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缘随意

识我诗文真缘分,若然不识淡如尘。
正文

名医

(2014-09-10 14:29:16) 下一个

       范谷翔一生的最大愿望就是做个医生,做个能够救治病人的医师。他出生于广州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父亲以前是十三行的一家著名洋行当买办的文书,无师自通商务英文,还写得一手漂亮的柳公权柳体毛笔字和墨水笔字,字字铁划银勾,一笔一划一丝不苟,每个字的骨感力透重纸。父亲为人自重,品格清高,很受人尊重。受父亲的影响,范谷翔性格温柔文静,聪颖灵活,爱好读书。他五岁入学,高中毕业时立志投考医学院,将来当个医生。却不料一时失手,只考上华南师范学院。这在当年五十年中其实已是非常难得,能考上大学的学子已是人中龙凤。但范谷翔幼年立志从医,只愿选择医学院,其它类型大学不作考虑。他毅然放弃入读华师的机会,继续补读了一年,第二年果然如愿以尝,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全国重点医科大学广州中山医学院。当年的院长正是海内外闻名的柯麟医学博士。

        范谷翔入学之后,真是如鱼得水,蛟龙归海。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如饥如渴,孜孜不倦地吸取广博的医学知识。在校期间,他精研西医理论,人体各个部位,组织,系统,血管,动静脉,临床实习细心认真,另外还涉猎中医中药,问诊把脉,针灸按摩。除了国内中文医学书籍之外,他还自学了英文,能够熟练阅读国外出版的医学书籍。就这样,他比其他的同学所学到的医学知识丰富许多,也比他们了解到更多更新的医学新技术。他对人的大脑最感兴趣,认为大脑是控制整个人的中枢指挥系统,如果能够医治脑部的疾病,就基本上能够了解或医治身体其它部位的疾病。经过在中山医学院附属医院以及省人民医院实习之后,他最终选择了脑外科,并且在毕业后分配到了省人民医院脑外科任外科医生。

       在当年的华南地区众多医院,中山医学院附属一院以心脏外科声蛮国内,而省人民医院的脑外科同样是赫赫有名。该脑外科主任是轩医生,也是毕业于中山医学院,在国内是首屈一指的脑外科专家,同时还在医学院兼任教授。这次范谷翔分配到省人民医院也是轩主任亲自点将。轩主任不但医术精湛,做人的品格也是令人交口称赞。在这样的名师指导下,范医生进步神速,由最初的小手术到后来的脑部肿瘤等大手术,无一失败。医院每周安排星期二和星期四是手术日,平时范谷翔都在省人民医院的门诊部见病患,一有时间他就回到母校的实验室练习手术的各种技术。特别是当年的外科医疗诊断技术设备十分落后,那里有现在的如核磁共振,电脑扫描等先进医疗诊断仪器,只能依赖医生的诊病经验、技术和熟练的双手。范谷翔常常到实验室用小白兔做练习,就是练习稳、准、快。外科手术,尤其是心脏和脑部手术,要靠医生的眼力和双手的灵活程度,医生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內用钳子钳住血管,要不然出血过多会对病人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造成手术的失败。病患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幼,特别是婴儿的血管十分微细,开刀后如果医生未能又快又准地钳住血管止血,那手术是没办法进行了。

        范医生在毕业后的短短几年內,由于诊断准确,医术精湛,对病人态度如同亲人,所以深得病患的信任和爱戴。他的医名远播,病患交口相传。平时门诊挂号更是一号难求,连休息日在家中也是门庭若市,忙得不亦乐乎。病人通过各种途径找到他在西关的家来看病,客厅里十几个座位都不够坐,休息日也时常从早忙到晚,为病人看病诊断。他做的手术不但好,连刀口的伤疤不细心都看不出来。曾经有位亲戚的工友陈大姐,坐在儿子的自行车后座摔了下来,头部先着地却没流血,回到家之后老是说头痛。亲戚带她去见范医生,范医生在家中为她做了检查之后,告诉她有颅內出血,脑部有瘀血压迫着神经,所以会头痛,要立即将瘀血抽出来,时间长些等瘀血凝结后就麻烦了。经过陈大姐的同意,范医生随后取了一支打葡萄糖用的大针筒,摸准她的头部积瘀血的位置,直接就用针从她的头里面接连抽出了两大筒瘀血。整个过程中没有拍X光片或影像,没有任何的其它检查手段,纯粹凭着他的无比丰富的经验。抽出了瘀血之后,陈大姐再也没有抱怨头痛了。如果不是对人的头部了如指掌,医术神通,那是根本不可能做得到的。

