。试想,如果我一个人被在跨出工作人员通道大门前拦下,面对的盘查一定不会少。即便放我一马,很难说,接下来的行动是否会被特别关注。就在前一天的晚上,我在酒店院子里拍夜景。不知从什么时候身后站了一位保安。形影不离,一直陪伴到我走进酒店大门。如果想“干坏事”千万不要没干就被盯上了。
 
   如果走的快,步行从羊角岛到市里不到三十分钟。从酒店到大同江大桥要七八分钟。这一路基本上没人。右拐上桥后行人多了起来。出门要穿件深色外套,混在行人中不那么显眼。想拍照,尽量拍年轻人或学生。如果他们不想让你拍,一般都把头扭过去就算了。儿童最不忌讳被拍照。如果是上年纪的,他们有时会瞪你一眼。这个时候最好就别给自己找麻烦了。
 
   看去过朝鲜的人发帖说两个导游中有一个是特工。在朝鲜旅游能真正进行语言交流的只有导游。无论导游是特工与否,他们是唯一可以进行语言交流的对象。多和导游交流,谈谈他们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多少会有收获的。比如,问他们是否一年四季都接团,能接几个团,都是从哪里来的?混熟了以后一个导游告诉我们,每年他们要轮流下乡参加劳动。乡下的生活很苦,苦的受不了。可见朝鲜农村人的生活要比城里人苦。所以,即便有机会脱团和平壤市民零距离接触,仍旧不能对朝鲜有全面的了解。
 
     这次脱团的感受很特别。看到近年从朝鲜拍回的照片,常会听人说,这和中国七八十年代差不多。这不过是视觉上的感知。清晨,当你一个人漫步在平壤空旷的大街上,看着上班的市民从身边匆匆走过。听着街头缓缓行驶的广播车里传出的铿锵有力,但又不知所云的内容,我仿佛回到了六十年代末的北京街头。因为有过同样的经历,我首先想到的是对朝鲜人民现状的尊重,尽管今天哪里发生的事情和我们当年一样荒唐。打开本文时有一段自动播放的录像。这段在平壤街头拍摄录像被我放在文章的最后。

 


1 清晨的平壤
 
 


2 大同江
 
   这是一个暖冬,大同江上只结了一层没有盖满江面的薄冰。江里有些野鸭子,有的卧在冰面上,有的泡在冰水里。

 


3 市中心的高层住宅
 
  从七十年代起,平壤就开始建起了高层居民住宅,比北京还要早。近几年,平壤又陆续建了一些新的高层住宅。远处圆柱形的那幢看上去像是新建的。

 


4 公交车和自行车是平壤市民上下班的主要交通工具

 


5 直通火车站的一条街道
 
 


6 火车站对面的建筑

 


7 平壤市内沿街的商店
 
 


8 正对火车站的大街

 


9 清晨即便是在不繁忙的路口,仍能看到有执勤的交警

 


10 进入上班高峰期的平壤街道仍旧十分空旷,出租车畅通无阻

 


11 低不平的路面
 
  在离开主要街道的地方,可以看到一些这样高低不平的路面和显得破旧的楼房。但没有人知道,这些栋破旧楼房的里面是否就藏着朝鲜的情报部门?

 


12 赶去上学的孩子们

 


13 把自行车搬下台阶的市民
 
 


14 大同江公路桥的引桥

 


15 骑车上下班的市民
 
  从大同江公路引桥到与之相交的一条主路之间没有直接的自行车车道,骑车上下班的人要想走捷径,只能通过这个阶梯把自行车搬上搬下。

 


16 走在路上的市民

 


17 右边远处的高楼是平壤的另一家涉外宾馆高丽饭店
 
 


18 满载乘客的公交车

 


19 大同江公路桥上上班的市民
 
 


20 从身边匆匆走过赶去上班的平壤市民

 
   去朝鲜是我第二次随团旅行。第一次是去西藏。在国内参加散客拼团也是件很有意思的。可以遇到不同人,了解不同事。生活百态无奇不有。有情人称父女的,有二奶扮大款的。当然更多是普普通通的人,公司职业,小学教师,个体户,还有港澳同胞。原本想继续往下写些团里的所见所闻,但觉得这些和朝鲜没太多关系,所以就此打住。等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全文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taitaidehuayuan 回复 悄悄话 上学的孩子们穿带还挺时髦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