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哀将——国民党的末代军长们(四十二)

(2011-12-12 08:27:58) 下一个



四十二、第四十军军长李振清

第40军闻名于临沂战役,在这次战役中,40军和59军互相配合,有力的牵制了一部日军,为台儿庄的大捷出了一份力。指挥40军在此战中获得青天白日勋章的庞炳勋也是一位著名将领,可就是这样一位上将级高官,竟然在抗战后期做了汉奸,实在令人惋惜。或许40军就是因为背负着这样一个名声,而在内战中格外的卖力,甚至到了国府在长江以北只剩三座孤城时,这个军还在其中的两座城内苦苦支撑,着实不易。

李振清,山东清平人,生于1901年8月3日。李振清一幅标准山东大汉的形象,他身材魁梧,而且性格十分豪爽,加上他又是行伍出来的军官,很了解士兵的疾苦,能做到对症下药,很得士兵拥护。早年的李振清混迹于北洋军阀的队伍,后来跟了庞炳勋参加了国民军,从此走向了革命的道路。可军阀部队毕竟是本性难易,国民三军虽然打着革命的旗号,仍然是以占地盘为先。而李振清呢,也就是在历次抢地盘的战斗中立功,而逐渐成为了庞炳勋部下的一名得力战将。

临沂作战时,李振清的39师补充团作为预备队使用。当庞炳勋的3军团打到最后时,李的补充团发挥了关键作用。在与日军的几次肉搏之后,收复了丢失的阵地,并在战后被提拔为115旅少将旅长。或许是李振清太受士兵拥护的缘故,军长马法五、副军长刘世荣一直怕李威胁到他们的地位,便始终将李排除在庞集团的决策圈外。这个情况一直到了40军在太行山溃败之后,才得到了改变。

1943年的太行山战役,可说是重创了40军。其中40军军部和39师所剩无几,加起来也不到1000人了,到是106师的突围颇为成功。这个师在师长李振清的鼓舞下,艰难的渡过了黄河,向军部报了道。由于106师的建制还很完整,这自然在战后各部整理中,受到了一战区长官部的注意。毕竟退过黄河的部队,基本上都没个样子了,许多部队还都只是一个空番号,只有106师保持了建制。于是李振清就理所当然的成了40军副军长兼106师师长,而当蒋介石知道了106师的“光荣突围史”后,还决定提拔李当暂编第5军军长。

李振清拒绝了,因为他知道,去一个自己没有任何根基的部队当军长,弄不好反受部下挟制,成了光杆军长。事实证明了李振清的想法是正确的。因为在他拒绝了升官之后,蒋介石从53军提拔了副军长李汉章去当暂5军军长。李汉章到职后果然无所作为,两个黄埔系师长压根就不理他,最后部队军纪涣散,在河南弄的民怨沸腾,竟逼得老百姓端了一个师部,打死一个团长。李汉章本人被撤职查办不说,就连部队番号都被裁了。李振清可真有先见之明啊。

如果说1943年的太行山战役将李振清弄进了40军的决策层,那么1945年的邯郸战役则是将李振清推上了40军的军长宝座。在这次和八路军的作战中,军长和副军长都被俘虏了,只剩下他李振清资望最高,他不当军长,谁都不服。

40军在河南和解放军作战还是很卖力的,这也就巩固了李振清的地位。可杂牌毕竟是杂牌,你再怎么卖力也只是充当中央军的炮灰。这不,除了困守青岛的中央军外,1949年的长江以北就只剩下李振清的40军在安阳、新乡窝着了。虽然国防部为了要40军坚持到最后一人,给李振清增加了两个师的番号,但李振清是想明白了,坚持下去就是守死。在起义、死战、逃跑这个选择题上,李振清从1948年11月一直想到1949年2月,经过四个月的苦苦挣扎,李振清决定去台湾。在将军部事宜交由副军长李辰熙负责后,李振清以去台湾要求补充为由,逃跑了。没了李振清的40军,也在继续坚持了三个月之后,由副军长李辰熙率领,向解放军投了诚。

逃台后的李振清虽然被任命澎湖防卫司令,但是根本没有实际兵权,虽然他想重建40军,但是却被肤觉,就连好不容易搭起来的39师也被孙立人给吞并了。失望的李振清就只能草草的结束了他的戎马一生,在家里当起了寓公。1976年4月21日,李振清在台北荣民总医院病逝。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