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山陇西郡

宁静纯我心 感得事物人 写朴实清新. 闲书闲话养闲心,闲笔闲写记闲人;人生无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KW曾多次不避忌讳力挺过伟人但关键时刻却犯了糊涂没有抵制zt

(2023-04-15 13:44:15) 下一个

千里发过的热帖:

抗美援朝最惨一仗,死伤44000,师长差点被枪毙,毛主席救下

 
来源:  于 2023-04-12 18:02:1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5343 次 (14484 bytes)

  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用简陋的武器同美军打,其残酷性已经远远超出了小米加步枪时代,其艰难程度也远远超出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而抗美援朝最惨烈的一仗便发生于第二次战役的长津湖战役中。这次战役创造了两个奇迹:第一,几十万人神不知鬼不觉潜伏在美军眼皮底下,美军竟挥然不知;第二,忍饥挨冻,在零下四十度的极端气候下,打败美军。

宋时轮

但此战也留下诸多遗憾,伤亡人数竟达到了44000余人,超越了抗美援朝的任何一场战役,第9兵团付出了惨烈的代价。司令员宋时轮怒斥26军军长张仁初,要撤销其番号。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26军在此战役中究竟担当什么角色?

第9兵团是人民解放军的精锐部队,下辖20军、26军、27军,共计15万人。这一精锐之师本来是用来解放台湾的,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作为第二梯队,由毛主席钦点入朝参战。

其前身是华野的1纵、8纵、9纵,而其中的8纵,善打阻击战,以“排炮不动,必是8纵”闻名于全军。

而这8纵便是26军的前身,军长正是张仁初,是一员虎将,人称“张疯子”。
 
张仁初

按理来说,精锐之师加上善战之将,这样的完美组合,一定可以创造奇迹的。但不料26军非但未能创造奇迹,连敌人面没见上就损兵折将,遭遇重创。

看情形比第一次战役中,38军梁兴初贻误战机影响还要大,美军陆战1师因此逃回生天,使东线作战的目标未能实现。

要了解这些问题,还得从头说起。

解放台湾的一支劲旅

1950年秋,全国大部分地方都解放了,但西藏和台湾还没有,其中解放台湾的任务就落在了9兵团身上。

正当9兵团正在上海加紧训练期间,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突然宣布:

解除攻台训练任务,立即待命准备入朝作战。

当然,这时大部分官兵并不知道接下来的任务是什么,这样的军事机密仅限在高级指挥员中。

很快,第一次战役打响后,志愿军大部分兵力都部署在西线,东线只有42军的两个师,而要面对的却是美军第10军近9万人,其实包括美军陆战1师这样的王牌部队。
美军陆战1师

这样一来,东线敌我兵力对比悬殊,且42军本来战斗也稍弱,而东线一旦溃败,威胁江界,朝鲜的临时首都。

最终,守卫东线这一重任还是落在了9兵团的肩上,9兵团再次挑起大梁。

宋时轮定下暗度陈仓的奇谋

宋时轮是百战名将,攻必克,守必固。首战必胜,这是必须达到的,面对武器装备占优势的美军,唯有出奇制胜,方能保万无一失。

此时,出其不意,趁虚而入才是制胜之道,宋时轮苦思良久决定采用暗度陈仓之计。

暗度陈仓出自刘邦对项羽的一次军事行动,在古今中外都是一种常用的战术。但此时却不同以往,宋时轮要将15万人隐藏起来,还要长途跋涉,躲避美军的飞机侦查,非常不易。

更可怕的是,由于9兵团出征仓促,未来得及更换冬装,而偏偏今年长津湖地区遭遇了50年一遇的极寒天气,气温达到了零下四十多度。

11月1日开始,27军、20军、26军分批坐上火车,开赴东北。

但直到最后一刻,宋时轮才得知9兵团入朝后的军事目标是守卫东线,深入长津湖。

11月5日,宋时轮向20军、26军、27军布置了作战任务:20军穿插、27军进攻、26军做预备队,26日发起攻击。

全军保持无线电静默,采用昼伏夜出的行军模式,隐蔽开拔。但这些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要避开敌机侦查,白天就得趴在冰天雪地里一动不动,一趴就是一天,吃喝拉撒都很艰难,生火更不可能。 *****

 

直到了晚上才可以出来活动,在零下三四十度的环境下,很多人趴下后就再也起不来了。为了不被冻死,只能一直不眠不休,保持清醒的头脑。

为此,9兵团付出了沉痛的代价,但也正因此,才终将美军陆战1师装入口袋。

美军垂死挣扎,9兵团却功败垂成

11月26日,9兵团8万人进入作战位置,还有27军两个师正在开进。

9兵团的作战计划是27军负责正面攻击,20军负责迂回侧翼,将陆战1师和美7师分割成四段。

27日,志愿军如天兵天将,突然发起了总攻,美军3万余人被分别包围,惊恐万分。但无奈志愿军没有重武器,始终无法突破美军钢铁围起来的防御阵地,要吃掉敌人很难。

但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美军北极熊团3000多人还是被歼灭。这个代价有多大呢?当时投入了四个团,但战斗结束时,每个团剩下的人仅能组成一个营。也就是说,消灭美军一个团,志愿军付出了三个团的代价。

