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智库

致力于做地缘政治、经济、军事和政治层面的研究,目标是成为中国的兰德机构。
个人资料
正文

2012和1929经济危机的内在逻辑

(2011-11-09 20:16:26) 下一个

20121929经济危机的内在逻辑(全职团队讨论稿)

这几天的A股走势基本符合我周日在人民大学的讲课中的分析,现在处于胶着状态,就像一战的时候的战壕战一样。后面关键是看打破这个平衡的力量的主动权在谁手上,多研究模型,多研究历史,多研究现在全球局势,你就明白打破这个平衡力量的点在什么地方了。因为一些原因,我在博客中已经不能公开过多讲A股的事情,平时多看这边的每日最新资讯解读,然后自己试着也去收集信息然后写评论,自然而然水平也能快速提升的。

下面言归正传:

2011年已经接近尾声,开始从秋季转向冬季,2012也不远了。很多人对2012都有着莫名的恐慌,因为有太多人预言过各种灾难和转折点。先不用去猜测各种谣言和预言,不少人已经感受到了实体经济的萧条,从经济运行的规律来看,2012年将是一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重新洗牌的过程。这次危机的导火索是美元流动性紧缩,本质原因是金融行业的去杠杆化运动和美国解决特里芬问题带来的美元回流周期。

不少人将这次危机跟1929年的大萧条相提并论,这其实还是有本质的差别的。人类社会的财富生产、分配和消耗活动支撑了整个经济的运行基础,财富生产的驱动力来自于消费,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再多都是摆设品,而消费的动力来自于分配,只有穷人有钱了,消费的动力才会源源不断。所以经济危机从来都是分配危机,也就是缺少消费需求,然后引起生产过剩,再到失业,消费继续降低,形成恶性循环。货币在整个分配当中起了关键的角色,就是货币供应量需要与实体经济的增长相符合。好比人体的血液量,需要跟人体的身高体重相匹配,血液过多过少,或者分配不均,都会导致问题。

贯穿整个经济运行链条中的核心要素是合理的利润,很多人只重视财富生产者(企业)的利润空间,忽视了消耗者(穷人)的利润空间,如果穷人所分配的财富仅仅能够维持温饱,也就是消耗者的利润严重不足,那必然导致消费需求的不足,最终导致生产过剩,企业关门,萧条来临。财富生产和消费可以交给自由市场,但财富的分配却是政府天生的职能,所以萧条的原因不在于供给和需求出问题,而是分配出了问题。

1929年的分配问题来自于两方面,一个在黄金本位制度束缚下,可供分配的货币总量缺失。上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高速增长,造成实物供给的增长速度远高于黄金(货币)的增长供给。第二个是黄金的分配不均,首先是世界范围内的分配不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已经积累了世界上1/3以上的黄金,美国在一战后继续大量对外出口,将各国黄金纳入腰包,导致世界各国出现结构性的黄金紧缺,最终形成世界范围内的需求下降,这样美国的出口也就无法继续了;其次是美国国内的分配不均,从1920年到1929年,美国国内工人小时工资只上升2%,但生产率却增长了55%,穷人没有了足够的利润来消耗大量的产品,导致内部过剩。这样美国的内需和外需同时被消灭了,最终市场中有限的黄金(货币)供给无法对应大量的实物产出,资产和商品价格突然崩溃,大萧条也随之而来。那时候的人们是无法接受印钞救市的运动的,因为黄金不能从印钞机上生产出来。

凯恩斯并没有挽救美国的大萧条,因为他把重心放在用政府投资来拉动生产,再带动就业,形成消费。企业的投资是从有效需求出发,讲究利润回报的,投资中形成的负债可以由企业经营的利润来买单。政府该做的应该是提升有效需求,就是在分配和引导消费下功夫,而不是自己参与到具体经营中来。政府投资是提振经济活力的目的出发,没有利润导向的,最终的形成的负债还是由全体国民买单,绕了一圈还是会到起点。好比一个人心脏突然停止跳动了,政府参与刺激的作用是去打了一针强心剂,等心脏起跳后就完成任务,但引起心脏停止跳动的原因不去解决,那么下一次的心脏停摆随时会来临,而且只会更严重。凯恩斯意识到有效需求不足来自于缺乏利润,但他没有考虑到如何去创造利润,西方经济学的着眼点跟西医的原理是类似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也是西方哲学体系的重要缺陷。

