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那雨吧

谁说晴天听不到雨声?清风细雨,听那雨吧。。。
个人资料
正文

诺贝尔物理学奖及中村教授

(2014-10-14 11:41:41) 下一个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发明 “高亮度蓝色发光二级管“的三位日裔科学家。其中美籍的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 )教授现就职于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UCSB)。消息传来,很为加大圣塔芭芭拉感到高兴,也藉此深入地了解了一下这个奖项及中村教授。

 第一个感慨,美丽的代价。想起了第一次去UCSB的情景。说实在,因为UCSB有爱玩的名声,去之前有了些先入为主的不良印象。但踏入UCSB的校园,我似乎一下明白了这个贪玩的名声实在是与它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相辅相成。这个明媚蔚蓝的海滩校园给人带来自然而然的轻松欢愉。这么好的一块地居然没被房地产开发商强占建个豪华度假村,而是留给了大学校园。后来查到这块地当初也是有识之士奔走呼吁促使政府特别例法保护,才得以不断扩建成这样一所综合性科研大学。度假村哪里都可以建,一两年便豪华美丽了;但一所科研成果卓著,培养未来人才的大学却是几代人以教育为本不懈努力的结果。

 第二个感慨,“聪明的人从来不会为赚钱而活”。如果梦敞开了做,那么能在这个气候宜人,环境优美,资源充足的地方做教授搞科研应该是研究型人才的理想。况且它如今拥有六位诺贝尔获奖者,说不定哪天,你也能做出些让子孙收益的发明呢。应当鼓励那些喜欢钻研,想法独特,聪明的孩子去进入到科研领域,而不是挤进华尔街。有人问诺奖得主David Baltimore, 是不是现在最聪明的年轻人都去赚大钱了,不做科研?他说不会,聪明的人从来不会为赚钱而活。

 第三个感慨,不拘一格降人才。“考试无法产生创造型人才。应该废除大学考试制度。”-中村修二在被采访时脱口而出。中村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反骨精神的科研狂人。他曾违背当时的雇主意愿冒着风险坚持试验,直到最后与雇主日亚闹翻,打官司。他不顾一切的坚持不但使他在LED领域取得突破,也通过胜诉日亚,促使日本企业改进与研究人员及科研成果的关系。中国近年来在许多科研领域投入大量经费,做出了许多成果,我们的年专利申请数已经超过美国。那些做企业事业单位领导人的朋友们,或许可以借鉴日本企业的教训,有机会的话,力所能及地扶持那些“不听话”但有潜力的人才,给他们以宽松的环境。若我们自己不是千里马,做个伯乐的感觉也不错。

 第四感慨,诺奖还是站得高看得远的。诺奖本质: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改变,用于此次蓝光发明再贴切不过。想想大约十年前,电视机还是庞然大物,Plasma电视贵得要死。而今的平板电脑,大屏幕超薄电视,智能手机,高效低能耗的LED灯,都得益于此项突破。诺奖评委会说得好:“白炽灯照亮了20世纪,而LED灯将照亮21世纪。

 

清风-细雨

2014 年十月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中村修二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的记者会上

 

以下为转载,关于中村修二:

中村修二:异类的诺奖得主

日本经济新闻杉本贵司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中村修二因研发被视为不可能的“蓝光”,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但中村被关注是由于2004年起诉其开发蓝色发光二极管(LED)期间就职的日亚化学工业公司,要求其支付发明补偿金。中村在日本是拷问企业研究人员和企业关系的“异类分子”。而这背后存在着不为人知的纠葛……

2004年1月30日下午3点过后,东京地方法院。“发明者的贡献度即使保守估算也不低于50%。原告几乎靠一己之力完成了世界性的发明”。在审判长开始宣布这一历史性的“支付发明补偿金200亿日元的判决”时,中村表情依然严肃,丝毫不为所动。后来其本人接受采访时表示,法院特有的措辞表让其“最初不理解其含义”。随后嘟囔了一句“我是研究人员。诉讼并非本职工作”。

“在日本的公司,即使拿出诺贝尔奖级别的发明,也仍被当做奴隶对待”,由于不堪忍受隶属于企业、身为打工型研究人员的处境,中村以曾经工作的企业日亚为被告提起诉讼,要求其支付200亿日元作为发明补偿金。在通过诉讼获得全面胜利之后,中村在记者会上强硬地称,“这是理所当然的”。

但其实在开庭之前,中村的内心世界完全不同。当时,对蓝色LED一案进行跟踪采访的日本经济新闻的记者为了避开已经聚集到地方法院门前的媒体,在霞关一家地下咖啡馆,和中村一起等待开庭。平时中村总是以独特的尖锐声音高谈阔论,但此时却沉默不语,显得心神不宁。

记者直截了当地问:“中村先生,说实话,您觉得(判决的补偿金额)达到多少算是胜利?”

