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赤豆酒酿元宵- 2012

(2012-12-17 17:00:32) 下一个

清脆有节奏的竹板声使我想起了挑着扁担游卖于小巷的酒酿小贩。没有声嘶力竭"磨剪子来铲菜刀"的狂吼声,没有油腔滑调"卖秋油干儿"的吆喝声,没有扰人心烦"马头牌冰棒"的敲击声。那青雅的竹板声就如同竹子一样不张扬。

每当我听到它就快速地打开碗橱拿碗,然后向妈妈要上毛把钱(6分钱一小钵)飞快地冲下楼去。此时小贩已被一小群人围着,他小心翼翼地用平匕舀起一钵酒酿再用圆匕加上一点米酒,然后递给买方,收钱。如果碰到我们这帮单纯的小姑娘,这笔交易就划上了句号。可要是个凶大妈,我们暗地下称"老妇女"(唉!俺也到这把年纪了),那就不那么单纯了。首先她蹲下老脚低下头用一双鹰眼 快速地在木桶里扫描,然后指使小贩把最大的那钵舀起,当小贩加完米酒,伸着一只苍桑的手向她要钱的时侯,在我们看似可以结束的买卖却被她那声如洪钟的髙音打段,埋怨为什么不多舀一点米酒?颤巍巍的小贩无奈地稍加一点,她还是𣎴满足,甚至要抢着自已添,最后很不情愿地付了钱,嘴里叽里咕噜地离去。贫瘠的70年代这些没有良好教育背景且家境艰难的家庭主妇,现在想想她们被生活所迫而造就的斤斤计较行为可以理解。“仓廪实而知礼节",人的尊严礼仪的前题是解决温饱。可如今当我碰到我的同胞大妈在美国超巿里泰然自若地一根一根检只有几毛钱一磅的四季豆时,便想到这和买酒酿大妈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在现今物质极端富足的年代,此行此为就不那么可以理解了。不好意思,扯题了。

刚来 美时,有一周末淸晨恍惚被一竹板声惊醒,下意识地奔向厨房拿碗,揉揉双眼,找不到我童年的碗橱。淸醒后的我黯然神伤。LG说不就一酒酿吗?走,开车奔Flushing。立刻推醒熟睡的儿子,一家三口开着个老爷车在495上花了近1个小时到达"金山",终于找到了我梦寐以求的酒酿啦。可那与我记忆中的酒酿的样子真是天壤之别啊!一群自由散慢的米粒有气无力地飘浮在浑浊的米酒上。回到停车场,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天啦!于其说是酒酿,还不如说是甜冷稀饭。一点都没有酒的醇香,只是一味地糖甜。失望的我真是无语。LG说等等我,几分钟后他拎了个小包,原来他去买了酒药。

回到家,我们就开始泡米。当时互联网还没普及,不像当今什么都能搜得到。他就凭着记忆(小时侯他家做过)做了起来,没想到一次 成功。以后我家的酒酿就酿得一发不可收拾,还把这门技术传给了下一代。

酒酿对人体非常有益:哺乳期的妇女多吃下奶,老年人多吃补血补气,爱美的女性多吃美容养颜••••••。只是未成年的孩子不要吃未煮过的。毎次小儿都求我背着他爹赏他一小匙,然后感叹太太好吃了!



圆糯米泡6个小时

大火蒸30分钟

酒药融入冷水,加进冷却的饭中。

中间挖个酒窝

冬天盖件羽绒服

3天后出酒了

彩元宵(全是自然的食物色)煮熟,临起锅前加酒酿。

吃一口,忘了世间所有的烦恼。

南京人过年必吃的赤豆酒酿元宵

请我姐勾了一张。她文我武。小时候我家买吃的全是我包了,可能那时起嘴馋的种子就埋下 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美丽风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青云直上的评论:
姐姐写, 俺来看。 好看。 喜欢这种朴实无华的东东。
青云直上 回复 悄悄话 谢谢风景妹。也许是老了,总想起儿时的人,事和食物,有想写下来的欲望。
美丽风景 回复 悄悄话 青姐的画儿原来有故事的。 画得生动。
美丽风景 回复 悄悄话 云姐美文, 层层铺垫, 感人!
才发现。 以为就是做酒酿呢。
另外姐夫好男人, 真爱姐姐哦, 羡慕下。
青云直上 回复 悄悄话 谢谢。也喜欢酒酿加蛋。我做月子时天天吃。
Empty_Chair 回复 悄悄话 你好!
酒釀年糕,酒釀加蛋我都喜歡吃。
不複雜,學習了,謝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