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正文

基督之爱

(2023-07-15 21:59:20) 下一个

基督教崇尚爱。《圣经》说,“神就是爱”。但这里的“爱”又是什么呢?很多人说不清。早期伟大神学家,《忏悔录》的作者,圣奥古斯丁(St. Augustine  354-430)曾讲解“三位一体”,其中解释了基督教的“爱”。后代神学家们引用这个解释,并有所改进,产生大同小异的多个版本。这里我尽量用简单语言介绍其核心意思。

什么是基督之爱

“三位一体”是基督教核心理念之一,指圣父、圣子、圣灵都是神,三者同一本质,不同位格。其中圣父指耶和华,从来没人见过他(《约翰福音》1:18)。圣子指耶稣,两千年前活跃于耶路撒冷及周边地区,是一个真实的人,很多人见过。圣灵则是神的精神,古往今来主宰着虔诚基督徒们的心灵。“位格”,通俗讲就是“表现形式”。耶和华、耶稣、和圣灵都是神,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圣经》中没有“三位一体”这个词汇。它由神学家特土良(150-230)首先提出【1】。

在基督教诞生之初,很多人不理解三位一体。比如他们疑惑,为什么基督教坚持一神论,却又强调神有三种不同表现形式?这与三个神有什么区别?为帮助大家理解,圣奥古斯丁给出一个生动的解释。基督教的神是人格神(personal God)。《圣经》说,神按自己的样子造人,所以人与神相像,人可以通过省察自己来理解神,包括三位一体。比如有人在夜深人静时回顾过去的一天,总结哪件事自己处理得好、哪件事处理得不好等。再比如面对重大决策时,人常想象不同选择将带来不同后果,然后预计自己的不同感受,以此作为决策的依据。在这类思维中,人都在思想上抽离自身,把自己一分为二。其中一个作为观察、评价者,另一个则被观察和评价。

圣奥古斯丁说,就像人可以把自己一分为二那样,神也把自己一分为二,变成圣父与圣子。其中圣父超越时空,人不能见。而圣子来到人间,与凡人交往,把凡人带入圣父与圣子的关系中。圣父与圣子无比亲密,真正地了解对方,也真正地站在对方立场上看问题,因为他们本就是同一个神。这就像当人自省时,把自己一分为二,产生两个“我”,他们亲密无间,因为其实是同一个人。人有时爱自己、有时恨自己,因为他看到自己的好与坏。但神是完美的。圣父看圣子,或圣子看圣父,都只看到完美,所以他们之间没有恨,只有爱。这种爱就是基督教里讲的“爱”,也就是神之爱,或“基督之爱”,古拉丁文Caritas,古英文Charity,近代中国翻译成“博爱”。圣灵就是这种爱。

图1. 左,“三位一体”标准图解。右,人心中存在一个类似三位一体的结构。人可以审视自己,并在精神上与自己交流。人的自爱里可以包含真正的了解对方,以及真正的站在对方立场看问题,因为这里的“对方”就是自己。

基督之爱的特点

基督之爱的根本特点就是“爱人如爱己”。它本是神的自爱。圣父爱圣子,或圣子爱圣父,都是爱对方如爱自己,因为他们爱对方就是爱自己。人希望自己完全爱自己,但人有缺点。人看到自己的缺点,所以自爱里混杂自恨、或其他情感。人的自爱因此不完美,不是基督徒追求的目标。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会有隔膜、嫉妒、猜疑等,让人爱人不可能彻底或完整。只有神的自爱没有杂质或阻隔,所以基督之爱纯粹、完美。耶稣体现这种爱。他以此对待圣父,也以此对待人。基督徒是耶稣的门徒,就要学他如此爱神,也如此互爱,虽不可能完全做到,但可以无限接近。