        没多长时间,由于轩主任年龄渐大,一些大手术日渐吃力,而范谷翔却正值壮年,临床经验足以独当一面,所以大的重要的脑部手术都由他主刀,以至范谷翔实际上成为省人民医院脑外科的第一把刀,名气直逼恩师,大有青出于蓝之势。范谷翔不但手术做得好,而且中医针灸同样达到极高的水平。他父亲晚年中了一次风,左半身特别是上半身瘫痪,范谷翔就每天在家中用十二寸长的针灸针,从父亲头頂正中的督脉百会穴落针,然后从耳后两边的耳后穴出来,为父亲治疗瘫痪。旁观者看到都惊讶得目瞪口呆,叹为观止。他还自己为父亲开中药治疗瘫痪,令父亲的病情得到一定程度的好转。

       范谷翔医生的名气得到同行的肯定和赞誉,那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创新脑部手术,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山医学院毕业生中成为后进同学学习典范的地位。七一年初,省人民医院急诊室接来了一位在工作中受伤的壮年七级木匠李先生,他刚从一层楼高的室内掉了下来,头部先落地,造成颅脑壳粉碎性破裂,伤势非常严重,人也昏迷不醒。当时其他医生包括主任医师都认为,以当年的医学技术和设备不足以挽救这位木匠的性命,建议放弃救治。范谷翔医生详细检查了伤员的情况,评估了当时可行的医学材料和自己施行手术的把握,大胆提出了自己的手术建议。他提出采用有机玻璃材料,按照木匠的脑壳尺寸做一个脑壳,在降低颅内压力的情况下为伤者施行换脑壳手术,救治病人。这个方案在当年真是从无先例,连国外也是极为罕见,国内有机玻璃材料也是十分粗糙厚钝,并不像现时那么精细超薄够硬度。况且国内还没有医生做过,手术的风险相当高。范谷翔医生并不是鲁莽好名之人,他深知自己的能力,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有团队的密切配合,手术的成功机会还是很大的。在获得轩主任的支持下,范医生立即与木匠的家属耐心解释了他的方案,他的主观愿望纯粹是为了能够救活病人。得到家属的同意之后,范谷翔立即将精密测量的有机玻璃脑壳尺寸交给了市有机玻璃厂,让他们在最快的时间加工制造出来。同时间,他将自己详细的手术方案交给他的团队,做好手术前的万全准备。有机玻璃厂的技术员和技工在一天之内将最好的有机玻璃脑壳做了出来,但由于材料技术受限,厚度远没有现今那样薄,摸上去还是很笨重,却已是当时能做到的最高质量的了。一收到这个必要的玻璃脑壳之后,范谷翔医生立即将伤员送入手术室进行手术,经过约十五个小时的开颅手术,延着伤者的前额髮线处开刀,成功地将有机玻璃脑壳换了进去,手术后各项生命迹象渐复平稳,手术非常成功。木匠在手术后第三天苏醒了过来。经过范医生术后的精心治疗以及复健,木匠在四个月后康复回家,经过半年修养之后,身体一切恢复正常,并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做木工。李木匠本人把范医生奉若神明,视他为再生父母,连手术的刀口伤疤若不是仔细看,没人知道他的头颅曾经动过这么大的手术。

      这次手术之后,范谷翔医生的名声传遍国内外,他也成为了国内最年轻最闻名的脑外科专家。

2014年2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