在沉默片刻之后,中村挤出了一句话。“当然有两个零最好,但说真的,这很困难。社会上有人认为一旦达到10亿日元左右就算是巨大胜利。大概就是这种情况吧……”

中村一边摇头,一边像在思考自己的话,再次陷入了沉默。

在有点感冒的前一天晚上,中村接到了负责打这个官司的升永英俊律师的电话。对于询问诉讼成败的中村,升永模棱两可地表示,“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审判长)会以什么金额作为双方都能接受的妥协点”。凌晨3点过后,中村就睡不着了,“一边想‘是不是最好不要那么期待’,一边心情平静地制作每周2次的研究生院课程所使用的资料”。

但是,中村对于诉讼最为念念不忘的,实际上并非补偿金额。而是“一个人完成开发”这一点。这是为什么呢?在审判前后进行的数次采访中,透漏出了一点线索。

中村对于日本的科学研究现状乃至教育制度,都直言不讳地表示了批评。

“在日本,企业和研究人员就是老爷和仆人的关系。这是不是有点奇怪?”、“考试无法产生创造型人才。应该废除大学考试制度。”

记者插话说,“您真是想说就说啊”,对此中村爽朗地一笑而过。但是,仅仅有一次,中村告诉记者说,“刚才的话请当做没听见”。那是在话题涉及其任职日亚公司时代的研究伙伴、以及在背后支持中村、并为蓝色LED的商业化四处奔走的当时上司之际。

“当然非常感谢他们。但在投资者(日亚)要求停止相关研究之后,违背命令、一个人继续从事研究的只有我一个人。”

“一个人完成的发明”是诉讼的争论焦点之一。在白铁皮屋顶下,中村利用自己找来的研究器具,致力于当时被认为不可能成功的高亮度蓝色LED的开发。当时,曾是日亚开发团队一员的一位技术人员作证说,“要说中村完全靠自己力量完成研究,感觉有些不对,但中村一个人埋头于(蓝色LED的研究)则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中村曾公开表示,当时的日亚会长小川信雄(已故)“采纳了违背公司命令、坚持从事蓝色LED研究的我的越级申诉。至今仍然心存感谢,他是伟大的经营者,我心怀尊敬”。可见并非完全没有周围的协助。

“虽然能理解您的心情,但为什么非要走到这一步呢?”面对这样提问的记者,中村只是轻声说了一句话――“诉讼姑且不谈,还要争取诺贝尔奖呢”。

在开庭之前,中村曾多次为“审判长是否理解科学”感到担心。从当时的法庭陈述推测其内心可以发现,中村可能认为如果不清楚能否充分理解科学的法官作出低估自己功绩的判决,荣获诺贝尔奖的机会可能会远去。

在判决作出约1年后,中村与日亚实现了和解。获得的补偿金仅为8亿4000万日元。讽刺的是这个金额与中村在“200亿日元判决”作出之前谈到的基本相同。在仅仅1年里,补偿金减少至约24分之1,中村对于接受这个结果似乎也存在抵触。但是如果继续斗下去,有可能面临地方法院作出的“一个人完成发明”这个评价被推翻的风险。

即使放弃200亿日元,也要获得诺贝尔奖。那么,中村是否就是仅仅追求名誉的功名心强烈的研究人员呢?中村的确很有野心。但是,事实并非仅仅如此。

有一次,听说记者是由理科转到文科的,中村就一口断定说,“你这样做真是严重失败。为什么这么做?现在可不是在报纸上写文章的时候”。毫无改变的是中村每句话都非常直接。

在记者显得有些生气之后,中村接下来说:“对不起。我的意思是没有比科学家更有意思的工作了。上法庭这种事,说实话真不想干。我是科学家。应该在科学的领域里战斗。我希望告诉大家,这是非常有趣的。同时也希望孩子们能拥有这样的梦想。(在法庭上)科学家这个工作获得极大关注,将来希望成为科学家的孩子们出现增加,这才是我真正的希望。”

说到这个话题后,就难以停止了。当时,直到回美国的飞机即将起飞,中村一直在畅谈“科学梦想”。观察他的眼睛,他不再是在法庭上与曾经的雇主展开“互相揭短”的前公司职员,而是成为了纯粹的科学家。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清风-细雨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整全的教育' 的评论 :
谢谢评读!
想想很多成就卓越的人在常人眼里都是异类。
这其实给我们的教育系统提出了问题。
清风-细雨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杨子' 的评论 :
杨子好!多谢留言。
仰视一下您提的问题,大概得请专业人士来回答了。愿闻其详。
整全的教育 回复 悄悄话 在日本,中村修二这样的人的确是“异类”。“奇怪”的是,“异类”居然能有那么大的成就。
杨子 回复 悄悄话 何不把“有机”也一起发呢?

假如说LED用的玻璃媒介,OLED用的就是有机玻璃媒介,可以弯曲。是对LED的改进。

过去的物理奖不是“原理- 试验 - 产品”三个一体的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