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为限

部分转载 部分自撰
正文

曹仁超:中国股市进入到黄金阶段

(2010-09-22 09:25:43) 下一个
9月20日,曹仁超先生参加了由华商报和西部证券联合主办的2010华山论剑 全球经济大势与中国资本市场高峰论坛,他就现在外汇市场和A股、H股的发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类比美国股市和亚太股市,指出中国市场进入到了股票市场黄金阶段,看好A股和地产行业。以下是曹仁超先生发言全文:

  胡先生讲到的股票市场也都非常精彩,我同大家来研究一下美国的股票市场的表现。美国股票市场很奇怪,从2007年亚洲金融风暴开始下调,最大跌幅是2008年9月,也就是雷曼兄弟倒闭的11700多点,下调很厉害,胡先生刚才讲有个窟窿出现跌下去。随着奥巴马的上台,2009年年初的时候美国推行了量化宽松政策。如果是一个小牛市,它的时间大概是三年多一点,一个大牛市,大概9年到11年,大家也讲到,整个牛市的周期完成通常是55—63年一个大的周期,刚刚过去的30年是黄金30年,从工业开始推动的股市上涨在10—15年当中有一个很好的,大家感觉很良好的阶段在慢慢的下跌,根据股票市场的生命周期来看,这个繁荣期从1982年开始到2007年结束,刚刚是25年的时间。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里根总统在1980年上台后采取了弗里曼主张的货币政策,通过增加产品供应量去压制美国的通胀率,当时正好1979年邓小平先生访美,美国的卡德总统给我们最荣誉的地位,1980年邓小平宣布成立中国经济特区,1981年9月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中国工业发展的黄金30年,从1989年到2007年,过去的中国优势包括廉价的土地,廉价的劳动力,美国的廉价的资源已经没有了,产品输往美国,带来美国通胀率的下降的阶段已经结束,从1980年开始,美国的利率往下走,使得美国长期债券价格上升这段时间已经差不多了,1980年开始我们讲到债券市场上升到1982年拉动美国的股票市场,随后是房地产市场。也就是说作为资产价格的上升让美国人富有起来,消费力增强,当时随着全球经济的全球化电讯、互联网和IT业的快速成长,所以美国经济进入了知识产权时代。因为美国的富有,这段时间是中国经济与美国经济互相互补的阶段,到了2002年中国加入WTO,中国的产品可以用很低的税率进入全球WTO主要的国家。当时全球91%的贸易市场有中国的产品,出口市场庞大中国的本土资源没有办法应付出口的需要,所以从2002年开始,中国开始向全球进口原材料,因为中国对全球原材料需求的增长,带动了全球原材料价格的上升,也就是从2002年开始到今年的2010年大概10年间,全球原材料的上升是由中国因素来推动的。出现另外一个问题,到了2006年中期的时候,美国的楼价回落,2007年5月,提供楼价按揭的公司开始出现,到了2007年10月,CDO市场抵押债务证券开始崩溃,这个崩溃带来股票市场下跌的很厉害。虽然联储局2007年8月起急急注资金融市场及减息,利率从6.5厘下调至0.25厘,希望将局面稳定下来,可惜到2008年9月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事件更引发全球性金融海啸,结束了这段透过信贷膨胀而带来的经济繁荣期。2009年3月美国政府推出量化宽松政策把美元汇价压低,债券价格恢复上升令股市重回到2008年9月雷曼兄弟出事前的水平。美股重回2008年9月雷曼事件前的水平,至于未来的情况将会怎样?我们不妨再参考其他图表。1929年至1932年华尔街金融危机令道指由1929年9月6日的381.77点回落到1932年7月8日的41.22点,当年因缺乏经验,美国政府宣布(银行假期)以阻止挤提,因为银行假期的安排,所以有1/3的美国银行都在这个阶段倒闭了。1933年罗斯福总统上台后宣布新经济政策,包括将美元兑黄金由25美元一盎司改为35美元一盎司及禁止美国人持有黄金。一连串措施令美股回升到了1937年3月道指194点的水平,当年政府急于改善财政赤字而宣布加税措施引发了另一次衰退,此乃著名的二次寻底。美股回落到1942年4月28日的92.92点,1942年随着美国宣布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令美股进入另一次经济繁荣期,到1966年才结束,共24年。

