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绿年华

本博客文章皆为本人原创。
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正文

励志篇:力学大师当年进清华时数理化考分共25分!

(2011-12-13 05:59:06) 下一个

励志篇:力学大师当年进清华时数理化考分共25分!

黛绿年华

钱伟长(19122010),江苏无锡人,中国力学家,应用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力学,应用数学奠基人之一。

钱伟长出生于乡村教师家庭,家境贫寒,只读过乡村学堂和国学专科学校,没有受过初中教育。直到高中才开始接触中学数学,物理等。

1931年,19岁的钱伟长结束了高中学习,考取了清华大学,入学成绩是:国文100分;历史100分;数学和化学共20分;物理5分;英文0分。

报到后的第一天进行体检,钱伟长身高,体重,肺活量等均不合格,身高只有1.49米。

钱伟长进入清华历史系的第二天,正是1931918日,侵华日寇发动“9.18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钱伟长闻讯后拍案而起,决定不读历史系了,要改读物理系,“学造飞机大炮”!

起初,物理系主任认为他基础太差,根本不收他。经钱伟长软磨硬泡才勉强同意。为了能尽早赶上课程,钱伟长废寝忘食,刻苦用功。大学毕业时,成了物理系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

1935年,钱伟长考取了清华大学研究院。1939年考取了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主攻弹性力学,1942年获得博士学位。

19421946年,钱伟长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和喷射推进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和其他优秀科学家钱学森,林家翘,郭永怀等人一起,在“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教授指导下从事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工作

1946年,钱伟长回国。担任清华大学机械系教授,主授力学和应用数学。1953年,钱伟长兼任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力学研究室主任。这个力学研究室有13人成为后来的力学研究所骨干。

1956年,钱伟长与钱学森,郭永怀等创建主持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钱学森任所长钱伟长所长。年冬,钱伟长在力学所和清华合办的力学研究班上再一次讲授应用数学。这个力学研究班的学员后来成为中国火箭,导弹和人造卫星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

1957年,钱伟长被划为右派分子,停止一切科研和教学工作,保留教授职位。这一来,钱伟长反而可以全心进行学术研究。从19581966年,他完成了科学咨询,建议百余件,编写教材约600万字,为杂志审稿300余件,1982年又拿了一次国家科技二等奖。1964年他曾独立推得广义变分理论,投给《力学学报》,但因右派身份而不予发表。直到1968年和1977年,日本和前苏联数学家才推得类似理论。

1980钱伟长恢复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3年调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为上海工业大学的教学改革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2011年清华百年华诞,学校公布了一个百年清华“光荣榜”。有25位被引为骄傲的“清华人”光荣登榜,钱伟长是其中之一。钱伟长和叶企孙,茅以升,竺可桢,华罗庚,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等共8人,被列为“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奠基人和开拓者”!

钱伟长从高考数理化三科总分25分的偏科生,成长为蜚声国际的力学家,应用数学家其经历和学术成就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和传奇色彩。

钱伟长的人生经历和学术成就说明,聪明出于勤奋。一个人的成功,主要不是靠天赋,而是靠后天的艰苦努力。具有一定天赋条件的人,只要坚持不懈地刻苦钻研,就可以理解和掌握原先不熟悉的知识领域,而且可能成为这个领域的学术大师和巨擘,甚至进而成为新的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钱伟长的传奇经历给予我们的另一个启迪就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擅长人文科学的人也可以成为自然科学的专家,反之亦然。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工作者都应增大知识面,扩大视野,这对开拓创新是有好处的。

人们说钱伟长是“万能科学家”。钱伟长自己也喜欢说,我没有专业,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人是要有志气的。不管身在何处,都要有一颗拳拳爱国之心。想起刚进清华时的钱伟长,正是因为有一颗爱国心,那1.49米高的身材,就迸发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潜能,顿时就像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那样高大伟岸了!

---(黛绿年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5)
评论
xwenxuecityy 回复 悄悄话 “但因右派身份而不予发表”--其实是他的一个弟子,是学报编委,作梗
祁连山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黛绿年华的评论:
钱老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于日月同辉!
黛绿年华 回复 悄悄话 回复albert88的评论: 谢谢阅评!

