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任何人说的话都是为他生活的时代的现实说的

(2012-02-24 10:32:07) 下一个

任何人说的话都是为他生活的时代的现实说的,比如说所有历史都是现代史 

鲁迅也不例外,他说的是他生活的时代的中国人。

所以,不要把鲁迅说的话作为与时间和空间还有当时当地的人无关的,超越天时地利人和的什么真理,因为如果那样看待任何人说的话就都错了,除非是自然科学或数学。其实,自然科学或数学都不能超越时间而被后人修正。

我只说说你下面这几段话:

由此可以推断:“造反有理”一定是鲁迅推崇的了。

且慢,鲁迅是1936年去世的,他见识过的造反多了,比如说他对于辛亥革命的态度,他对孙中山的态度。辛亥革命10周年的时候,他发表小说《阿Q正传》,叹息革命能赶走满清皇帝,却不能驱走民族的“奴性”。

其实,鲁迅认为不能驱走的,应该是民族的“惰性”,而不应该称为“奴性”。

鲁迅是主张崇拜的,我是不主张崇拜的。

我以为你用词带感情,有些情绪化,因此给我的感觉是你自己在说你自己的感觉,跟鲁迅有关系,是你感觉里的鲁迅,却恐怕不是真实的鲁迅。比如:

你说“由此可以推断:“造反有理”一定是鲁迅推崇的了。”

“推崇”比较带感情,有些情绪化,自“赞成”或“宣扬”要少一些情绪化。

还有你说“且慢,鲁迅是1936年去世的,他见识过的造反多了,比如说他对于辛亥革命的态度,他对孙中山的态度。辛亥革命10周年的时候,他发表小说《阿Q正传》,叹息革命能赶走满清皇帝,却不能驱走民族的“奴性”。”

我不记得鲁迅的原话,如果是就事论事的描述事实的话,应该是“辛亥革命赶走了满清皇帝,却没有驱走民族的“奴性””,因为事实是辛亥革命赶走了满清皇帝,事实是辛亥革命没有驱走民族的“奴性”。

当然,事实也是革命能赶走满清皇帝。

但是,是不是革命却不能驱走民族的“奴性”呢?

应该说这只是个结论,不是陈述事实,因为事实是“没有”,明摆在那里,而“不能”是需要论证的。

我还真是不知道鲁迅有这个结论。我也怀疑你能不能论证这一点。如果我们这样说话就没法讨论事情了,因为光是把事情是什么搞清楚就已经累得够呛了。

你接着说“其实,鲁迅认为不能驱走的,应该是民族的“惰性”,而不应该称为“奴性”。”

是“鲁迅认为不能驱走”呢?还是“鲁迅认为没有驱走”呢?

前者是下结论,后者是陈述事实,有本质不同。

你接着说“鲁迅是主张崇拜的,我是不主张崇拜的。”

我不知道这里的“崇拜”是怎么来的,是不是前面“推崇”演变过来的呢?

那么,你知道鲁迅主张崇拜的是“什么”呢?还是什么都崇拜?

还是你给鲁迅代笔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