最终1929年的大萧条是通过所有货币对黄金大幅度贬值,来解决了货币总量严重不足的问题,虽然没有摆脱金本位的束缚,但也总算松了一口气。大家记忆犹新的是二次世界大战,战争从来都是解决财富分配不均的终极手段。战争的大量消耗,给美国人民带来了强大的外需,美国经济才真正摆脱大萧条的阴影。

二战后确立了以金本位为载体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事实上世界实体经济依然受到黄金总量的不足的限制,很多人把责任推到美国身上,认为滥发美元,无节制的向全世界收取铸币税才最终导致布雷顿体系的瓦解。其实这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美元本位的情况下,如果美国继续保持贸易顺差,那么必然导致其他国家缺乏美元,需求下降,最终导致世界经济进入紧缩的死胡同,这也是所谓的特里芬问题,这个问题迫使美国增发货币,通过本国的贸易逆差让其他国家获得美元,最终形成需求并推动世界经济运转。另外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从实物货币走向信用货币已经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使人类在经济发展中首次摆脱了实物货币的束缚,使得实体经济发展走上快车道,应该是货币史上一个了不起的一个进步,但遗留问题是美元本位制带来的特里芬问题依然存在。所以美国不停的制造美元通胀,通过贸易逆差将印钞机上的美元交给世界各国使用,形成经济繁荣周期,到美国债务不可维系的时候,再收缩美元流动性,用资本项目的顺差带来的回流来平衡经常项目下面的贸易逆差,来解决美元的特里芬问题,随之而来的副产品是世界各国又一次陷入美元紧缺的萧条期,而发达国家的债务负担明显减轻,为下一轮的消费热潮打下良好的基础。

信用货币体系的创举,将世界带入真正资本主导的社会,给实体经济装上了翅膀,但人们的非理性往往会将好事推向另外一个极端。信用货币带来的各种金融创新,像一只出笼的雄鹰,将实体经济远远抛在了后面,问题是这只鹰没有受到有效的监管和约束,给实体经济的发展留下隐患。从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后,全球生产力并没有重大的科技创新带来的增长点,在美联储向全世界大量派发美元的配合下,后续的增长一方面是在继续享受互联网创新带来的红利,另外一方面是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在最近的10年终极大的推动了实体经济。到2007年,全球的金融衍生品市场高达600万亿美元,而实体经济的GDP55万亿美元不到,实体经济的发展已经被金融创新透支太多了。即使经过08年的调整,到2010年,金融衍生品市场依旧在450万亿美元以上,全球GDP62万亿美元。2009年每美国通过了多德-弗兰克法案,2011年欧洲开始考虑对金融交易收税,各国银行也积极开始准备提高资本充足率,实行新的巴塞尔协议,包括最近占领华尔街运动,这些动作的最终目的是给庞大的金融体系带上镣铐,降低其杠杆率,最终以匹配实体经济的发展。去杠杆化的主要副作用是美元泡沫的消失,打个简单的比方,如果美联储向外释放1万亿美元流动性,如果杠杆率是10倍,那么外围市场会出现10万亿美元的投机资本,杠杆率降低到5倍,则相当于从市场中抽走了5万亿美元。美元并没有真正消失,但建立在美元泡沫基础上的资产泡沫和大宗商品泡沫最终会连同美元杠杆泡沫一起消失,世界范围内的通货紧缩也自然到来。

回头再来看2012,其实这一轮财富分配的调整其实从08年就开始了,发达国家的消费一直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很多人说是中国,其实是错误的,因为中国主要负责生产)。08年金融危机之后,虽然有轰轰烈烈的救市运动,不过美国和欧洲等国的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消费没有多少起色,而中国的实物生产还在继续快速扩张。生产和消耗无法匹配,那最终只有靠新的财富分配运动来解决。美国人已经吸取了1929年的教训,自始至终没有用政府投资的方法来拉动经济增长,而是将重心放在了堵住黑洞,创造新的需求上(鼓励其他国家用投资来拉动经济,形成外需)。

