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微堂

药山有路勤为径,医海无涯心作灯
正文

不文明的“文明病”(2)复合维生素制剂,保命符还是催命咒?

(2011-12-29 01:45:44) 下一个

维生素,顾名思义,就是维持生命所需的元素。早在十八世纪中叶,人们就意识到需要从食物中补充一些微量营养成分。从1911年第一个维生素,维生素B1即硫胺素,被分离,现在化学结构已经查明的维生素已经有13种。任何一种维生素的缺乏都已经证明与某些疾病和健康问题有关。

那么为什么维生素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人体任何生理活动都是细胞功能的体现,而细胞功能是以生物化学反应为基础。无论是分解营养素提供能量,合成细胞结构所需的大分子,神经信号的传递,肌肉兴奋收缩,还是细胞本身的分化和繁殖,都是以千变万化的生化反应为基础。在生理条件下,这些生化反应的有效进行,需要特殊的生物催化剂。在没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这些反应的速度可以慢到忽略不计,也许需要几千年。

人体的生物催化剂是以蛋白质大分子的功能为基础。起催化作用的蛋白被称作酶,取其“媒介,联媒”的意思。但是很多情况下,只靠蛋白质本身不能够满足需要。大部分蛋白催化剂需要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和金属离子的参与。这些起辅助催化作用的有机小分子和金属离子,就称作辅酶。虽然辅酶名义上是起辅助作用,但是确是起关键作用的活化中心必不可少的部分。可以说,没有这些辅酶,很多生物化学反应就无法进行。

目前已知的水溶性维生素极其衍生物,都是重要的辅酶。缺少维生素,很多生物化学反应不能正常进行,人体生理功能产生障碍,出现健康问题和疾病也就不足为奇了。

维生素的发现和口服维生素的应用是文明进步的结果,可以说是20世纪医学生命科学和技术的重大突破,对营养不良造成的健康问题是一个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不少调查研究也证明,口服补充维生素制剂,有利于健康改善和寿命延长。时至今日,针对不同人群的维生素制剂充满市场,而使用维生素补充制剂的人口也越来越普遍。

遗憾的是,维生素补充剂的普遍应用,并没有带来预期的结果。近期不少研究发现,服用不同维生素补充剂的人群,与不使用维生素的人群对比,并没有显示出健康优势。有些结果相互矛盾,有些甚至出现相反结果。也就是说,服用维生素补充剂甚至有害。

那么,是维生素错了吗?

不是!维生素还是维生素,一直在辛辛苦苦为我们工作。

那么,错的是谁?这里,错的不是维生素,是人,是服用维生素的人!

维生素很重要,人体健康需要维生素。可是,只有维生素缺乏的人群才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也就是说,如果膳食中有足够的维生素,补充维生素就没有了任何意义。如今,维生素好像成了一种时髦,需要不需要,大家都吃一大堆。请问,这是有知识还是无知的表现?

更为严重的是,服用维生素成了某些人放纵自己不建康生活的借口。理由是,我每天都在服用维生素,我身体肯定健康了;有了维生素,我生活不节制,不注意饮食,不注意运动,关系就不大了。

最近,两项来自台湾的研究结果突出显示了这个问题。在这些研究中,两组参加者,一组服用多维维生素,一组服用安慰剂。研究人员追踪调查参加人员的生活习惯,发现服用维生素的一组,更倾向于选择不建康生活习惯,包括少运动,少走路,更愿意吃自助餐,不选择健康饮食等。其实,研究人员给两组参加者服用的都是安慰剂。

认为有了药物,就可以依赖,甚至作为不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的借口,最终害了自己。自己欺骗自己,跟自己的健康过不去,我们能怪维生素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