很快,美军开始了南逃之路,这条路是需要用血的代价去换取的。由于志愿军的拼死阻击,美军只能以每小时500米的速度且战且退。在这条路上,发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三炸水门桥,“冰雕连”、“杨根思连”等。
 
杨根思

尽管拼尽了全力,但此时,20军、27军经过多天的连续战斗,大量减员,精疲力尽、粮弹短缺,已经无法继续追击和有效阻击美军了。

在这千钧一刻之时,作为预备队的26军该出场了吧。如果26军能够及时投入战斗,堵住陆战1师南逃之路,那将会给其以毁灭性打击。

然而12月6日清晨,美军全部跳出包围圈向南大规模撤退之时,还不见这个预备队26军的踪影。

直到当天晚上,26军才赶到,宋时轮立即给张仁初下了命令:

“全面向撤退中的美军发动坚决的攻击”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时赶到的部队只有26军的88师,还有76、77、78三个师扛着先进的苏式武器,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暴风雪中艰难的前进。

此时,88师开始向美军展开追击,虽然手里的家伙都很给力,但人却个个都精疲力尽,战斗力严重削弱。以一个师的兵力并不能将敌人堵死,更何况两条腿要和敌人的汽车轮子比。

88师追了七天,干粮也没了,美军未追上,只能追到美军一些掉队的伤员。更严重的是该师师长吴大林因惧怕美军飞机轰炸,自己躲到一辆美军废弃的坦克里,致使该师1万多人的部队出现了无人指挥的混乱状况,最后全师仅剩下一个团。

很显然,这种折损已经超过众所周知的第五次战役180师的折损程度。师长吴大林差一点被执行枪毙,最后是毛主席干预才捡回一条性命,并且仍在军中任职。但88师却因损失太大,直接被取消了番号和建制。
吴大林

作为军人,这种惩罚恐怕比杀头还难受。抗美援朝回国后,吴大林还担任了辽宁盘锦军区副司令。

但按正常情况,师长也算是高级将领了,1955年授予少将都是理所当然的,担任省军区司令员都不为过。

其实26军才是最冤的

当20军、27军拼尽全力,美军已经惊慌失措,损失惨重之时,如果26军这时能投入战斗,那将会给美军以致命打击,至少可以将陆战1师这个硬核桃敲掉,彻底让美军胆寒。

然而,这个下山摘桃子的机会,竟然让26军给浪费掉了。军人视荣誉为生命,难道26军不想立功?事情并非这么简单,其实26军才是最冤的。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26军当时走到江界时就停了下来,一直在等后勤部门将苏联的新式武器运上来。而20军、27军按正常速度继续行军了。这样以来就拉开差距了。

第二,26军在后来的行军过程中遭遇了美军的飞机轰炸,损失惨重。而且在之后又遭遇了朝鲜人民军的轰炸,同样损失惨重,当然这次是属于误炸。

怎么会误炸呢?这么说正常也正常,在朝鲜战场上,经常发生美军飞机误炸南韩军队的事,打仗经常左冲右突的,敌我经常犬牙交错,难以分辨。

而人民军误炸志愿军,主要是因为在抗美援朝初期,金日成争夺志愿军的指挥权,双方在指挥过程中的沟通不及时所致。后来随着志愿军的节节胜利,金日成才答应成立联合司令部。

那到底谁应该指挥谁呢?从军事角度将,人民军数量少,战斗力弱,当然应该归志愿军指挥。但是金日成还是好面子,觉得志愿军是帮忙的,应该归他指挥。

第三,26军在9兵团的部队里是最后一批到达东北的,由于当时东北军区的冬装数量是有限的,27军、20军已经将数量有限的冬装领完了,到26军到达时已经没有了。然而当26军赶到长津湖地区时,却正好处于极端暴风雪天气,在零下四十多度的气温下,穿着秋装的26军,冻死冻伤的数量极多。
 

第四,在暴风雪的天气里行军本来就比较艰难,再加上积雪没过膝盖,迈腿都困难,更别说有多快速度了。

这样以来,26军同样历尽千辛万苦赶到了长津湖,但却存错了歼敌机会。虽未开战,但却兵力折损过半。

因此,26军军长张仁初遭到了9兵团的司令员宋时轮的严厉批评,怒斥要撤销26军番号。

26军作为百战之师,“排炮不动,必是八纵”这样的荣誉也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岂能说撤就撤。张仁初当场就顶了回去,他对宋时轮说:“番号是毛主席给的,你撤不了”