目前货币总量供给是远远足够的,具体可以看下面这组数据,从2008年金融危机至今美元流动性增长了2.3万亿美元,全球广义货币供应M2已接近60万亿美元左右。在全球十大经济体中,美国、中国、日本、英国、巴西、印度、加拿大这七个国家,2008年到2010年三年时间,货币供应量增加了8.96万亿美元,增幅高达43.16%。可供分配的总量并不缺乏,那么后面的大规模印钞救市也无从谈起了(没有真正的QE3),剩下的就是重新做财富分配运动。具体方法就是促使外围的美元资本重新回流美国,用资本顺差来填补长期以来贸易逆差形成的巨额债务黑洞。也只有美元回流实体经济,才能带动投资和就业,美元的强势和低就业率会带来大量的国内消费需求,发达国家消费发动机的重新运转,那么世界经济自然会进入复苏通道。

 资本的回流运动,是受两种力量驱使的,一个是利差,另外一个是风险。08年美国主动将自己的房地产泡沫刺穿,并用QE1QE2将其他国家的房地产泡沫继续扩大,这样实体经济层面的利差已经形成。不少人考虑美国必须将长期国债收益率快速拉高,才能对外围的美元套利形成有效利差,将外围的美元导入长期国债的蓄水池。但最终的答案是美国用OT操作来完成导入工作,这样的好处是降低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在不影响国内实体经济复苏的前提下,手动将外围的美元流动性导入美国的长期国债蓄水池。风险事件大家也都看到了,欧债危机自始自终没有消除,伴随而来的是中国的资产泡沫危机,日本国债泡沫危机,包括中东的乱局,整个欧亚大陆都处于不安定因素的包围中。这些危机的相继爆发,会像一条条有力的鞭子,将美元流动性驱赶进美国,先是流入到国债体系,在国债收益率和企业债券收益率的利差诱导下,再从国债池子流到实体经济,这样奥巴马的经济振兴任务也就算是完成了。

美国人已经准备好了,2012年第一季度,国债的净融资额将达到5410亿美元,这是有记录以来的第二大发债规模。最高的是08年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发行5690亿美元,用以对金融行业和实体企业进行救助。大家可以翻开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08年的救市,大部分是美联储直接印钞买单的,这一次美联储不可能大规模的印钞购买,那只有让大规模回流的美元来买单。整个2012年,美国需要的融资额是3.2万亿美元,欧洲需要2.7万亿美元,不然债务体系就无法维系,这会像一部巨大的美元流动性抽水机。如果不大规模的印钞,这个窟窿怎么填,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的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将是重要目标,而积累大量泡沫的中国房地产则是最好的资本输出通道。

那么2012年中国会遇到什么,翻开1929年的经济危机史,就明白,对外会遇到世界范围内的美元流动性收缩造成的外需减少,对内会遇到多年以来内部分配不均造成的内需低迷。继续依靠政府投资刺激经济吗,凯恩斯又可以偷笑了,08年刚刚当了一回他的学生,到现在还没有毕业呢。不过值得欣慰的一点是,政府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在开始面对民众的呼声了,后面该做的是将财富的生产和消费活动让位于民众,专心做好分配的工作。中国的发展已经脱离正常的轨道很久了,回到现实中来,重新抓好农业生产,让老百姓能够吃上放心的饭菜,解决住房医疗之类的后顾之忧,建立监督体系和道德体系,这个民族才能继续前行。

1929年不是世界经济的终点,同样2012年也不会是。虽然局部的军事冲突概率很大,但大规模的世界范围内的战争并不现实。美元流动性的收缩是为后面继续大规模的放水服务的,财富分配的重新调整也是为下一轮的全球经济增长作准备的。美国刚经历了近3年的低迷,很快将进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而中国则面临接近30年经济增长周期的调整,相对来说复苏自然会慢一些。在经济视角之外,在2012年更需要警惕的是自然灾害的发生,因为正好赶上太阳的活跃周期,据说会有磁暴的风险,最近频繁的地震已经给了我们不少警示。面对2012,更重要的一份坦然的心态,人类社会总是在危机中不断发展的,其中的机遇也是不言自明的,对于有准备的人来说,又会是新一轮的提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