  另外大家可以参考的就是在1966年1月18日道指首次见1000点后,随着战争升级、美国政府大印钞票去支持军费开支令通胀率上升。美国有对外国政府将美元兑成黄金引至股市急跌。1970年5月26日道指回落到631点,到1971年8月尼克松总统宣布美元不在兑现黄金,所以美国政府不用再为应付外国政府将美元兑成黄金的做法而加息,带来美股恢复上升,并在1973年1月12日创下1051.69之新高点,1973年底出现石油危机,道指在1974年12月6日回落到577.6点,其后一直波动到1980年里根总统上台为止,通过采用货币政策,通胀问题渐受控制。1982年8月12日道指由776.92点开始另一个超级大牛市,到2007年10月11日道指达至14179点才结束,共25年。将来的情形又如何呢?所以从这方面来看未来美国股票市场走势有两个方向,一个是1929年到1932年,这个可能性不大,第二种可能性是1966年到1982年美金不断贬值,黄金不断上升,股票市场出现涨涨跌跌的趋势,这个可能性很大。还有另外一种看法,第一种是上涨期,第二种是上落期,第三种可以参考日本的情况。日本很可怜,因为它是受美国的保护,必须得听美国的,1985年在东京的一间广场酒店开了一个“广场会议”,应美国的要求,CPI也下调,出现通缩的情况,到1995年,日本政府认为这样的情况不好,他们当时采用了量化宽松政策,就是刚才讲到的2003年奥巴马提出的量化宽松政策,这个方法使96、97年的情况好转,1997年出现亚洲金融风暴的日本经济又再回落,1998年日本政府又第二次推出量化宽松政策,股票市场只是有两年的好转,第三次是在2003年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已经没有用了,如果说今天,美国的经济继续向下的话,很可能美国政府会第二次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如果参照日本在1998年第二次推出量化宽松政策案例的话,也会知道它对整个股票市场的影响是很小的。日本今天也没有办法走出通缩这个怪圈,因为在通缩之下,投资者是不会投资的,因为资金的购买力是每年上升的,所以如果不投资把钱留下来其实使购买力会更强,钱会更值钱。我刚从北海道回来,发现在日本北海道听到最多的话是普通话不是日文,原来我们普通者到北海道来帮助日本的经济,所以去年美国政府希望人民币升值,去年4月份回到北京的时候,我说中国政府有能力,千万不要走上日本的道路,也就是说,人民币的升值应该是逐渐的过程。所以我非常同意中央政府的决定,每年让人民币上升3%,这是差不多的一个水平,千万不要重蹈日本的老路,一下有一个很大的提升,中国会走向通缩的局面,过去30年工业繁荣带来的努力也就白费了。

  另外,很多人担心通货膨胀,因为在过去的10年间,大家看到美国发行的美金越来越多,从黄金的价格来看,也都是从250美元上升到最近的1282美元一盎斯。从黄金的价格来看的话,很多人很担心通货膨胀,我也很同意,但是在1970年到1980年债券市场跌得很厉害,但是这次从2001年到2010年的黄金的上涨时间里面,债券市场的上升的利息下跌很厉害。所以有人说是通货收缩我是同意的,所以说在过去的10年,通货膨胀和通货通缩同时出现,看起来非常矛盾。我们中国人在买电视机和手机的时候发现是通缩的,每一年电视机是跌价的,但是每一年买楼的时候楼价都是上涨的,是通胀的情况。所以说在过去的10年,也就是说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从来没发生过的情况就是通货膨胀和通货通缩同时出现。因为通货膨胀和通缩同时出现,形成股票市场,上涨的时候非常厉害,跌起来幅度也很深。我们来看看上阵指数,从2000年到2007年,上阵指数是疯狂上升的,2007年10月开始,上阵指数是疯狂下调的,作为投资者非常矛盾,看到恶性通胀,也看到通货的收缩。经过2008年的这次跌幅之后,2008年11月中央政府推出4万亿的资金方案,所以很多基金跑进股票市场,所以很短时间内股票市场上涨很厉害,到2009年4月份的时候房价往上走,到2009年8月,银行宣布收紧银根,银行收紧银根的作用,股票市场从2009年10月份开始往下调,下调的幅度是多少呢?大概是前期涨幅的1/3,或者是50%。今年6月份我在北京的时候,很多人问我怎么看上阵指数,我讲2300点,2300点是怎么算出来的?就是前期上升幅度的61.8%。这是2010年7月2号的上阵指数是2300点,大家看到这一条下降的通道还没有被打破,如果它上升的话,在2700—2800点有一个压力区,如果是下调的话,从2700—2800点这样的压力区跌下来的话大概是2500—2600,这是没有问题的,这是一个短期趋势。如果从中长期怎么看呢?中国经济在08、09年,同过去的30年不同,根据周期的理论,刚刚过去的30年是工业繁荣发达的30年,30年之后来自乡村的人口慢慢减少,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普通人已经不愿意到工厂工作,所以大家看到富士康事件。可以说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刘易斯拐点的阶段,就是个人的收入工资的上涨速度是超过GDP上涨的速度,如果今年GDP是9%的话,工资的上涨一定会超过9%,工资的上升如果没有超过9%的话,这些工人可能有两个出路,一个是他离开这个工厂,第二个可能是跳楼,所以将来中国工资的上涨速度是非常快的。

