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敦煌

做自己命运的主宰,做自己精神的统帅
正文

我 与 敦 煌

(2010-04-03 02:29:21) 下一个

 

(首先说明:本人既非艺术家、文学家,也非专业学习研究历史和文物。这里只是简单记录一个平凡普通的人,如何开始接触了解认识敦煌,以及敦煌在我个人精神世界里的记忆、价值和意义。)

 

几年前的一个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跟随几个朋友应约踏上了访问敦煌之旅。车子一路在沙土地的公路行进,两边的景致并非完全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所以不时也有柳树和稀落的几户人家经过。看着路边的荒芜,不禁感叹曾经的丝绸之路该是怎样的繁华,才能在这荒芜的大漠造就了敦煌。

 

难得的是,我们的讲解员是一个不到60 岁的老人,长期在“敦煌研究院”作研究和教学工作;同时带我们参观的洞窟有些出于保护的原因很少对外开放。有人说,敦煌是凝结了历史的化石,壁画是被风干的文明。带着这份机缘我们开始走进了敦煌、走进了尘封的文明。

敦煌洞窟最早出现是随着丝绸之路的繁华,当地居住的有钱人家请人开凿绘制壁画,以记录当时的家庭成员和日常生活,也可以说是一种图文形式的家谱。后来随着印度佛教文化的传入,壁画主题也开始有了诸多宗教内容,既有描绘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有皇宫国事的庆典仪式;既有释迦摩尼的成佛故事,也有百姓的红白喜事,涉及内容林林总总。

有些洞窟还有很多雕塑,绘制的的颜料使用当地的不同颜色的矿石研制而成,所以虽历经长期侵蚀,有的倒也清晰可辨。讲解时的几个细节仍记忆犹新,有一个壁画很小的局部,画着一个小孩把一个狠短的树枝放在嘴里,讲解员说,这也许是人类最早的刷牙记录。另一个壁画画在一个墙的一尺宽的端面,由于颜色的明亮清晰的差异从左到右,明显的分成三个区域,。此时我难以相信,展现在面前的一尺方寸之间,竟断断续续记录了千余年的历史。在时间的长河里,人的一生最多不过百余年。千年前,普通的画工,在这人类文明的圣殿——敦煌,留下了他们的笔迹,此刻,驻足观看的我们做何感想?

 

参观时,还看到一组外国人在洞里拿着手电,边拍照边记录着,老人说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的“数字敦煌”项目,用现代的数码照相技术把敦煌的壁画和实物,记录和保留下来,以便更好的保存和研究的方便。

在一个飞天壁画前,老人指着手撒鲜花的飞天仙女说,古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脱离尘世的纷扰,寻找一个自由的世界,他们把女子五彩的薄如轻纱的衣裙,绘制成形如卷舒的白云,来营造一个安逸、自由的国度。这种表达飞天的方式,要比西方油画中给人物画上两个翅膀要含蓄优美许多,这也许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吧。

在参观藏经洞时,老人说,这里出土的经卷和文物共三万余件,号称古代学术的海洋,可惜大部分已流失国外,有些堪称人类艺术的瑰宝,印证着人类文明的起源,保留下来的更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鲜活史证,藏经洞也是“敦煌学”的发源地。历史有时在不经意间由小人物改变的。发现藏经洞的道士王圆箓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物。一百年前藏经洞的发现,使敦煌让世界的文史学家震惊。外国列强的盗窃,使大量文物流失海外,同时激起国人保护敦煌,研究弘扬了敦煌文化。

闲聊时,老人讲了很多敦煌的逸事。国画大师张大千在敦煌的两年临摹了几百张壁画,这对大师的画风的影响不可忽视。若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在敦煌参观时,老人陪同了一周的时间。我不禁想问,是什麽原因竟使这位物理科学家对敦煌的壁画如此着迷?是研究飞天女如何摆脱地球引力呢?还是发现了物理与艺术的同源性?也许正是这个原因,若干年之后,是这位若贝尔物理学奖者与著名画家吴冠中在上海共同主办了“科学与艺术”的画展吧。

老人还告诉我们,其实敦煌融合了众多的文化因素,在异彩纷呈的人类文明史上,有四种文化范围最广并自成体系,它们是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这些文化都在一个地方交汇过,这个地方就是敦煌。

 

“敦煌研究院”是1941年成立的保护敦煌、研究和弘扬敦煌学的机构。院长樊锦诗,五十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一毕业就来到敦煌,一呆就是半个世纪,被称为“敦煌的女儿”。我们有幸见到了樊院长,略显花白的头发,说话节奏很快,行动敏捷,也许因长期紧张忙碌的工作形成的。那年,正是藏经洞发现百年记念,院长说了几句话后,送给我们几本记念册便告辞了。我想正是象樊院长、讲解员、研究院的专家学者,以及过去的敦煌学家段文杰、常书鸿等人,这些一代一代的“敦煌人”,他们把青春甚至生命献给了敦煌,用敬业与智慧丰富弘扬了敦煌文化,他们以时代的责任使古老的敦煌得以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永存,见证文明的起源并恩泽后代。

 

近些年,在国内掀起了一阵“敦煌热”,先是歌舞剧“大梦敦煌”的公演,及09年中央电视台“敦煌”大型史诗纪录片的播出,让国人在品味前所未有的物质丰富的同时,也享受了一次“敦煌文化”的“盛宴”。“文化兴则国运昌”,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展示在世人面前,我们正在见证的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必然再次创造中华民族的辉煌!

敦煌文明港大无边,我们已知的远远小于未知,敦煌给予我们的启示,远远超出了它艺术和文化的本更,它的创造者是千千万万中国各民族的民间画工。贡献给它的精神素材和创作激情的却是万里丝绸之路上所有的国家和人民。

敦煌记录的不只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更像一把火炬照亮了每一位勇士探索美的征程。

敦煌永远是人类的骄傲之本,自信的依据与历史的光荣。

敦煌,你以神圣与优雅、博大和宽容、庄严与孤独、屈辱与坚强,让我千里万里的去眺望去追逐,一次次在梦里把你膜拜,寻那飞天仙子撒播的千年的飞花、万年的雪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