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那回事儿

没有音乐的生活是灰色的,没有色彩的和弦是不存在的。
正文

Alfred Brendel 在汉诺威音乐学院的大师课所感

(2011-06-13 08:18:06) 下一个
  老布伦德尔的最后一场职业生涯的钢琴独奏音乐会在2008年12月14号,汉诺威。可惜没有能够去成。不过今年没有错过,老布又来到了汉诺威音乐学院,作为2011室内乐音乐节的特邀嘉宾上了三场精彩的大师课。我因为时间的原因只能够有幸听第一场。不过还是收获多多。
  第一首曲目是贝多芬钢琴大提琴奏鸣曲,Opus102 Nr1。为啥叫钢琴大提而不是大提钢琴奏鸣曲呢?因为贝多芬把钢琴是作为指挥的地位来作曲的。有很多人认为奏鸣曲钢琴是处在伴奏的角色。那要看谁的作品。莫扎特。贝多芬等可是把钢琴写在第一位的哦。上场的大提琴是位金发美女,全身透露着自信和霸气,在德国认识好多大提琴都有这种气质,没有办法,人家要竞争乐团啊,不霸气只有死。钢琴则是一位很内敛的绅士,也符合大多数弹钢琴人的性格,有约束,自敛,不张狂,不过搞独奏的除外哈。这两位的搭配有点头重脚轻,就是大提占主要,钢琴居次。第一乐章下来不惊不险,我竟然一开始就有点犯困。好不容易等到老布发言了。可他老人家居然坐在观众席中迟迟不肯上台。当然他也讲了一大堆关于贝多芬的风格之类的见解,具体就不说了。太多了。可我就想听老布弹啊。等了一个半小时,等的我有点饿了,三个乐章也结束了,还是不见老布有上台的意思。心想是不是老布真的老了,弹不动了。或者对室内于曲目不熟,不敢轻易下手。好吧。人家也不是神仙,不是什么都会的。想到这不由得想起了席夫的大师课。人家那可是很多作曲家的室内乐和声乐都能背谱演奏的啊。亲眼所见,绝无夸张。不过老布啊老布,我对你是一点也不失望哦。我知道接下来会有好戏看的。



好吧。20分钟的休息完了,现在上场的是一个很年轻的小孩。估计18岁都不到。在汉诺威这样的小孩多了。个个身怀绝技,弹琴那是一个让人眼花缭乱,目瞪口呆的。小孩上场时带着冬天的毛皮手套,现在可是六月啊,搞得挺像那么回事的。然后把乐谱递给老布,把谱架放下来,辍辍手,开始弹了。贝多芬奏鸣曲31号之1。声音干净,,清秀,技巧娴熟,严格符合学院派所要求的一切。包括踏板的运用,非常之精确。不带一个错音。呵呵,鄙人很无耻,就爱听人弹错音。弹完了现场发出了一片暴烈的掌声,我承认,小孩是弹的很好。鄙人自愧不如。好吧。该老布的了,他该不会还是坐在观众系上讲吧。这时老布开始起身了,上台了。把谱子放在小孩前面。然后说……弹的很不错。可否把开头再弹一下。所以小孩又开始了一遍开头。这时看见老布走去他的钢琴前坐下,静静的听着。然后说我觉得你的速度稍快了点,踏板稍短了点。搞得小孩一脸的无辜,谱子上不就这么写的吗?对的。老布说还要有自己的见解。他觉得稍微改变点可能会更好。那什么才有说服力呢。于是老布开始弹了。不弹不要紧,就怕有对比。老布钢琴发出的是完全不同的声音,就好像他面前有个扬声器,把每个音都传到音乐厅的个个角落。而小孩的声音挺起来就显得微弱多了,就像是喃喃学说话的孩子,中气不足。老布的音乐听起来是那么的温暖,平易近人,让人突然有种感动的情绪,想哭,想笑。让人不由自主的陷入沉思。小孩的音乐听起来就像是幅被复制的油画,什么都正确,但不是自己的。不过我真不该把小孩和老布拿来对比,还是多给小孩一点关注吧。就像古尔德对媒体说的那样……请不要对钢琴家过多的批评吧。他们真的很尽力了!!!!在老布的指引下,小孩好像找到了灵感,音乐也越来越丰满起来。老布时不时会大叫,说……踏板,踏板!!或者……不,不要渐弱,把强保留到这一句的最后!现场观众会是不是发出笑声,和认同声。就这样,又一个半小时过去了。老布一点都没有疲惫的样子,或者早点收尾的意图,还在孜孜不倦的传授。我不由得活动了一下我已经发麻的脚,看看笔记本上已经写了3大篇听课记录,开始盼望下课了。不是不想听了。只是想去看看老布用的什么钢琴,会有那么大的音色对比。好了。随着最后一个音的结束,全场想起了更加暴烈的掌声,我旁边一位老太太激动的和我说。他是大师,他是真的大师。我也激动的说,是的。好吧。现在揭晓一下老布的钢琴。原来和小孩一样都是斯坦威B,我相信钢琴的音色是会随着弹的人改变的。大师们都有这种魔力,能把最普通的钢琴弹出最感人的旋律。老布,向你致敬!!!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