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为限

部分转载 部分自撰
正文

金融危机两周年回眸与前瞻(之一)

(2010-09-22 08:36:00) 下一个

金融海啸:有大惊而无大灾?

——金融危机两周年回眸与前瞻(之一)

赵 伟 (浙江大学)

    1.1. 引言:九月份注定是个多事的月份

    近世以来的九月注定是个多事的月份,这个月份所发生的大事中,悲壮与悲惨的,似乎多于喜悦的。九月的“九一八”,是中华民族的伤心日;九月的“9-11”,是美利坚民众的大祭日,就连“文革”强人林彪的仓皇出逃及其悲惨的机毁人亡,也选在在了9月的一天!而两年前的9月15日,随着美国投行“巨无霸”雷曼“帝国”轰然垮掉,一场由“次贷”泡沫发酵的“金融海啸”突然袭来,将世界经济推入了衰退与震荡的深渊。到今年9月,距离这场危机发生恰好两年。

    两周年显然是个恰当的时点,借助这个自然而恰当的时点,可以略微回首下往昔,较为冷静地审视一下这场危机所带来的变化。其中最主要的,除了它对我们身边的经济世界带来的变化而外,还有人们看经济的观念变化。借助这个时点,还可对下一步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尤其是政府政策,做点前瞻性判断。我曾经在多处讲过,经济学是选择的学问,好的前瞻性判断是做出好的理性选择的基础。

    1.2 金融危机与世界经济:超预期的跌宕起伏

    两年以来的世界经济表现,尤其是主宰全球经济的大经济实体的表现,可用一个“关键词”予以描述,这便是“超预期”。代表这种超预期变化的最突出者,是世界经济两年以来的跌宕起伏变化。世界经济由猛烈下跌到强劲反弹,曾超出了大多数经济学家们的预期,更不要说那些煽情鼓噪多于理智分析的“财经大嘴”们的各种“预测”了。人们或许还记得,从2008年底到2009年初,当金融危机以“海啸”之势袭来之时,当危机突然“凝固”了全球经济赖以活跃运转的流动性而将世界经济推入可怕的下跌之中时,经济界的“主流”预期是,世界经济正在陷入一场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危机之中。“主流”与“高调”的说法是,世界经济将经历好些年的萧条。2009年3月份,有经济学家还在美《纽约时报》发文,援引已故经济周期论大家康德拉季耶夫的“四季说”,认为世界经济刚刚进入“秋天”过后的“冬天”,下一步将经历持续的衰退,任何政府干预都将无济于事!然而后来的现实发展,尤其是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由下跌而强劲反弹的现实表现,却与此类推论与预测大相径庭。

    世界经济现实的发展轨迹是,在2008年底嘎然而止之后,只下跌了两、三个季度,到了2009年二季度末即已显现出回升势头,到了四季度,回升一度还很强劲。其中在全球经济中占有支配地位“三大”(美、日、欧)、“一砖”(“金砖四国”)经济,下跌最长的也仅持续了4个季度,有些(如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压根儿就没有下跌过,至多是减速。而美国、日本等大经济体最初的反弹之强劲,也出乎许多分析家的预期。乃至“后危机”之说刚一提出,还引起不小的争议!

    客观地来看,由金融危机引发的这一波经济衰退,所持续的时间,远比经济界早先普遍所预期的要短许多。而其反弹之后虽曾险象环生,但增长持续,迄今已逾5个季度,超出下跌的时间。更有甚者,经济界一再预言的“二次探底”,迄今未见!这似乎也是超预期的!

    2.3 危机效应:有大惊而无大灾?

    就金融危机两年以来所产生的破坏性影响来看,也可用一个“关键词”予以描述,这便是“有大惊而无大灾”。我们显然还记得,金融危机袭来之初,经济界几乎众口一词地将此次危机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相提并论,推断说世界经济尤其是发达经济体将可怕的倒退,大批企业将归于破产。然而现在看来,此次金融危机迄今的破坏性影响显然有限的,至少难以用大灾一词来形容。即便在危机的“重灾区”,亦即美、欧商业银行系统,虽有大量银行破产重组,但也很难用“大灾”来描述之。我们知道,在“次贷危机”演变为全面的金融危机之初,美国与欧洲的大小商业银行因现金短缺而纷纷告急,“破产保护”之声不绝于耳!然而在美国政府与“联储”断然出手,推出庞大的救市计划,在欧洲及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跟进”之后,大多“绝处逢生”。此后少则半年,多则一年时间,多数商业银行便恢复正常。其中一度接受过政府救助的商业银行,纷纷要求提前归还政府救助基金,“挣脱金手铐”。进入2010年以来,商业银行状态更佳,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要数美国花旗银行了。这个差点要申请破产保护而接受政府救助的巨大商业银行帝国,到2010年一季度结束了连续三年的亏损转为巨额盈利,连美国联邦政府也跟着获了利。当初以政府持股形式打入的80亿美元“救助基金”股份,不仅完璧归赵,还带回来额外的80亿美元利润!

    此种有大惊而无大险或大灾的最近的事实,当首推欧盟主权国债务危机及其应对政策效应的预测了。这场由希腊债务危机引发的突如其来的危机,曾引起全球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剧烈震荡,一度曾大有引发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迹象。在欧元区和欧盟公共债务负担较重的成员为消除隐患而纷纷紧缩财政,“撤火”刺激政策之后,经济界关于欧盟经济率先“二次探底”的预测突然升温。然而现在回头来看,此类危机也并非像当初袭来时显得那样势不可挡地严重。在欧盟与国际社会联手施以救援之后,危机多半已给化解了。就连遭受主权债务危机打击最大的希腊、西班牙等成员,经济收缩也比预期的要小得多。最近的迹象表明,欧盟经济非但未有“二次探底”发生,而且其复苏似乎还有些微强化!(未完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