当然,番号的确不是说撤就能撤的,必须通过军委会的讨论通过的,宋时轮的确没有这个权力。但由此可见,26军的迟到,对9兵团影响之大。
 

长津湖战役到底损失有多么惨重呢?据战后相关数据统计,志愿军战斗伤亡在14000人,冻伤亡30000人,合计伤亡达到44000余人。

再看看美军,根据美国公布的数据,美军战斗伤亡10495人,冻伤5300余人。志愿军公布的美军伤亡为13000人。两组数据差距不大。

由此可见在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的伤亡人数几乎超过美军的3倍,也占到了9兵团人数的近三分之一,这也正是这次战役的惨烈之处。

而26军在此次战役中的遭遇更增加此次战役的悲壮性。但在抗美援朝此后的战争中,26军的表现不俗,歼敌数字位居所有入朝部队的第五名,对得起八纵历史上的荣誉称号。

所有跟帖: 

• 70年代有一部由王心刚和张金玲主演的电影《从奴隶到将军》就是以罗炳辉为主要题材的。 -大阿牛 给 大阿牛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6 reads) 04/15/2023 postreply 10:08:36

• 男主角是杨在葆 -borisg 给 borisg 发送悄悄话 boris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1 reads) 04/15/2023 postreply 10:40:55

• 对,我记错了。我一般对漂亮女演员不会记错。 -大阿牛 给 大阿牛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1 reads) 04/15/2023 postreply 12:57:55

• 由杨尚昆主导的“军事家”评选,除了杨本人,罗炳辉,彭雪峰都被评为军事家 -立竿见影-1 给 立竿见影-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0 reads) 04/15/2023 postreply 10:43:47

• 不是王心刚, 是杨在葆主演的 -华府采菊人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0 reads) 04/15/2023 postreply 12:46:29

1935年草地分兵,这4位中央红军名将“站错队”,后来结局如何?

 
来源:  于 2023-04-15 07:26:4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1148 次 (4670 bytes)
1935年草地分兵,这4位中央红军名将“站错队”,后来结局如何?

  1935年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首次会师后,张国焘出尔反尔分裂中央:一方面是出于红一方面军在长征中实力严重受损的事实,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此人的政治野心极度膨胀。张国焘领导四方面军时间较长,其亲信遍布军内,“草地分兵”时四方面军官兵基本都跟他走;但出人意料的是,有4位出自中央红军的名将、甚至曾坚定支持过毛主席的人,也受到了张国焘的蛊惑,做出错误的选择。分别是谁呢?


第一位是罗炳辉。担任红九军团长期间,他指挥部队经常负责掩护中央红军主力。殿后任务十分危险,该部长征时损失极大。罗炳辉对于中央的军事决策虽然坚决执行,心里却难免有情绪,在卓木碉会议上宣泄了出来,正中张国焘下怀,后来他也得到了张氏的“重用”。

不过罗炳辉知错能改,且由于军事指挥才能过人,很大程度上冲抵了之前错误的影响,还当上了新四军副军长。原本他建国后的个人地位会很突出,甚至是开国大将级别的人物。但很遗憾,罗炳辉同志不幸早逝,解放战争期间病逝于山东根据地。 


第二位是何长工。革命早期何长工贡献突出,1922年就入党了,还跟着毛主席参加过秋收起义。长征中他和罗炳辉是军政搭档,担任过红九军团政委,经历和思想上遭遇过类似问题的困扰。他拒绝了黄火青等同志的建议,没有带队伍寻找中央,而是在一些人的压力和蛊惑下,表态支持了张国焘的分裂做法,其表现令左路军的老中央红军干部大失所望。 

后来在部队抵达延安后,何长工向毛主席、周总理真诚地表示出悔意,中央也接受了他的检讨。何长工基本被调离了一线部队,长期从事后勤和教育工作,并在新中国官至全国政协副主席。虽然个人的具体发展因为这件事受到了影响,但至少职务级别和个人待遇不低,也算合情合理。 

第三位是李卓然。李卓然曾任中央红军红五军团政委,但在1935年被张国焘利用,成为红四方面军重要干部,一度晋升至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李卓然的决定匪夷所思,他在毛主席早期遭遇困难时,曾多次不避忌讳力挺过伟人;但关键时刻却犯了糊涂,没有抵制张国焘的分裂企图。建国后李卓然的最高职务为中央组织部部长。 

第四位是邵式平。邵式平曾是与方志敏烈士齐名的中央红军干部,是闽浙赣根据地与红十军的创始人之一,早期资历出众。1935年8月邵式平两次公开发言,表态支持张国焘的错误路线,这些经历成为他一生的遗憾。邵式平在新中国出任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席,65岁时病逝于南昌。 


战争年代的立场问题是很严肃的。红四方面军的官兵情有可原,受影响程度轻一些,徐向前还被授予元帅军衔,大批四方面军将领也依然被中央信任。但中央红军出身的干部,出现这种问题是不太应该的。除了早逝的罗炳辉将军外,其他三人都活到了建国后。他们的职务普遍不低,但共同特点是“远离军权”,没有一人获得军衔。从中央对待几人的态度及政策来看,还是照顾到了红军早期的突出贡献,没有因为一次错误而完全否定这些同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