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阿留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绿茵上的战场和课堂——24年后再看德阿决赛随想

(2014-07-14 22:09:15) 下一个

昨天的世界杯决赛,德阿两大豪强在两个生肖轮回后再次决斗大力神杯,冥冥中注定重现了同样的比分,而场面火爆和精彩程度比24年前则有过之而无不及——火爆得像战场,精彩得堪称当今足球的课堂,颇有回味。
 
整场比赛德国队20次犯规,阿根廷16次,各得两张黄牌。克拉姆脑震荡、小猪飙血、诺伊尔“流星赶月”式击球的同时也闪电般的砸扁了瓜瓜,这些类似“战场”的“激斗”场面必然让大家对其火爆程度印象深刻。





本场比赛体现了当代竞技体育高度对抗的特点,也可以说是残酷性。在这样的条件下,如何保护运动员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比如诺伊尔的出击,一般而言门将先触球则判对方冲撞守门员(瓜瓜的黄牌估计是照此办理滴);未触到球则是门将犯规,如果在禁区内最重可以红牌罚下+点球。而这一次,虽然诺伊尔先触到球,但伊瓜因显然不是冲撞,倒是诺伊尔有危险动作。这样的情况,以后怎么判?联想到内马尔差点被背后飞膝废掉,应该考虑相应措施吧?伴随对抗程度的不断提高,规则必须对运动员的安全提供进一步的保障。

再看两队的精彩表演。首先阿根廷给巴西队结结实实的上了一课,告诉他们什么叫“知己知彼”,以及如何据此制定有效的战术。这场比赛,阿根廷放下架子打防反,快速通过中场直击德国队身后,创造了多个很有威胁的机会。比如上半场,阿根廷的控球时间只有30%,而“一剑封喉”的机会并不比德国队少。如果瓜瓜梅梅运气好一点,或者迪圣母在场上,胜负真的还很难说。其实24年前,阿根廷就做了一次巴西队的老师,弱势下硬是把桑巴军团挡在8强之外。阿根廷球迷在巴西人面前装长辈,应该说并不完全是空穴来风哈。

德国则同样给荷兰上了一课,内容是如何在顽固的对手面前保持耐心,如英文解说所述,靠着整体实力一点一点把阿根廷grind down。终于,他们抓住了一个看似不是机会的机会,以少打多的情况下依靠一记准确的传中和格策干净利索的射门击败了对手。反观荷兰队,固然整体实力比德国有差距,但从下半场后半段开始不断滋长的急躁情绪也是点球失利的原因之一吧。

德国队此次夺冠,真的是名至实归。从2002年以来,世界杯上成绩最好、发挥最稳定的就是德国队。前三届他们都败在应届冠军脚下,这次终于从“冠军的试金石”升华到冠军的宝座。有趣的是,现有的三支夺冠4次以上(含)的球队,其第三和第四次夺冠均经历了24年的漫长等待:巴西从1970等到1994,意大利1982等到2006,德国则是1990等到2014。这三支球队都是世界杯上最优秀的队伍,尚且要等这么多年,可见捧杯是道路多么的艰辛!

四强中学费交得最多的当数东道主巴西队。两场被狂灌10球,看似偶然,实际上任何偶然事件都有其必然因素。在欧洲加大投入,并把科学化的训练方式不断引入足球运动的时候,巴西人单靠自己的天才还能抗衡多久呢?天才断档的时候怎么办呢?纵观巴西队的5次夺冠,都是天才辈出的时代,前后分为两个时段。58,62,70三次夺冠,是贝利、加林查、迪迪、瓦瓦等爆发出了第一个黄金时代;94和02则是罗马里奥+贝贝托和3R+2卡(卡福、卡洛斯)交相辉映的第二个黄金时代。这次呢,前场仅有内马尔一个人担纲;他一旦伤退巴西队就像没了牙齿兼雄风不振的老虎,在和狮子、猎豹的对攻中被咬得遍体鳞伤,虎威扫地。小马哥22岁第一次参加世界杯就承担这么大的责任,他的表现可以说是可圈可点,堪当大任,真的是一个人扛起了巴西队。虽然没有大罗那样的盖世天才,但他确实很有领袖气质,做得好有希望成为巴西队的齐达内。

而巴西老帅斯科拉里,真是应了那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记得02年巴西队的世界杯预选赛打得十分不顺,斯科拉里临危受命,最终把巴西的点点星光聚焦成耀眼的激光,造就了5星巴西的辉煌。而本次半决赛战略的重大失误,则使其英名扫地,甚至说在巴西球迷心中“遗臭万年”也不过分。好在巴西人还算厚道,强烈要求老帅下课的同时也没有忘记他2002年的贡献。其实这样的成就,一个教练一辈子能有一次就十分幸运了,在你争取第二次的时候上帝总要为难一下,不能什么好事都让你得了。老帅这下也可以安心退休了,如他自己所说,生活还要过下去。

东道主巴西没有夺冠,但想想他们并不孤单。90的意大利、06年的德国世界杯,东道主也都没有夺冠,只是没有像巴西败得那么惨而已。谨祝愿桑巴军团凤凰涅磐,浴火重生;老帅斯科拉里顺势而退,安度晚年;小马哥下届世界杯破茧化蝶,再造辉煌!

