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牛毙考

(2010-03-04 06:51:56) 下一个
牛逼”二字小子颇为喜欢,于是打算为其做考。胡适先生讲做学问: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无奈小子缺乏原始资料,亦无渊博学识,只能依靠一些二次文献胡乱言语了。但求言其大概。

首先“牛逼”二字我们分开来看。牛为象形字,甲骨文作“牜”。《说文》载:牛,大牲也。《易·说卦》载:坤为子母牛。《新华字典》载其三个基本意思,名词为哺乳动物,形容词喻固执或骄傲,还有姓氏。

再来看“逼”。从口语上来讲,这个字的发音似乎是一直未变的。但书面上的写法却几经波折。最古的写法应该是“牝”。形声字,从牛,匕声。依甲骨文,“匕”为雌性动物的标志,即是指阴户。东方朔的《神异记》有载“男露其牡,女张其牝”。《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二回亦载:潘金莲“薰香澡牝”。当然这个字的意思是宽泛的,它还指一切阴性的事物。《老子》里有“牝常以静胜牡”。于是不知何时出现了另一个专指的字“屄”,而且意思缩小了,专指女子的阴门。

在今天的网络时代,一些字都被改写了,“屄”字也是。有人写成“B”,有人写成“X”,还有人写成“逼”(小子经常是这么写的)。我不知道个中原因,猜想是因为输入法的问题?但为什么微软的,紫光的都没有这个“屄”呢。继续猜想,这里便可能涉及到中国人国民性的东西了,所以还是打住。

当牛与逼两个字联合起来的时候,便形成了一个极具力量的形容词“牛逼”。这时作为雌性反刍类哺乳动物外生殖器的名词意思便弱化了。当然从这个词的发展来看,最先出现还是那几个贬义的“吹牛”、“吹牛皮”、“吹牛逼”。有人说“吹牛”的俗语来源于陕甘宁和内蒙古一带,这些地方的人过河靠的是皮筏子。有羊皮的,有牛皮的,用的时候就要往里吹气。所谓吹牛便是往皮筏子里吹气,当然这个看似简单的活儿是需要技巧的。同理,吹牛也要懂得技巧。

“吹牛皮”与“吹牛逼”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在某种情况下语音的转变,小子不敢确定。不过一声的bi,的确比二声的pi来的有力量。关于“吹牛屄”的记载据说最早出现于清末。辜鸿铭曾说过:“中国之亡,不亡于无实业,不亡于弱外交,而实亡于中国督抚之好吹牛屄也。”记得看过老先生的一张照片,长袍马褂,正襟危坐。王小波曾写过《洋鬼子与辜鸿铭》,对这老先生不很感冒。但单凭这句渗透着深刻意味的话,小子便相信这个怪老头还是有些功力的了。

时间在流逝,语言在变化中发展,当“吹”字被省掉,只剩下“牛逼”的时候。这个词便搞活了今天的话语圈子。把牛逼这个词推向成熟的应该是王朔先生。这种北京话是极具感染力的。《绿帽子》中的一句:“欺负女的不牛逼”堪称经典。

小子觉得牛逼这个词实在是好。但也许有些人便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什么我猜想不出来。不过我愿仿海子来首诗,这里绝没有亵渎的意味。从今天起,做一个牛逼的人。读书,写字,思想里周游。从今天起,关心自己和别人,我有一所小屋,对着湖泊和夏天。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