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个开心。

天南地北,虚虚实实,过去未来,随便说说,想那说那。--- 也不全是瞎掰,信不信在你。
个人资料
遍野无尘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也说中国的“应试教育“

(2017-12-14 10:51:10) 下一个

中国的学习大都是“应试教育”,虽然同为升学(迁),和过去的科举制度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中国流行着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那是说学好数理化,到哪儿都有饭吃。本文把“打基础”称作“应试教育”。因为主要是为了培养高级工匠,或者某方面的专门人才,所以应试教育还是很重要的。应试的特点就是大都有确切答案。因为工匠的活动和生涯,绝大部分都是有条件的,有界限的。所以有答案不奇怪,甚至是必须的。

中国过去科举考试的学生是为了功名,不是为了当高级工匠。考试的内容,很多都是对经典策论的理解和发挥,说白了,就是为皇上选拔国家的治理和统治人才。那时候科举考试的对象不多,考中的也较少,不象现在一个地方会有几万,几十万的录取率(大学)。 因为一个社会的管理人才不需要那么多,至少远比社会需要的工匠型人才少。科举考试的策问,大部分涉及到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吏治等方面的问题,命题形式类似于现代语文考试中的论述题作文。例如清代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的题目是:河南:“中州形势论”,陜西:“王猛治秦论”,山西:“韩信引兵下井陉如陈余用李左车策信将何以待之论”,顺天:“汉初驰商贾之律论”,“东汉中兴功臣多习儒术论”,广东:“武以侠犯禁论”,山东: “辽金元开国兵力论”。从这些题目就可以看出,没有标准答案,都是涉及治世为官之见。考中的,有可能当官,没当官的在地方上有了功名,可以和县太爷平起平坐,当然可以参政议政。考的好的,可以立即外派当官,要治理一方百姓。

美国是个高度发达的资本经济社会,社会最需要的人才有两个方面:管理型和流通型。

同样,管理型的人才不会需要很多,这些具有管理能力的人才,在自由社会中,会自然成长起来,所以美国本土的教育,两极分化很厉害(相对于中国的学生之间的差异来说)。不过这就够了,能满足社会的要求。流通型就是做销售方面的人才。美国的经济需要很多做销售的人才,所以美国的教育使得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夸夸其谈,个个出口成章。做个presentation, project-show等,会说的你一愣一愣的,中国学生是比不上的。因为社会需要这样的人才,学校才会制造。当然美国也需要工程技术人才,这个美国也有,但是,因为可以从其他国家吸引这些高级工匠,用不着美国学校的大量培养。所以相对管理和销售方面的需求,不是那么紧迫。如果将来不能再从其它国家吸引高级工匠,物以稀为贵,则这人的身价高涨,学校肯定会加大这方面的投资。

中国过去几十年的教育还是很成功的。中国的应试教育(基础教育)主要在中学阶段,大学则基本上是以专业培养为主,包括实习,毕业实践,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等。这个并没有错。中学的教育应以积累知识为主,兼顾学生的兴趣和创意。而不是以创意为主而放羊,不管谁肥谁瘦。也应了中国那句古话,“为学日增,为道日损。”

中国中学阶段的基础教育(虽然为应试),正适应了中国过去的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正是这些有坚实基础知识的学生,成为后来精益求精的高级工程师,才解决了许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仅看军事。你看国外有三代四代战机,中国有了。国外有了预警机,中国也有了。国外有空中加油机,中国也有了。航天国外有了中国也有了。有人说很多是山寨国外的。哈哈,对了,应试教育(基础扎实)出来的人才,山寨个什么还真是人尽其才(虽然是别人曾有过的,只要不涉及智慧产权)。要让很有创意的学生去山寨一些现成的东西,可能还会在仿制的过程中走了样,变为不成熟的创意结果。但是中国毕竟没有多少有创意的家伙(比如说 xx 武器,只有中国有)。

但是仅仅仿制肯定不会长久,缺少创意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走。当将来(现在已经是)中国需要更多的具有创意的人才时,中国的教育将会适应和应该改变的(适当放羊式的)。现在,中国也有许多培养管理型人才和销售人才方面的学习,只是数量相对还少。这些学生的培养和开始,肯定不是按照标准答案答题。我知道的有的学校要求去公司兼职一定岗位,其成绩会作为考试评分的标准。看看,这个没有标准答案吧。 

总之中国中学的应试(基础)教育适应了过去中国的社会需要,将来会,而且应当适当改变方向,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要适应当地的需要,而不是引导潮流。在一个以水资源为主的国家,教育高山黄沙治理,肯定是不合适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海天无色 回复 悄悄话 各有千秋,因地制宜。
方家胡同 回复 悄悄话 美国的小学教育真是令人不敢恭维,高年级孩子的数学水平还比不上中国2-3年级的。
笑薇. 回复 悄悄话 创造型人才不是横空出世,它来源于坚实的基础学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