《圣经》中耶稣讲道,“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就要如何对待人”。这句话被称为基督教“道德金律”。它要求你待人时采用的标准是“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而不是“实际上别人如何对待你”。前者体现在理想状态下你对自己的态度,是完美的自爱;而后者是别人对你的现实态度,其中经常没有爱。简言之,道德金律还是“爱人如爱己”,其本质就是基督之爱。

德国哲学家康德(1724-1804)创建了一整套严谨、理性的道德体系,影响波及全世界,包括中国知识界。这个体系的逻辑基础是“定言令式” (Categorical Imperative),意指“人人都应该无条件遵守的道德条款”。康德在《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一书里给出它的三个表达方式。它们用词迥异,但意义等价,实质都是基督教道德金律:

  1. “如果你选用某个道德准则,你必须愿意它成为所有人的普遍准则”。比如你认为自己可以对别人撒谎,你必须接受人人都可以撒谎,包括他们对你撒谎。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愿意别人那样对待你,你就不应该那样对待人。
  2. “无论对待自己或他人,不可将人只当作手段,而要把人当作目的”。你不应该做别人的工具,不应该彻底臣服于他人,不应该放弃人格独立;同时你不可以把别人只当作“老黄牛”或“螺丝钉”,而要把他们看得与你一样高贵。
  3. “每个理性的人都应该把自己想象为全世界的立法者,为自己立下的规矩就是为全世界立下的规矩”。人应该自治,就是自己为自己定规矩,自己遵守自己定下的规矩,并把自己与别人看成一样。

显而易见,康德定言令式的本质还是“爱人如爱己”。他只是用近代理性哲学作外衣,重新包装基督之爱或基督教道德金律而已。很多国人知识分子不信基督教,但崇拜康德。也许他们不知道康德是虔诚的基督徒。他的哲学扎根于基督教义,虽然他经常不明说。

最后,基督之爱适用于所有人。它的实质是神的自爱,独立于人,但它在人与人关系里的表现形式被人的状况影响。耶稣爱所有人,也要求基督徒爱所有人,不分种族、信仰、好坏等。《圣经》记载耶稣说,“你们听过这样的话,‘要爱邻居,恨仇敌。’ 但我告诉你们,要爱仇敌,为迫害你们的人祷告。这样,你们才是神的孩子。因为神让阳光照好人也照坏人,降雨给义人也给恶人。”耶稣也有恨。他仇恨罪恶,但依然爱罪恶的人。 他爱罪人的方式就是指出他们的错误,要他们忏悔、改正。

基督之爱的例子

图2. 基督之爱的例子。左,美国基督徒家庭收养高度残疾的中国女弃婴。1990年代初,中国政府开放外国人收养中国孤儿。其后几十年里,大批美国基督徒家庭收养了最不受欢迎的高度残疾女婴【2】。中,年轻时的特蕾莎修女(中间站立者)。她生于马其顿,父亲是富商,母亲是非常虔诚的天主教徒。她聪明漂亮,本来在世俗社会里有大好前程,却主动放弃一切,来到素不相干的印度,一辈子照顾那些身患最可怕传染病、被亲人与社会遗弃的底层人。右,《罗密欧与茱丽叶》中情节,茱丽叶醒来,发现罗密欧已殉情,于是自己也跟着赴死。这些例子中的爱大概都有瑕疵,距离完美的基督之爱都还差得远。但这些人在信仰的驱使下追求基督之爱,其思想言行已让常人难以企及。他们因此感动天下。

2023年7月16日

电邮:yuanzhiluo@yahoo.com 博客网址:https://lyz.com  或 https://github.com/luotuo123456/lyz

 

注释

  1. 骆远志,2023,现代自由民主思想到底怎么来的?https://lyz.com/ liberty-bible
  2. 萧申客,TIM YOUNGIN, 2019.2.6,20年来被美国人领养的10万中国孤儿包括8万残疾弃婴,如今在美国还好吗?基督教教育和儿童教育,https://chinachristianedu.com/2019/02/06/爱中的领养和教育/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