  在1982年的时候香港经济也会出现这样的一个转型,从工业驱动转向金融驱动,在1982年我的工资大概是1万多港币,在12年时间里工资上升了10倍,在未来内地的工资会不会上升到10倍之高,我不知道,但是速度一定会非常快。工资上升非常快的时候,对整个经济影响有几个方面:第一,越来越多的人买房地产、买楼,这对中央政府来说是很头痛的一件事。2009年楼价突然之间有100%的升幅,所以在北京、上海、深圳一线城市买不起,这些资金都会向西安、天津、成都这些二线城市转移,所以今年二线城市楼价上升。一线城市的楼价可能在今年、明年下调一点,但是随着工资的上升,楼价又会再涨上去。香港从1981—1997年楼价的上升有10倍,但是内地的地域非常广泛,1982—1997年,因为美金的利息是往下的,目前的利息水平还是很低的,所以没有再下调的水平,所以内地的房地产价格不会像香港一样有10倍的增幅。今年香港豪宅的楼价大概是30万人民币一平方米,而二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上涨也应该不会少。以股票市场来说,当时的香港股票市场曾经是600多点,现在是22000多点,所以10多年以后,看回来今天上阵指数是很便宜的水平,下这个结论很便宜很容易,但是我们要看一看有没有什么理论支持。2007年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A股往往高过H股,也就是2007年,中国投资者在2007年看得好,A股上涨很厉害,而H股不愿意涨上去。在07年突然有一个岘港股直通车,内地的投资者可以到香港买股票,也就是说2007年内地的投资者更加乐观过香港的投资者,到了今年,H股比A股市场贵很多。以最近的农行为例,农行在香港的价格炒上去了,所以未来只是有两个答案,一个是内地的投资者看对了,中国的经济一塌糊涂,香港看错了。内地投资者看对也很自然,因为内地投资者比香港投资者更了解内地,不看好中国的经济,第二个可能内地的投资者过于悲观,香港投资者看对了,内地投资者看得太淡了。10年以后到底谁看得准呢?作为一个香港人,我觉得香港人这个 时候乐观的判断是更对的,可能内地的投资者看得太悲观、太淡了。未来的一两个月也不知道,5年、10年后再重新回头看的话,今天的股票市场和楼价真的是很便宜。这是第一个原因,我认为A股市场很便宜。另外,日本人在1999年年收入是35000美元,在过去的20年间日本人的收入没有多很多,相反,1997年香港人平均年收入是28000美元,今年是30000美元,过去三年来,香港人的工资没有很大的提升,今天我们内地平均的人均收入是3500美元,15年以后大家相信内地的人均年收入有3500美元吗?我不相信,曾经在日本地区发生,在香港地区也发生,在内地也会发生。如果未来内地的收入从3500美元到25000美元,股票市场没有理由不去上涨,房地产市场也不会不上涨,我不是说下个月这个情况就会发生,我是从中长期来看。从2009年开始中国的股票市场应该进入之前讲的美国或者是香港感觉良好的阶段,这是股票市场黄金阶段,这是我看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理由。

  过去30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发展非常快,今天今天我的同学告诉我珠三角1600人民币一个月也请不到工人,所以很多在珠三角、长三角工厂已经想搬到中西部来投资。可以说未来的十几年,很多工厂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将会向中西部迁移,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地方的地价还是便宜,工资也便宜。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欧亚的新经济区正在形成,过去的原材料通过船运从海外过来,将来这些原材料会从蒙古、新疆、中亚、西亚、中东这样一些地方运过来。今年股票市场有上涨120%,所以很多基金到蒙古去投资,我和很多朋友准备做一个私募基金,准备到蒙古、新疆这些地区寻找一些机遇。以后发展最快的地方是欧亚这些地方,这是一个不利的因素,在未来会变成一个有利的因素。因为在重庆跟西安这些地方来开工厂的话,生产的成本已经低过长三角和珠三角。可以说我这些数据不知道是否准确,因为陕西省人均收入只有14000人民币一年,农村大概是3000多人民币一年,过去一年上涨的幅度是9.6%,跟长三角、珠三角相比还有4倍的差距。而陕西省在资源方面非常丰富,如果中亚、西亚、东欧这些地区发展起来,西安在将来欧亚大陆新经济区,会在这个发展当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作为香港,香港在欧亚新经济区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就是将这些工厂搬到中西部,或者为中西部地区寻找外面的合作伙伴,谢谢大家。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