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个开心。

天南地北,虚虚实实,过去未来,随便说说,想那说那。--- 也不全是瞎掰,信不信在你。
个人资料
遍野无尘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论 吃之本与末

(2018-02-12 14:38:17) 下一个

论吃之本与末

楚国有人把他的珍珠卖给郑国人,珠宝是用木兰树木制的盒子装,盒子用桂椒熏,用精美的珠玉点缀,用美玉点饰,用翠鸟的羽毛装饰。郑国人买了这盒子,却把珠宝还给了商人。“买椟还珠”, 即买后留下木匣,把珍珠退还给卖珍珠的人。虽然不知道是否真有其事,还仅是个笑话。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这种“舍本逐末”的事情还真不少。

例如,发展体育运动,是为了争强人民体质。可是那些专业运动员大都练的伤筋动骨,浑身病痛不断,何苦来着。为了身体好?结果弄的一身病。这个属于本末倒置。也许有些运动员的第一目标,不是为了身体好,而为了出名,为了赚钱,为了所谓的“事业”,只能折本,牺牲身体了。

再说吃饭的本末倒置。吃饭最初的,最原始的原因是,为了获得身体发育生长,和保持健康所必须的营养,为了按时补充身体日常活动消耗所必须的能量,就如同汽车要常加油一样。消除饥饿感,是一种对本能的满足,其本身也是一种享受。但是人们吃饭更重要的理由,并不仅仅是因为饥饿,常常不是在饥不择食的情况下,对饥饿感本能的释放,而是因为美味!因为无法抵御对味色的诱惑。特别是在今天这个八珍玉食的时代,虽然不那么饥饿,但当你面对着珍馐美味,你很可能会口舌生津,甚至垂涎欲滴,想要大快朵颐。甚至当你吃饱后,因回味无穷,有时候,虽然腹胀肚满,仍会觉得意犹未尽,胡乱找个什么借口,再“少”来一点。这就是味觉的魅力,不是饥饿的原始动机。

自从吃什么主要靠味觉决定后,调味就成了烹饪最重要的环节。因为善于调味,很多人成了烹调大师,成了可以传道解惑的教育大师傅,有人成了御厨,甚至晋身为治国诸侯。自从人们热衷于对味觉的追求后,食物的营养价值,常常被食客忽略或者忘记,营养价值也大都很少在厨师的注意和考究之列。而那些真正有学问的营养师,则大都坐着冷板凳。可见真是本末倒置。

大部分成为商品的食物,都是在味觉上下了大功夫,至于营养价值,大都不是商家重点考虑的因素。这也是一种本末分离。 曾闻阅,因为专攻“辣味”的味觉,让一众内外大小食客惊呼不已,结果那个老干妈品牌就值多少个亿,畅销几大洲几大洋。于是老干妈味觉的创始人,也成为人们崇拜的偶像,坐上了政协的官椅,可以随手指点江山。

为了鼓动人们对美食的追求,其实很多是对“美味”的追求,文学家也没闲着。他们创造了不少优秀而被广泛传颂的文学作品,典型的有那个《舌尖上的中国》。文学家创造的很多本身就很诱人的词汇,来形容吃的美味。随便掂来几个,把玩欣赏一下:芳香四溢,香飘十里,油而不腻,香脆可口,鲜美多汁,清爽可口,质嫩爽口,麻辣鲜香,香甜软糯。看到这些词汇,是不是不饿不饥,也想动口尝尝?  一个“秀色可餐”,说明再好的美女也不过和美味等齐而已。一个“民以食为天”,道尽了天下之道理, 一个“食色性也”,说穿了人性之根本。

咱不是说追求味觉不好。也不是说有了味觉之“末”,就会忘“本”。因为,仅仅为了身体健康所需的营养和能量而吃饭,没有了味觉,没有了享受,那么吃饭就如“味同嚼蜡”,一次两次,还可以咬牙忍受。如果顿顿如此,旷日持久,吃饭就相当于一份艰苦而沉重的工作了。人们必然会感到“单调乏味”,于是,很难坚持“天天吃饭不止”。所以使吃饭成为享受是很有必要的,让味觉引导人们“沉溺”在每日必需的吃饭之中,不思自拔。否则,如果对吃饭有了抵触情绪,抱着“磨洋工” 的态度,经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么身体是绝对搞不好的。这就是味觉的作用。

减肥的话题是与吃有关的另一个方面。为了享受,吃了太多的身体未必需要的东西,结果积攒下来,成了身体的累赘。因为人的味觉,特别是很诱人的味觉,会让人们“上瘾”,而不能自持,诱导人们对自己的身体犯罪。味觉这个饮食过程中的撒旦,就是引诱人们对自己身体犯罪的罪魁祸首。结果,有很多人因为吃导致身体的忍辱负重,吃前常会兴奋不已,吃后则懊悔不已,因身体太过消福,也会嫌弃自己,还会痛苦八分,甚至因吃而搭上了性命,可谓代价之重大,教训之深远。减肥者,实际是在和自己作斗争,天天试图坚守“不吃少吃”的阵地,结果常常还是让味觉扛着大旗,率领一众肥腻宵小,攻克了守成者的精神防线,破灭了减肥者屡屡发下的庄严誓言,打破了减肥者精心制作的减肥计划,甚至占领了减肥者身体的各个要害部位。

  结果,就成了没有结果的结果。

正所谓:

世人都道神仙好,唯有美味忘不了,生为美食味到死,功过多少谁知道?

吃为根本味为梢。生死相随是英豪,天下谁人不识味,何必人间走一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