90年看世界杯德阿决战时俺还是个中学生,现在已经是“早生华发”,人到中年啦!偶们都会老去,但世界杯永远不会老,它会4年一度如约上演绿茵场上的华美盛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8)
评论
阿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kingfish2010' 的评论 :

您这样的年纪还能12分钟以内跑2000米,大赞!

记得当年俺们学校女生是测1500米,跑得最快的6分钟左右就能搞定(好像比6分钟略少),我至少认识两位,而且都是学习很好的;慢的好像8多钟也跑到了。貌似这个2000米的达标标准对20年前的大学生倒还适用哈。虽然网上有很多戏说QH女生的段子,但其实俺们男生对她们还是非常景仰滴。像俺们班5朵金花四朵嫁给了本班同学,还有一朵嫁给了下一届的师弟,哈哈。

昨天和家里人视频聊天老爸还在说现在国内城里的小娃越来越“宅”,胖墩越来越多,如此下去十分堪忧啊!学习不如俺们那时候努力,身体也更差,这以后怎么和老外竞争呢?
kingfish2010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阿留' 的评论 :
也是,国内精英大学的学生能够得到的体育设施,如跑道,草地球场,泳池等等,在国外普通孩子也能够利用,只要有热情,家长也支持,天赋就不会被埋没。
另外国内有条件利用体育设施的孩子大多在玩命读书。几年前听某高校体育老师抱怨,女生入学时2000米测试12分钟达标,达标着寥寥。我就试了一下,居然在规定的时间跑到了规定的地点。那么20岁左右的女孩子跑不下来,体质真是堪忧了。
BTW,你们12分钟跑3000米够快的,赞一个 :)
阿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kingfish2010' 的评论 :

嗯,格策教授看得开,可能也跟德国人出路比较多有关。我读博时二老板是德国人,他说在德国做个好木匠收入不比大学教授少,所以不必追求高学历,呵呵。反观我国,运动员退役后的出路确实是个大问题。如果是“国”字号的还好办一点,否则的话也不容易吃得开。省队和重点大学之间,相信大部分人倾向后者,母校那位教授的考虑也有其道理。

BTW,戚务生当国家队教练时,他儿子倒是俺们学校的体育特招生。据说每次中国队比赛他都离校躲起来,怕万一踢不好挨骂。其实同学们还是很理性的,中国队输了顶多摔几个暖壶之类的。

个人觉得母校最好的传统就是体育锻炼,下午4点半至6点以及晚自习以后体育锻炼蔚然成风。塑胶跑道那时候还很新鲜,但学校舍得开放给同学们随便用。我们那时候还盛传要恢复解放前不会游泳不许毕业的传统,结果俺这个旱鸭子也学会了游泳。其次是良好的学风,晚自习通常到10:30以后(11点熄灯),更有同楼土木系的兄弟们画图到深夜,为了不打扰已经入睡的门房时常背着图纸从二楼的窗户爬进来。二者都是让人受益终身的。


kingfish2010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阿留' 的评论 :
看了你给的链接访谈,有意思。
格策教授原来在耶鲁做博士后时开始带着孩子打球的。不过两个儿子踢成专业,中断学业时,家里也讨论孩子将来学什么,这一点德国中国家长心是相通的。他觉得再踢十年,念个大专可以的,也可以将来曲线进入大学。
八卦一个:贵校一位教授的儿子被省青年队录取,可家里反对,只好放弃踢球,老老实实上重点大学。格策教授比中国教授看得开。
QH抓体育造福学生五十年啊,高校其实都应该这样做。
阿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kingfish2010' 的评论 :

回复 'kingfish2010' 的评论 :

查了一下,格策的老爸老妈都爱好体育运动,他老爸是个业余网球运动员,哥哥弟弟都是足球运动员。
林书豪的老爸,好像很喜欢看NBA比赛。看来家庭影响也许和基因一样重要。

http://www.11freunde.de/interview/prof-goetze-ueber-seinen-sohn-mario

另外,马拉多纳的准确身高是1米65,可是在足球场上他比谁都“高”,哈哈。
阿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kingfish2010' 的评论 :

踢足球好像不需要太高哈,马拉多纳不到170cm。记得小时候看足球报,说大连想搞个少年足球基地,选材条件之一是老爸身高180以上,看得俺很faint啊!: )

哈哈,没想到格策的情况很像林书豪,都是知识分子家庭出的优秀运动员,不容易。不知道他老爸是不是喜欢踢球,没准人家也不错呢——单是这个光头,就让俺想起齐达内。

俺觉得这个“运动天赋”后天开发也很重要,比如俺们上大学时男生体育要考3000米(据说有助于“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大家一开始都好怕怕,后来经常练练发现不少人都能12分钟左右完成,于是大家一起嘲笑那些12分钟跑达不到3000米的“国脚”们——介不是别的,揍是没好好练哪,该打!
kingfish2010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阿留' 的评论 :
哦,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咱们的克里木,库尔班,买买提。。。也不一定行哈 :) 我也不懂啊。

