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谈谈中医药治癌的个案,与双盲对照法的辩证关系

(2011-10-23 02:45:19) 下一个

网友swj2000发的陈一咨9年抗癌路,创造生命奇迹的帖子”,看了的确令人惊奇,也很感人,这里先不谈感情问题,只从纯医学角度谈谈这个个案.

 

首先,陈一咨先生的整个治疗癌症的过程有假吗?看来不象有假,应该是真的.

 

在中西医都判他死刑(生存率5%)的情况下, 他活了.

 

那谁救活了他? 从帖子上看, 先西医, 后中医, 应该是中医救活了他.

 

那是否能证明中医治疗癌症就有效呢? 不一定, 为什么呢? 加州老李发话了.

 

有着极高科学素养的老李说: 这是个案, 没有统计依据, 个案没有说服力.

 

老李又说, 要证明中医治疗癌症有效, 须经随机双盲对照统计,否则不能说有效.

 

老李说的对吗? 应该是对的, 随机双盲对照法是现代医学衡量疗效的金标准.

 

退一步讲, 中医要证明这个疗法有效, 至少能够-----------让它重复.

 

即把这个疗法用于另一个类似陈一咨的病人身上, 如法炮制, 疗效会重复吗?

 

我想不能, 别说找一个病人,就是找十个病人,恐怕也重复不了陈一咨的奇迹.

 

那么人们要问了, 陈一咨事件是真实的吗? 回答:是真的!

 

再问, 那老李说的对吗? 回答: !

 

这里出现了一个矛盾. 怎么回事呢?

 

现在大家一般都公认, 治疗癌症精神因素很关键, 良好的心态有助于癌症病人的康复, 有人说, 许多癌症病人不是得癌死的,而是自己吓死的, 这已经说明了心理状态的重要, 我所知道的那些癌症奇迹般消失的个例, 患者无不是情绪乐观,心态良好. 而人的情绪则是一种主观因素.

 

而随机双盲对照法是为了尽可能地做到客观,尽量把人(包括医生,病人)的主观因素排除在外而设计的一种检验疗效的方法, 因为医学不同于物理学,它产生的结论往往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参数混合在一起的结果, 因此,随机双盲对照法确有它的科学性.

 

那么,当一种疾病(比如癌症)需要主观因素帮助治疗时,再用随机双盲对照法检验疗效? 能得出正确的结果吗?

 

随机双盲对照法是要排除心理暗示, 但治疗癌症恰恰就是要心理暗示, 树立病人的信心, 培养良好的心态, 大家知道, 这对患者的康复绝对是好的.

那这岂不是形成了一个悖论?

 

怎么解决呢? 这就象本文标题所说的, 如何辩证地看待个案与随机双盲对照法的关系.

 

从大量被治愈的癌症病人中,我们可以摸索出一个规律, 那就是良好的心态是必不可少的. 那既然已经找到了规律, 可不可以重复呢? 回答又是否定的, 为什么呢? 因为一个人的主观意志不能随便地被他人所改变, 保持乐观的心态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这就不是个简单的可不可重复的问题了.

 

随机双盲对照法是尽量客观地把疗效量化, 即用统计数据的百分比来衡量疗效, 而情绪乐观不乐观这个主观因素则是不可能量化的.

 

所以我说呢, 陈一咨这个个案似乎并不适用于随机双盲对照法.

 

结论: 药物的有效和疗法的有效要区分开来, 随机双盲对照法检验药物的有效是可行的, 但检验一个疗法的有效就不适用了, 这样就可以解决上面提到的矛盾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