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正文

宠子病

(2015-12-11 14:02:39) 下一个

谈到中国独生子女身上出现的种种问题,坊间多剑指独生子女,其实父母(外)祖父母对他们的病态宠爱才是问题的根源。现将此种宠子病症分析如下,以飨广大患者。

病名:宠子病

别名: 独生子女父母(外)祖父母综合症

疾病分类:心因性障碍

归类科室:心理科

疾病简介: 适应性障碍,表现为精神失态及感情失调,不会影响患者社会功能,患者也不会出现精神病症状,但会影响到社会自然更新的质量,造成严重社会问题。据最新报道,中国在世界孩子溺爱指数排名中“勇”夺第一!宠子病以显著而持久且无理性地宠爱独生子女为主要临床特征,严重者可致使独生子女武功全废,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并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流行病学:据各省市自治区调查,自70年代末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父母(外)祖父母中患病率为70-80‰,在心理门诊中占0%(与对该病的认识有关)。发病年龄自膝下有独生子女起,往往延续终身,有些许性别差异,如“严”父“慈”母,但差异不大,无明显治疗意义,无脑力劳动体力劳动者差异,城乡患病率相同。

病理机制:独生子女为病原体。独生子女被溺爱,罹患溺爱综合症之时,便是父母(外)祖父母宠子病发作之日。 溺爱综合症患在子女,其实病在父母(外)祖父母。

病因:患者无明显体征和实验室指针异常,概括的说是心理、社会(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病因应排除遗传因素和生化因素,盖因独生子女这一重大生活事件出现,并长期存在,引起强烈持久的情感体验,导致病发。

临床表现:

一)健忘:主要症状。表现为无论生活工作中多有原则,患者在面对独生子女时忘记原则,一任宠害,美其名曰并不过分。

(二)视力模糊:对独生子女的缺点视而不见,甚至视为优点。

(三) 情绪两极:见子女精神抖擞,兴高采烈;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终日担忧。

(四)躯体症状:有子女在侧时声音亢奋,久不相见则面容憔悴,胃纳差,体质降,睡眠障碍中以早醒最为突出。

诊断:大凡子女娇生惯养,自私自利,虚荣要强,缺乏责任感,任性,生理发育提前,心理发展滞后者,其父母(外)祖父母必为宠子病患者。

治疗:联系自己成长历程,按照严厉的爱(tough love)之原则,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人格培养,不剥夺其锻炼成长的机会,把爱藏起一半,教育细无声,并取本文一篇嚼碎,就自酿苦酒吞下(以夫妻对饮为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