欧洲队有些移民的孩子可能像巴西阿根廷南美国家的穷孩子一样,从小很专注地踢球,当地俱乐部和教练都多,不会被埋没。当然像Klose,Podolski 这样国家手球队员的儿子们那身体条件就不是一般的好了。

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德国队的格策,1米76,没太大优势啊! 再看人家老爹,就一文弱书生啊:http://www.dt.e-technik.uni-dortmund.de/mitarbeiter/goetze/ 你觉得这是不是特别励志?
阿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kingfish2010' 的评论 :

还有一点我一直不大明白的:按说西亚阿拉伯人的体质跟欧洲人差不多啊,人家既喜欢踢球,也有钱找世界级的教练,为啥足球还是不大行呢?至少对日韩没有明显优势。
阿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kingfish2010' 的评论 :

哈哈,也有道理,不过貌似和新疆接壤的什么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足球都不怎么样啊。想当年苏联还是体育大国呢,也没帮他们整上去。

再引进几个外援?广东那边可以优先引入黑人球星。: )
kingfish2010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阿留' 的评论 :
咱国有一千万维吾尔族人呢,体质应该跟土耳其人差不多吧?
土耳其足球不错啊! 欧洲杯,世界杯都进过四强。德国队的厄齐尔是土耳其人。
法国队的北非移民本泽马名字叫做Karim,那就是我们熟悉的克里木啊。。。
阿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kingfish2010' 的评论 :

嗯,边远地区,操场不是问题,不过还应该增派体育老师。

感觉亚洲人想打造足球劲旅还是颇有先天不足,速度和灵活性赶不上黑人/拉美人,身体素质赶不上白人,只能在技巧和战术上多下功夫。从这点上来说,觉得学学德国还比较靠谱,有章可循,以后再根据自己情况适当调整;南美人的天才咱学不来。

历史上只有朝鲜队真正进过一次八强,有点像刘翔,这种例子N年才能碰到一次。而韩国02年那次四强是靠裁判送的,不算数。

kingfish2010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阿留' 的评论 :
是的。
Loew 赢球后在采访时虽然自谦了一番,但对Goetze 不吝赞美,说格策向全世界证明他比梅西厉害 -
不过全世界大概都认为南美球星盘带运球还是比欧洲的技胜一筹。可能是大多数南美球星出身贫寒,整天踢球,而欧洲的孩子小时候还是学校教育为主,大部分时间还要上课,还有其他活动。 格策的老爹是多特蒙德技术大学的教授呢 :)
中国教育部和体委应该联合给全国每个小学各发10个足球,特别是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
阿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lanxf126' 的评论 :

确实。毕竟足球是团队作战,一个人浑身都是铁能打几根钉?梅西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了,相信球迷也也衷心为他喝彩。

感觉梅西技术上可以跟老马媲美,但身板似乎没有老马硬朗,冲击力差了一点。

阿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tapler123' 的评论 :

谢谢您留言。想起90年阿根廷对十分困难的时候,有“风之子”卡尼吉亚助老马一臂之力。只有一个天才是不够的。

感觉巴西、阿根廷出的巨星比欧洲的更加有天赋和灵性,是以到现在为止只有贝利和马拉多纳并称“球王”,超级前锋罗纳尔多称“外星人”,而欧洲虽然有强队有科学训练有顶尖的球星,但比这几位天赋上还是差了一点。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
lanxf126 回复 悄悄话 梅西依然是最好的球员,也是历史最佳之一吧,可惜没有突出的队友,一个人终究难成大事,算是生不逢时吧
stapler123 回复 悄悄话 一个天才必须要有球星配合,尹瓜因老态了,7号受伤了,谁能支持梅西呢?当德国不得不用人墙来防梅西时,阿根廷人没人能为天才撑起另半个天,这种情况就是马拉多纳来了也不行。阿根廷人打了70分钟好球,几乎干掉德国人。真可惜。
长期以来不知为什么?阿根廷队一直是非常让人喜欢的队。可能是那里出有马拉多纳、梅西那样像贝利、卡卡、齐纳内那样的足球天才的缘故?
阿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kingfish2010' 的评论 :

好久不见,给您请安啦!是,Kroos那个很像杰拉德在英格兰对乌拉圭那场的误传,而且机会更好,只不过瓜瓜没有抓住,而苏牙抓住了。我上去肯定没戏,早被诺伊尔砸扁了。: )

天道酬勤,06、10两次德国都打得很漂亮,这次真的是该他们夺冠了。
kingfish2010 回复 悄悄话 问好!
分析的有意思。
阿根廷队也是运气不好,21分时Kroos 误传给一瓜因的头球,要是阿留兄上去踢,也差不多能进了吧?
德国台解说两次喊叫:截住球!声音都变了 :) 确实太紧张了。
另外德国团队可用的队员太多了,加时赛配合进球的两个都是后换上的替补。筋疲力竭的天才梅西对阵虎狼之师。。。
Loew 很绅士。德国TV采访他时,他谦虚地说,这是十年努力的结果,Klinsmann也有功劳哈。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