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日本将走上法西斯军国主义道路

(2010-09-15 15:17:52) 下一个
最近,日本在东海咄咄逼人,公然侵犯中国钓鱼岛,引起中国人民极大愤慨。有些军事专家曾提过,在当前中国面对美国强大压力的时刻,可让日本分担些美国的压力,中日联合起来。这是不可能的。笔者认为,日本即将走上军国主义道路,这是自1945年8月15日即已确立的目标,而现在这一目标即将实现。

1945年8月,在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胜利的前提下,在太平洋战争已经结束,美军即将登陆日本的前提下,在日本面临原子弹有可能全国玉碎的前提下,在关东军已覆灭,苏联进入朝鲜半岛的前提下,在某些顽固法西斯分子的强烈要求下,日本法西斯的最高军事首脑---裕仁天皇,痛喝苦酒,为图东山再起,把一切战争罪责推给军部、内阁,把自己描述成被胁迫的傀儡分子,接受了中美英苏的投降。这其实是舍车保帅的手法。而美国占领军出于战后美苏对抗的需要,连车也没有全杀,大批的日本战犯逃脱了战争罪责。而在裕仁天皇病重临死之前,把明仁天皇【即现在的天皇】叫到跟前,握着他的手说:‘孩子,一定要记住,我们是败在美军强大的科技下的!’潜台词是,只承认了对美军的失败,只承认了对美军科技的失败,在别的地方,根本没有失败,更不用说认输了。这一次,完成了裕仁天皇对明仁天皇的法西斯军国主义精神传承。正是二战后日本科技突飞猛进的强大思想自信,是日本再次走上法西斯道路的最大精神保证。

一、日本法西斯化的领导核心---天皇 仍然存在。这是日本法西斯化的精神源泉。在日本,天皇依然是民族的精神核心,这源于大和民族的‘大和魂’精神心理构造。‘大和魂’的普天最高之神--太阳神,类似于西方的上帝,而天皇即是太阳神在人间的化身。大家一直关注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而忽视了天皇,而其实,这一切都是在天皇的主持下进行的。

二、日本法西斯的躯干,二战时期显赫的日本上层家族仍得以传承,并重新掌权,成了当今日本举足轻重的势力。如伊藤家族、松下家族、三井家族等等。他们有今天显赫的地位,都是因为他们与皇族有很深的渊源,并得到了天皇的关照,他们之间也互相支持。在东南亚寺内寿一坟前上香的人中,不会全是他的子女们吧?在东南亚为日本高级战犯修建纪念建筑的人,不会只是他们的子女们吧?能有如此能力,得到当地政府的允许,想想他们背后强大的实力吧。

三、日本法西斯的魔爪---日本自卫队即将成熟。美国出于对抗中国的目的,一直大力支持日本扩充军备,增强武装,已把自卫队建成了仅次于美国的强大海空力量。舰只越造越大,越建越多,越来越先进。航空母舰不呼即出,东亚各国强烈质疑,而日本强军战略越走越快。这一切都不是偶然的,而是得到了日本天皇的幕后允许与支持,各部门只是执行命令罢了。软弱的媒体力量是无法阻止日本自卫队成为日本帝国军队的脚步的。

日本各财团、会社的强大实力与集中程度,是日本二战时期法西斯经济体的翻版。三井重工、三菱重工无论规模实力经营方式管理模式指导思想都是当年法西斯经济体的成长与发展。毕竟执掌这些财团的人没有变。

五、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为日本走向法西斯道路奠定了群众基础。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右翼势力吸引不了多少人的目光。当经济停滞不前,失业率上涨,在日本民族反美思潮扩大的同时也为右翼势力的得到国民支持,提供了群众基础。

六、频繁更换的日本首相,为日本全国走向法西斯化提供了契机,也转移了国民的注意力。首相频繁更换,让国民不能把罪责归于一届政府身上。而各首相的参拜靖国神社,实际是为法西斯军国主义唱的招魂曲。而各个首相不过是天皇及其辅佐势力挑选的傀儡品、宣传队。换来换去,换汤不换药。二战前夕,日本首相换来换去,一个比一个反动,上演的不是同样的故事吗?日本人按部就班,不喜欢改变,一切都没有新东西,只是各国人民太健忘。

七、美国的放虎出笼,使日本走向法西斯化更加肆无忌惮、无法无天。美国人在对待日本人的问题上还是比较明智的,广场协定打垮了日本经济,让日本军备在自己控制下发展,驻日守军不退反增,禁止日本发展核武器。布热津斯基在【大抉择】中也说过要防止日本重新武装。但日本和平宪法一如一张废纸,美国人养日本这条狗,是为对付中国。但有时骑狗被狗咬也不是不可能。毕竟日本人不是宠物狗,而是狼狗,狼狗是会经常转性的。

综上所述,日本民族再次走上法西斯军国主义道路,不是日本民族的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在日本天皇及其羽翼一手支持下,数十年如一日,坚定不移一路走来的战略步骤,一个完整计划。经60多年来,其思想准备、组织准备、经济准备、科技准备、军事准备即将完毕,剩下的只需一根导火索,一根火柴,带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地步。而始于2008念得经济危机,可能就是这根导火索,一如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而对日本左翼势力的迫害可能即将来临,那时即预示着大和民族的全面法西斯化。那时的日本,绝不再是二战时的日本了,它带给人类的恐怖,谁也不会知道。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