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思

每天都发现一个新的自己
个人资料
小思维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文革小史8:小岗村的前后30年

(2014-09-10 06:21:49) 下一个
35年前村民在队长严俊昌领导下的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中国十大名村之一,位于凤阳县东部约40公里处,距宁洛高速凤阳出口仅16公里。全村有849户3823人,土地面积13700亩,承包耕地面积8713亩。    1978年以前,已经实行了20多年的人民公社制度把全国农民牢 牢地拴在土地上,“大锅饭”的弊端毕现无疑,农业效率的低下到了让农民无法生存的地步。小岗村像全中国千千万万的村落一样只是安安静静坐落于安凤阳县的一个小村庄,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一样守着祖辈留下的田地辛勤的劳作,不断的编制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不同的是小岗村是远近闻名的“三靠村”—“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1978年的安徽,从春季就出现了旱情,全省夏粮大减产。小岗村的农民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逼到了包产到户的这一条路上。

1978年11月24日晚上,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的一间破草屋里,18个衣衫老旧、面色饥黄的农民,借助一盏昏暗的煤油灯,面对一张契约,一个个神情紧张地按下血红的指印,并人人发誓:宁愿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搞包干。这份后来存于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大包干契约,被认为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枪”出人意料的是竟十分灵验,第二年小岗村就实现了丰收。队长严俊昌特别强调,“我们分田到户,瞒上不瞒下,不准向任何人透露。”1978年,这个举动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是一个勇敢的甚至是伟大的壮举。

1979年10月,小岗村打谷场上一片金黄,经计量,当年粮食总产量66吨,相当于全队1966年到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从1958年人民公社化以来,在关于农村的文字中,“包产到户”是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汇,也是常被质疑和批判的。即使在小岗村获得丰收的1979年,批评“包产到户”的声音也是不绝于耳。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在一次重要谈话中公开肯定了小岗村“大包干”的做法。当时国务院主管农业的副总理万里(他在安徽农业改革使人肃然起敬让人怀念)和邓小平对这一举动表示的支持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农村改革势在必行。1982年1月1日,中共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此后,中国政府不断稳固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使广大农村地区迅速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中国因此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用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世界上22%人口的奇迹。

有人提出曾名噪一时一时的小岗村,咋后来又衰落了呢?是不是人太懒了?务农的严俊昌在新形势下,落后了。承包过工厂,引进过外资,有过小的兴旺,但终究是不行了。

沈浩书记是在小岗村又遭遇困难的时候上级派来蹲点的,凭着实干精神再次让小岗村成长起来。他以艰苦奋斗,吃苦耐劳著称。他在此工作期间像大禹治水路过家门不进屋,把老母送回老家由兄弟照看。他使得小岗村发生了可喜变化,各项事业取得明显进步。村内安装了数字电视、有线电视、广播和自来水,修建了村内水泥路;新建了村级活动场所、卫生服务中心和信息综合服务中心;第二居民小区和占地20亩的农贸市场即将竣工投入使用;双孢菇生产园区、优质葡萄示范园、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以及生猪繁养场和龙虾养殖场等“三园两场”建设稳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迅速;以“大包干”纪念馆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业。近几年,小岗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比2003年的2300元增加了近2倍,年均增长近千元。     

30年后的今天小岗村又掀起了我国农村土地改革的第一浪。2008年9月3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到小岗村考察。在那里的田间地头,胡锦涛指出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而现行的《土地管理法》却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因此,胡锦涛在小岗村的讲话,发出了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信号。

实际上,小岗村,以及中国大多数乡村,早就已经悄悄地进行着各种形式的土地流转。但是这次小岗村的意义,可能不是榜样,而是警示。小岗村的故事很简单,30年前为了生存,30年后为了生活,不管今天的土地流转是好是坏,至少它反映了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的巨大变化,反映了伟大的改革开放对中国农村的巨大影响,正是因为有了30年前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有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关于全党工作的着重点从一九七九年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定,有了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经验,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公报,才有了我国农村家庭年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才有了全中国的各行业的迅速发展,才有了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所以我们应该纪念改革开放,永远纪念,不停发展。

 “一个人活在世上,官是当不到头的,钱也是难以挣尽的。能让小岗村的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是我最大的幸福!”这是沈浩日记里的话,沈浩像一团火,为小岗村炽热地燃烧着,直到2009年11月6日那个黑色黎明。他太累了太累了!睡下后就再没有醒来„„       这一天,小岗人无不沉浸在巨大悲痛之中。一纸“请愿书”默默地在一双又一双手中传递,洒满泪水的纸上,再一次摁下了一个又一个红手印„„       “请让我们的沈书记永远留在小岗„„”       这也该是沈浩最后的愿望了。他在给小岗村公墓选址时曾说过:“将来我死了,就埋在这里。”   沈浩三次准备辞职回家去照看老母时被一村农民反复用血书挽留,最后他累死在这个“将来”让人痛的地方们,撒手人寰。

他的死让小岗村发展前景再次无解。---题外话, 一盘散沙的小岗村,没有上级不行,没有英雄也不行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