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forhong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父母如此辛苦为哪般?

(2012-10-04 08:59:53) 下一个

许多移民,特别是亚裔人,拼命使孩子在校成绩卓越。孩子们掌握了有效的学习习惯,为接受高等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同时,父母和孩子也都为此付出了代价。本文讨论这一做法对父母,孩子和社会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亚裔族群对教育的历史见解

大部分亚裔文化的奠基石来自与公元六世纪的儒家哲学。儒家教导人们学问高低是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也反映了尊重师生间的道德义务。

许多中国人相信他们的孩子应该追求尽可能多的教育,取得在所学专业最高的学位。这是以延续了几千年的文化价值为基层的。在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思想中,只有获得最高的学位,才能得到足够的尊贵,尊敬,进入主流社会。因此,父母不顾孩子的兴趣,能力,精力,志向,志愿,强迫孩子努力学习。

亚裔族群教育孩子的途径及其影响

除了完成学校的正常功课外,父母还为孩子安排了名目繁多的校外功课和活动,包括汉语,数学,绘画,舞蹈,体操等等。孩子的学习似在添鸭子,强行灌食长胖,以便可以上市。当然,加强课外学习确有益处,可是孩子们需要有没有压力的时候。他们需要轻松,玩耍,自我思考,自我组合,自我恢复。否则,他们就象用光了的电池。

大多数亚裔子女所受教育的方法是强调戒律。孩子们学习做什么事都要先得到批准,否则不能做。父母相信如果子女听话,即教育成功。这种方法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孩子所受的教育是核实对于不对,而非自己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们就象是关在笼子里的小禽,待到放他到外面去,他决不会鸣,也不会跳 ( 鲁迅 ) 。亚洲文化往往灌输孩子唯有努力才能成功。不成功就说明努力不够。在校拿不到“ A ”就被认为不是“真正的亚洲人”。这种态度对天分不够的学生是一种伤害;对社会增加一个积极的成员到有好处。弄不好的话,学生会因为自信不足而导致精神问题,严重的会出现自杀。有些亚裔教育方法以单纯记忆为基础,这个系统对大多数学生实行高水准教育标准化有效,但不利於鼓励创造性和个性发展。

对父母的影响

许多亚裔父母相信,不管自己如何辛苦,也要为孩子做出牺牲。他们认为作为父母,不论怎样艰难,为了孩子,值得。他们称之为“天职”。他们相信这样做是在表达对孩子的爱。但是父母也有时会因“为儿女当牛做马”存有不满的情绪。

中国唐朝 (618 - 907 AD) 诗人罗隐,写了一首诗。叫“蜂”。其中有这样一句: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中国人常常形容一个人“长在蜜罐里”,意思是父母应该为孩子越俎代庖。但是娇养和溺爱限制孩子的独立性发展,把孩子呵护在自己的翅膀底下,不能帮助孩子学习预备对付生活中的压力。孩子们也无法发展他们要作为成人应有的精神力量。中国学生也许在学业上成绩卓越,但是他们很难象美国人自己一个人或和一两个同伴满世界旅游。

中国父母辛辛苦苦工作,为了孩子的成功牺牲自己,但他们为此付出很大的代价。他们也许为孩子买昂贵的衣服或其他东西,却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父母花费心血为孩子“酿蜜”,从不享受自己的生活。在他们埋头“酿蜜”的时候,他们真的得到甜蜜的生活了吗?

对社会影响的一个例子

在一九八十年代期间,日本的制造业大有领先世界的势头。日本的数据质量管理使他们生产出优质产品。市面上也出现一些关于日本成功企业的书籍。甚至美国公司也派高级主管去日本学习怎样提高生产过程的技术。实际上,日本人大部分的质量控制方法是从一个叫 W. Edwards Deming 的美国人那里学来的。此人的思想在美国得不到赏识,他就转向帮助日本工业巨子。 Deming 博士一直活跃在工业界,直到一九九三年以享年九十三岁的高龄去世。或许是他令人尊敬的年龄让日本人接受他的教导并以此取得极大的成功。

一九八九年,日本股票市场大跌;从此日本经济一厥不振,好多年才回升。虽然日本人成功地制造出又便宜质量又好的产品,他们的工业因为严格机诫的控制管理和雇员解乏创造力而受到阻碍。日本没有美国的大型企业多。现在,日本工业使用的技术试图有突破的都不太有效,因为世界各地的竞争对手都已经掌握了这些技术。

美国人教育孩子的方法

早年的欧洲移民也为了孩子的教育牺牲自己。但这种牺牲与亚裔父母的牺牲精神完全不同。

今天,对欧裔移民后代或在美国生长的人来说,好成绩和学业成就固然重要,有些人也象亚裔移民那样拼命向上,然而,动力却像亚裔人强烈。美国人一般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有更多的自由追求他们感兴趣的事情,而不会强行让孩子接受父母为他们设计好的学习项目。这样做也有其危险性。因为有些孩子的确需要更多的引导。一般来说,美国人愿意注重孩子接受多层次教育,即要孩子能够适应任何环境。

许多美国父母羡慕亚裔孩子在追求教育方面展现出的献身精神。因为亚裔孩子的童年大都花在教育上。到了读大学的时候,因着他们已经养的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获益多多。许多美国人是到了大学才知道如何学习,并且努力追赶。

分数和学术成就固然重要,也不见得是商界,艺术界或其他领域必不可少的成功基础。比尔盖茨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大学都没毕业。他决定及时寻找机会成为软件工业的领导者比完成大学学位更为重要。他的择决是正确的。

另一方面,有些美国人相信他们的责任就是把孩子抚养到十八岁。之后就可以把孩子送进社会。很少十八岁的人能够担当这个责任。父母应该帮助孩子预备自己成为一个有创建性的成年人进入世界。大多数情况下,父母还需在孩子十八岁以后支持他们,至少到这个孩子完成一定程度的高等教育。

结论

许多移民给孩子徐徐注入了令人羡慕的学习动力和学习习惯。然而,孩子们会因无法满足强加给他们的学习要求和达到预期的目标而痛苦不堪。父母也会因给予孩子太多而疲惫。作父母的应该考虑是否逼得孩子太厉害,同时放弃太多自己的需要。此外,父母或许该确定他们是不是生活在孩子的成就当中,自私地利用孩子来满足自己未能完成的梦想,以孩子的成就当作自己荣耀和炫耀的本钱。最后提醒家长,受过教育,心理适应能力强的孩子往往成就最高。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