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有CUC的另一个好处是黑市上一个可换24个绿比索。绿比索虽然不那么受欢迎,但还可以在农贸市场的小贩那里买些自产自销的蔬菜和水果和够买那些非计划内供给的商品。不过我在哈瓦那看到的农贸市场和小商贩远不如河内多。由此来看古巴的开放比越南似乎晚了一点。而越南的社会主义更有中国特色。
从某种程度上说,古巴的社会主义是美国逼的。据说卡斯特罗取得政权后不久,美国在古巴的炼油厂拒绝加工苏联石油。卡斯特罗宣布对美国在古巴的炼油厂、糖厂、电力公司和电话公司实行国有化。1961年1月3日年美国与古巴断交。
同年5月1日,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 九十年代初,失去苏联援助的古巴的经济再次受到打击。虽然这对古巴人的生活水平没有太大的冲击,但从哈瓦那街道两边年久失修的建筑可以发现,卡斯特在这一点上别朝鲜要强。起码没让自己的人民饿肚子。
在哈瓦那,古巴革命以来,除了一些新建的酒店和商务中心、几政府办公大楼和医院。几乎没建什么新建筑。看到那些年久失修,破烂不堪的房屋,会让外来人感觉古巴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年久失修的居民楼
住在年久失修居民楼里的居民
然而,仔细看看下边这张三个小女孩在自家门玩过家家的照片。她们的衣着和手中的玩具同背后破烂不堪的房屋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就实现中的古巴。没有爬上塔吊讨薪的民工,没有地沟油,没有上访,没有毒奶粉,最重要的是没有巨大的贫富差距。古巴人的生活悠闲自在,衣食无忧。人人有住房(虽然很多已经年久失修),孩子有学上,全民免费医疗。极小的贫富差距,带来了社会安定。但这种悠闲自在生活还能持续多久?要看古巴改革的路怎么走。
在自家门玩过家家的哈瓦那女孩
在街上玩棒球的男孩
哈瓦那的一所中学
在哈瓦那,很多好一点的商店、餐馆和酒巴只接待有CUC的人外国人。就连街上好一点有空调的出租车都要用CUC结算。我在哈瓦那接头碰到多一个年轻小伙子。是他主动跟我搭汕的。他主动给我介绍哈瓦那情况,一直跟我走了二十多分钟。我一直以为他是想和我练英文。可临走时他向我要几个CUC。看来物质对年轻一代的古巴人诱惑不小呀。
只消费CUC的咖啡馆
只消费CUC的酒吧
在哈瓦那看基本没看到宣传标语和卡斯特罗的塑像。。街头和一些公共场所只是偶尔会见到古巴领导人的画像。在和房东的交谈中,没有对卡斯特罗的崇拜。也没有太多的对古巴以外的世界的好奇心。不过我还是了解到,古巴人要想出国不是很容易的。首先是经济上的问题。然后是政府似乎对此有控制。这个话题比较敏感,我没好展开问。所以我也无法确定是否真有这种控制。
哈瓦那街头的古巴领导人宣传画像
火车站售票处前张贴的宣传广告上写着“我们的任务是克服(困难)”
在哈瓦那,经常会见到排队。据说那是购买政府‘凭票’的生活用品。这对四五十岁在中国大陆生活过的人一点儿也不陌生。不过从队伍的秩序上可以看出古巴人的素质还是很高的。
排队购买计划内供应商品市民
虽然持续长达半个过世纪的制裁,古巴人民生活的仍旧生活的很幸福。尽管那是一种物质相对贫乏的幸福,人于人之间的相对平等放大的这种幸福的效应。很大多年前在中国大陆生活过的人对这种幸福是有体会的。
下面是在哈瓦那落街头随走随拍的一些照片。
老城区街道
修缮过的老城区街道
老城商业街
书摊
哈瓦那火车站
哈瓦那火车站站台
排队上公共汽车
公交车上
哈瓦那街头的公共电话
哈瓦那街头的一位老人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离哈瓦那不远有一个叫圣塔玛丽亚的海滩(Santa Maria Beach)。每当节假日,很多人从哈瓦那到那里度假。圣塔玛丽亚海滩也是个风景优美的避暑胜地。沿海滨建有很多度假村。如果不是随团,可以花3个CUC从市中心乘车车往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