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境由心造

(2013-11-05 06:19:40) 下一个
       大概很少有人对自己的命运十分满意的。民主国家的政治家在攫取权力的坎坷之途上,摔打得遍体鳞伤,大权在握了,还时不时要妥协、让步,因为“党外有党”;一党专政的独裁者,也不能为所欲为,因为“党内有派”。事业发达的亿万富豪,没有一帆风顺的,说起创业史,人人一本“血泪账”。富可敌国的大财主,也不是什么生意都盘得下来。
 
杨绛先生说:“据说,希望的事迟早会实现,但实现的希望总是变了味的。”这样的经验大概每个人都有一些。为什么凡事都要打点折扣呢?原来,生活的道路本身就不是一条坦途。社会太复杂、变量极多,任怎么样聪明的人也不可能把一切安排得妥妥帖帖,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这个意思。自然灾害、社会变革、人情世故……躲不胜躲,防不胜防,运气再好也不免横遭扫荡。功成名就者可能家庭不幸福;养尊处优的人也许身体有伤痛。好像造物主的故意设计,为了安慰那些运多劫难的人似的。诸如此类都说明:人生,苦痛、磨难原是其常;成就、欢乐只是其变。
 
常常有人不解道,自少及长幸福的标准一改再改、一降再降,还是达不到、保不住;案头、壁上贴满了“知足常乐”、“能忍自安”、“难得胡涂”……心还是静不下来。其实,以为有某种办法可葆幸福常在、心境常安,是对人生的最大误解。确有善将大灾小难化解成平淡甚至快乐的人,可惜那算不得事实上的“遇难成祥”,多半是降低标准的自我安慰。
 
个人命途多舛,还因为国家、民族多难多灾。近代中国,社会动荡、民族祸殃何曾一日稍歇?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等等,都是人与国家、社会关系的精辟总结。消极、躲避不是办法,比较明智的做法也许是:放下一劳永逸的幻想;面对现实,确立自己的价值观。
 
四川青城山的道观中有无数楹联,其中传诵最广的恐怕要数这一首了:“事在人为,莫道万般都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上联看似老生常谈,得见于拜神祗、尚无为的道教圣地便又是一种滋味。看来,人生在世还是不能消极,经历一切胜败得失,生命才丰富。从下联看,幸福与痛苦只是一种观念,没有统一、客观标准。“造境”者“我心”也。挫折无绝境,成功无尽头。每逢走到看似顶点的地方,屏息想一想,左右比一比,就能发现还有机会、有更高的境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