天赋,后天努力,甚至还有机遇,对于一个人的成功可能都很重要吧。很难分别给出一个定量的权重。

钱伟长57年被打成右派,未能参加研发和评为“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作为主要带头人投入了大量精力并成为“两弹一星”元勋,但57年以后发表的学术成果反而没有钱伟长多。这些都说明影响人成功的因数太多了。
albert88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这个感人的故事。
俺认为天赋比后天努力重要。内因比外因重要。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钱伟长是天才。智商是与生俱来的。首先得有潜力,才能够通过勤奋努力来充分发挥这种潜力
黛绿年华 回复 悄悄话 回复Terracottawarrior的评论: 谢谢阅评!
23位“两弹一星”元勋,全部都是1949年以前培养出来的。这和当时大学拥有相当大的招生自主权可能有关系,就像阁下说的,可能当时在相当大程度上,做到了“不拘一格降人才”。
今日中国的高考招生制度,是中国仅有的极少“相对公平”的制度之一。但如何找到并达到“公平”和“招进真正人才”之间的“最佳平衡”仍然是一个相当困难的大问题,需要探索和解决。
Wisewind 回复 悄悄话 回复iamhereforfun2的评论:
“聪明出于勤奋”是指一般意义上的“聪明”,不是指“大师”那样的智慧。
楼主说:“钱伟长的人生经历和学术成就说明,聪明出于勤奋。”楼主紧接着又说:“一个人的成功,主要不是靠天赋,而是靠后天的艰苦努力”。
所以楼主的意思很明确,钱伟长成为力学大师。靠的是天赋加勤奋,但勤奋是主要的。
楼主根本没有说:““钱伟长成为力学大师,全靠勤奋”。这是阁下你说的,不是楼主说的。
iamhereforfun2 回复 悄悄话 I can't agree it is all because of hard work. Qian himself is a genius or at least super smart. He didn't spend his time on those subjects in the beginning, but once he focused on it he could quickly improve. For average people, we don't have that intelligence and talent, so we can only reach a very limited level even we work hard.
Terracottawarrior 回复 悄悄话 当时真是“不拘一格降人才”,赞一个!跟八十年前比,目前的高等教育的确是“聚天下之‘人才’而毁之”啊
Wisewind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无德的评论:

看到阁下诲人不倦,本人很敬佩,也想学古人“见贤思齐”。来与阁下探讨一下何为“聪明?”何为“聪明出于勤奋?”

“聪”指一个人耳朵好使,“明”指一个人眼睛好使,“聪明”的本意其实只是指一个人“耳聪目明”,即“耳朵和眼睛都好使”而已。这和后来人们所说“智商”不是一回事。

钱伟长进清华时数理化考分加在一起才25分。所以当时如果有人在他耳边谈论数理化的问题,他是听不懂的,就像“耳朵不好使”一样;如果有人将复杂的数学物理公式写了放在他面前,他也是看不懂的,就像是“眼睛不好使”一样。所以那时他是“既不聪也不明。”

后来他发奋读书,刻苦努力,在数理化方面日益精进,成为物理系的优秀学生之一。这时,如再有人在他面前谈论或书写数理化方面的的问题,他就既能听懂,也能看懂了。因为通过勤奋努力,这时他已经变得“聪明”了。

这就是“聪明出于勤奋”的意思。阁下以为如何?还望斧正!
黛绿年华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无德的评论: 谢谢阅评和赐教!

这里的“聪明”并不仅仅是指人们“先天的智商”,也指“人对未知领域探索和了解的积极性和能力”。

而这种极性和能力主要不是取决于智商,而是主要取决于人后天的努力。钱伟长学数理化,开始时就是这种情况。他刻苦努力了,他在数理化方面就变得聪明了。
无德 回复 悄悄话 聪明出于勤奋?
一是天生的,一是后天的。想想再说。
黛绿年华 回复 悄悄话
回复randommatrix的评论:

祝贺你!这是永远值得回味的美好记忆!
randommatrix 回复 悄悄话 我小时候参加数学竞赛和钱伟长合影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