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哪个省的兵最厉害?(

(2010-09-15 11:28:08) 下一个

哪个省的中国兵最厉害?抗战时期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美国将军史迪威说过:广西士兵是世界上最好的士兵。从两千多年前西瓯国君译吁宋带领五万岭南土著士兵,令秦军伏尸数十万开始广西兵一直是广西军队战斗力强悍的标志。广西土著士兵的勇悍令其所有中外对手感叹!一个地方出精兵的传统历经数千年而不变实为中国所仅有!

朱德元帅不是说过吗:湖南人最霸气,广西人最蛮横。

可我个人觉得广西人比湖南人更上一层“所谓桂系狼兵雄于天下”是也。比起“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湖南强多了。

说是“两广一家亲”,但其实由于环境和经济的极大差异,广西人和广东人的性格简直是天壤之别,广东人待人比较冷漠,还有一点说得难听点就是缺少些血性;而广西人大多则十分的豪爽好客,而且个性很强。

清末,当时太平天国开始的时候,太平军在刚开始只有3万人,这3万人是清一色的广西兵,一路从广西打到南京,多厉害。在北伐战争后,太平军士兵以安徽人和江浙人为主,这些地方的人战斗力根本不能以前的广西兵相比,曾国藩就曾说过:“长毛(太平军)中后期之30万之战斗力,远远不如刚出广西之3万”,广西兵得到了他这么高的评价。

另外还有刘永福的黑旗军在越南抗法和在台湾抗日,冯子才的萃军创造了镇南关大捷,这些都是广西兵打的,以至于有不少人都说,清朝末年对洋人的战争中,全国人几乎都在打败仗,只有广西人打胜了。

在民国时期,李宗仁的桂系部队战斗力非常强悍,特别是桂军的第七军,有“钢军”的美誉,第7军在国民政府北伐战争、军阀混战的时候几乎从来没有吃过败仗。在桂唐战争中,素以彪悍著称的湘军十几万人被桂军几万人打败并被收编。在中原大战开始的时候,十万湘军在面对不到3万桂军的时候,又是一败涂地。在中原大战后,桂军撤退回广西,湘军、滇军、粤军一共集结了近12万兵力力图战胜桂军并占领广西,但是桂军2万多人兵分两路,一路1万多先是击败了超过3万人的滇军,随后又战胜了近3万粤军,把滇军和粤军赶出广西;另一路也是1万人在桂林一带战胜了近6万湘军。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对桂军和广西民团的评价也相当高,桂军的表现也被国内历史学家认为是“杂牌军中的王牌”“战斗力可以和中央军最精锐的部队相比”等等。

在国内战争时期,中共刘伯承元帅曾经在大别山制订了歼敌顺序是:“先打最弱之保安队,次打较强之中央军,最后打最强之桂军。”粟裕等相当多的解放军将领在解放战争时期对国民党军曾经有过这样的话:“要分清国民党军中那些是精锐部队,一要看装备,美式装备的肯定是精锐部队;二要看口音,广西口音的部队一定也是精锐部队。如果是既有美式装备又有广西口音,那绝对是国民党军中最精锐的。”(粟裕大将回忆录记载有这些话,很多解放军其他将领回忆录中也说过)

在1979年对越战争中,广西兵是最多的,现在有不少四川人说是四川出兵最多,这是不对的,在《中共党史》和文史档案中都有介绍的,出兵最多的是广西,而不是四川,至少第一批那十几万人都是广西兵居多。

所以我觉得说起中国各省的人的个性特征,不应该漏了广西,这是一块出血性汉子的热土。

钱钟书先生说:中国有三个半人,湖南人算一个,两广人算一个,江浙人算一个,山东人算半个。

但是后来很多人又改正了这句说是:中国有四个人,湖南人算一个半,广西人也算一个半,山东人算半个,江浙人算四分之一个,广东人也算四分之一个。

在明朝,曾经有过“广西狼兵雄于天下”的称号,广西部队是明军中最精锐的部队之一,曾经在明朝快灭亡的时候,在宁远大战中力挫当时天下无敌的清八旗军,广西兵的战斗力之强可见一斑。

彭德怀元帅在红军时期也说了:黔军滇军两只羊,湘军就是一头狼;广西猴子是桂军,猛如老虎恶如狼。

实际上,这个问题是一个极为可笑的问题,也是一个极其简单的问题。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每一块土地上的每一个人种,每一个民族和每一个地区性的人,都因为生存环境不同、物候变化不同、人文熏陶不同、历史遗留因素不同,而有着自己的特点,无所谓“孰强孰弱”。而诸如这篇文章作者所举的那些广西士兵的战例来讲。可以这么说,决定一场战争的因素最简单应该概括为“天时、地利、人合”相兼备。而其中的人合,应该是民与政合,政与兵合,兵与将合,将与势合。所以,单纯的依照作者所阐述的理论,是不能够断章取义的说明广西士兵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战斗力最强。

众所周知,千百年来中国的每一个省市大都是能人辈出,只是多寡而已。就是按照作者所讲的抗战及解放战争的军队来讲,其实也可以这么分析?

首先,东北弃守是非战之过,罪不在东北军人。而八年抗战中无论从原东北军遗留的队伍中,还是东北抗联,或者是各地散落的抗日队伍,都曾艰苦卓绝的与日军撕杀着。他们当中,有的成了汉奸,也有忠勇而战死的。

而陕西,冯玉祥将军的大西北军也曾在长城沿线与日寇竞日撕杀。杨虎成将军遗留下的小西北军,在中条山,以3万弱冠之师抵挡日军10万之众,更有多少人马革裹尸?

山西的晋绥军,单是忻口一战,临阵先后效死者亦是不计其数。在《忻口会战》一书中,一位团长在拜别母亲时,母亲亲自改写了一首古诗“男儿有志出乡关,生不杀贼死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处处是青山……”又是何等的壮哉?

南怀化,生自河北的郝梦龄将军率滇军发出“将抱必死决心,士无贪生之意”的慷慨之语。而长沙城下,湖南军民坚壁清野,又是何期悲壮?

腾县城头?川军3000将士以极其简陋的装备与日军终日撕杀,死战不退,全部殉国。而梁园血战,死守阵地的桂军将士更是何等忠勇?


国家民族危难当头,正如当年蒋先生说:“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凡是中国有血性的同胞皆应以拒日寇,保家为国为已任,又何必非要分出孰弱孰强呢?

如今,我们建国刚刚不足六十年,从1840年起,为抵抗列强而殉土的先烈们可谓是尸骨未寒,而我们做为后世享受太平的子孙们,却在这里因为哪一省士兵战斗力最强这个问题而终日争吵?

是可悲呢?还是可笑呢?

中国人都是好样的,世界各族人民为了和平而敢与在任何时候英雄献身的人们也都是好样的。无所谓谁的战斗力强,谁的战斗力弱,在危亡关头,即便是弱小孩童也知道拿起武器给父辈报仇,与敌人同归于尽。更何况我们现在这些生活在和平的阳光下的人们呢?

只要是谁敢妄想分裂我们国家,威害我们国家的安全,挑拨我们各民族矛盾和地区矛盾,我们都要坚持的反对。

因为那才是我们真正的敌人。

因为,我们都是好样的!

每一个中国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